文化-中華看點

探訪北京大運河博物館—— 水波淼淼 文脈悠悠(4)

2024-03-19 09:53:28

在展覽第五部分“京師繁會帆檣絡繹”,國家一級文物清乾隆款景德鎮窯外粉彩內青花鏤空花果紋六方套瓶光彩奪目。此瓶主體為醬褐色釉,口足部施金釉,用金銀雙色及紅黃彩等勾繪纏枝花卉、蕉葉等紋飾,鏤空開窗處飾有粉彩西番蓮、佛手、壽桃紋等,內瓶上精繪青花纏枝花卉,底部有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製”落款。

“這個套瓶從景德鎮沿著運河來到通州,再運到京城。這件青花禦窯廠圖桌麵也是如此。”講解員介紹,清同治景德鎮窯青花禦窯廠圖桌麵直徑72.5厘米,畫麵以景德鎮珠山禦窯廠建築群為中心,運用中國傳統繪畫的平遠法,將禦窯廠及其北麵的街市巧妙濃縮在圓形畫麵中。昌江上船隻來往,運輸繁忙,泊岸桅杆林立,呈現“舟帆日日蔽江來”的盛況。

“漕糧運輸關係到帝國的命脈,漕糧征收、運輸、交倉等主要環節,從上至下都有嚴格的管理製度。”首都博物館展覽部副研究館員鄭好介紹,展覽第五部分展出的清代軍糧經紀秘符扇和木製驗糧盤,曾在清代大運河漕糧收驗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漕船到達通州後,官府會派雇傭的經紀人驗收糧食,為了防止驗收過程中舞弊,製定出一套秘符製度。經紀人會在驗收的糧食袋上畫上自己的符號,如果中途檢查出問題,可以通過符號直接查到本人,由此保證入倉糧食的質量和數量。秘符扇正反兩麵各繪50個符號,每個符號上為符形,下為符名,是經紀人身份的標識。驗糧盤為杉木製成,方鬥狀,用於裝糧食以便查驗品質。

“這些文物表明,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對北京城市功能的提升、政治中心地位的鞏固、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隨著水運交通的暢通,物資交換、人員交往更加便捷,京師文化輻射到運河沿線,形成多元文化交融互鑒的格局。”譚曉玲說。

上一頁4/5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