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新闻详情
浙江出台办法,这些地方可能成为养老场所!
发布时间 | 2024-04-20 09:50:35    

  我们身边的养老设施将继续增加!

  不久前,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出台了《浙江省推进存量资源改建养老服务设施操作办法(试行)》。这个文件将从5月10日起施行。

  养老是关系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民生工作。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社会对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尽可能地为广大老年人提供充足的养老设施和场所,一直以来都是养老工作的一项重点和难点。

  把闲置的存量资源用起来,显然是一个既经济又高效的好办法。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很多地方、部门都对如何操作,存在困惑和不解。制定出台《浙江省推进存量资源改建养老服务设施操作办法(试行)》,目的就是提供一个“说明书”,通过明确清晰、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引,为全省闲置的存量资源改建养老服务设施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指南。

  哪些存量设施能够被改造?它们可以被改造成怎样的养老服务设施?

  一

  人口老龄化是当下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

  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增老年人口将是“十三五”时期的1.5倍;至本世纪中叶,60岁及以上人口将近5亿,占总人口超三分之一。

  浙江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也日渐凸显。2023年,全省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24万人,占总人口的21.5%,比重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021万人,占比为15.4%,比重比上年上升0.5个百分点。根据测算,从2023年起,全省平均每年净增老年人70万人左右,到2025年户籍老年人口总数有可能接近1500万人,占比28%;到2027年将接近1650万人,占比30%左右。

  面对老龄化的不断加速,增加养老服务设施,已是刻不容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

  对于正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来说,老年人是否老有所养、老有所安,不仅考验着社会的温度,也体现着“共同富裕”的成色。

  2021年出台的《浙江省养老服务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中就提到:养老服务设施相对均衡覆盖,老年人不分户籍享受养老服务设施。在这份规划文件明确的主要任务中,“完善养老服务设施”更是位列第一部分“推进养老服务体系转型升级”中的第一段。

  去年年初,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中专门强调,严格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详细规划确定的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未履行法定修改程序不得随意改变土地用途。

  《实施意见》还提到,支持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培训疗养机构转型为普惠型养老服务设施。这样的转型,正是推进存量资源改建养老服务设施的一种尝试。

  二

  把存量资源改建成养老服务设施,还有一个现实的考量:用地难。

  在城市建设中,每一寸土地都有其功能规划,可以说是寸土寸金。虽然随着形势和需求的变化,土地及其上的设施功能会发生一些改变,但和快速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相比,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这就意味着,一些已有的养老设施,虽然地处养老需求旺盛的城区,却由于用地限制,没法扩建或者改造,远远满足不了群众需求。而新建养老服务设施,却因为条件所限,不得不建在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郊区,使得有的投入不菲的设施存在利用率、使用率低等问题。

  因此,把闲置资源用起来,无疑是一个破局之法。早在2016年,民政部、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就联合发文,支持利用闲置资源发展养老服务,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浙江此次出台的《操作方法》中明确,可以用来提供养老服务的“闲置资源”主要包括存量的工商业、学校基层卫生院等;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闲置用房;以及条件适宜的其他存量资源等三类。

  显然,这几类场所,一般都处在交通相对便利的城区或者人口聚居区,附近往往有着不少建成多年的居住区,周围的养老设施匮乏的问题也相对突出。把这些“闲置资源”改建了,附近老年人可以就近就便地获得养老服务。

  这些“闲置”中,有的商业、办公、社区用房,本身结构和消防要求都符合养老设施标准,改建都不需要涉及对存量设施的新建、扩建。按照《操作办法》,这些改建可以暂时不改变规划性质、土地权属,操作起来相对方便。

  还有一些存量工业、仓储用房、闲置校舍等,想要改成养老设施,必须大改大建乃至调整土地规划。这就需要以纳入城市更新的方式来进行推进。

  事实上,即使是这类相对复杂的改建,在浙江也早已“遍地开花”。比如在浙江的不少乡村,闲置的村小校舍,就被改造成了敬老院用来满足农村老人的照护和养老需求;而城市社区中,也有很多闲置的仓库,被陆续改建成健康养老综合体,为周边老人提供社区养老、康复护理、技能培训等多项服务。

  三

  不论怎么说,面对日趋旺盛的养老需求,相比新建设施,对存量闲置资源的改建提升,总归是更加经济实惠。

  去年年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时就强调,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保障民生。这不单单是对今年民生工作的定调,也是根据现实条件作出的合理应对。

  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历程中,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更是从一开始就强调的重要原则。这就意味着,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人口、实际需求和财政承受能力。在优化存量上下功夫,着力盘活闲置资源、闲置资产,正是这一方面的集中体现。

  因此,把“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用足用好,是推动各项公共服务更加可及可感的关键。就好比此次出台的《操作方法》,从规划保障和资金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将存量资源改建养老服务设施的有关政策。

  在规划保障上,一方面提出扎实开展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工作,将养老设施改建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城市更新规划实施方案;另一方面要求积极稳妥推动规划调整,在改建养老设施过程中,可依法适当增加容积率、建筑规模等。

  在资金保障上,更是明确要强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财政保障、城市更新专项资金、和各类财政金融工具等资金的使用。

  如何更好地利用存量资源,浙江各地也都在探索。除了改造成养老服务设施,还有其他各种各样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方式方法。例如,在杭州滨江区,沿江临桥巷公园打造了橙蓝色慢行架空栈道,大力提升空间利用率;在温州,耀弘塑业有限公司将厂房原拆原建,不增一分地,建筑面积增加近10倍,容积率提升近10倍,实现了“工业上楼”、企业“增资扩产”;在台州,天台赭溪老街已建成1804个地下停车位、地下垃圾中转站以及地下市政通道;在很多农村,把闲置农房,改建成民宿、咖啡馆更是不计其数……

  当越来越多“沉睡的资产”被激活,浙江发展的步伐会更加坚定,也会更加具有温度。 

来源:潮新闻    | 撰稿:陆乐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