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英国举行的2024年新春招待会上,普陀东极渔民后代吴布伟发言中的这句话,道出了“里斯本丸”营救事件影响下中英两国人民的心声。
英国当地时间2月24日,中国驻英国使馆在英国格洛斯特郡为“里斯本丸”幸存者家属及相关人士举行2024年新春招待会,追忆“里斯本丸”营救事件,共同庆祝中国元宵佳节。作为中英两国友谊的使者,三位曾参与“里斯本丸”营救事件的东极渔民后代们也受邀参加,在元宵节这个寓意团圆美满的中国传统佳节期间,与“里斯本丸”幸存者家属、英国友人们赓续深厚情谊。
活动中,东极渔民后代吴布伟讲述了自己祖父参与营救3名英军战俘的经历,现场展示了当年其祖父和英军官兵的珍贵合影。
“我祖父在世时,经常跟我们念叨那场惊心动魄的海上营救,也总是告诫我们后辈要铭记历史,继续延续两国人民战火中结下的特殊友谊。”吴布伟说,祖父辈们的无私慷慨和英勇奋斗精神值得后人发扬传承,他也很荣幸能作为中国渔民后代代表参加这次活动,为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增进延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东极渔民画创作者吴小飞也是参加此次访问的东极渔民后代之一。为了这次的英国之行,她放弃了春节假期的走亲访友,花了将近半个月时间,潜心创作了渔民画作品《幸福一家子》,将它送给了远在英国的朋友——“里斯本丸”营救事件幸存者丹尼斯·莫利之女丹妮丝·维尼。
在画作中,吴小飞描绘了窗外东极渔民的劳作丰收景象、渔家生活风情,屋内维尼太太一家其乐融融的温馨场面,并点缀了中英两国国旗、和平鸽等丰富元素,时空交错、景情交融的创作手法,艺术性地展现了东极渔村的新面貌、渔民的新形象、渔家的新生活和两国人民跨越山海、紧密相连,珍重历史,追求国家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
“我希望通过渔民画特有的表现力,展现东极欣欣向荣的幸福图景,以画为媒,让英国友人们能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渔民文化、海洋文化。”吴小飞说。
活动现场通过播放视频,向来宾展示了舟山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崭新面貌,并安排了包饺子、滚汤圆等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东极渔民后代、东极文化站站长梁银娣还带来了多幅东极渔民画优秀作品,现场展示了渔民画创作过程,邀请来宾共同参与体验这一扎根海岛渔村的特色艺术文化形式。
梁银娣认为,这次“里斯本丸”营救事件后人间的交流访问,不仅是对过往历史的缅怀铭记,也是展示舟山民俗文化、海洋文化,传承和发扬东极渔民大爱精神的桥梁窗口。
2023年9月,“里斯本丸”幸存者家属格雷厄姆·萨克斯比委托艺术家创作了一幅以该历史事件为背景的绘画《里斯本丸沉没》,并赠送给东极渔民后人。目前该画作已被东极历史博物馆收藏。
同年,历时7年拍摄制作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在英国点映,约400名英军官兵家属到场观影,引起了较大反响。80多年前发生在东极海域的这段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正在通过绘画、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被不断发扬传承,并在新的时代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希望能通过此次交流访问,让两国人民以文化为桥梁,在同一片天空下缅怀历史、畅叙友谊,分享和交流特色文化,为未来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交流合作打下坚实基础。”梁银娣说。
“里斯本丸”营救事件:
1942年9月27日,日军运输船“里斯本丸”装载1800多名英军被俘人员和大量财物,从香港开往日本。10月1日,轮船途经浙江定海县东极岛海域时被盟军鱼雷击中,第二天沉没。东极渔民闻讯,驾小舟奋力营救,共救起落水英军被俘人员384人,并接到渔村救助。后日军上东极各岛搜捕,抓走绝大多数英国被俘人员,仅有伊文斯等3人被当地渔民藏匿得以逃生,后辗转重庆,再返英国。(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提供)
来源: 潮新闻 | 撰稿: 共享联盟·普陀 郭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