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举行,重点介绍了浙江自贸试验区2023年的建设成果和2024年的发展规划。
2023年,浙江自贸试验区继续引领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占全省不到1/400的面积,贡献了5.9%的新增注册企业、8.5%的税收收入、20.3%的进出口额和19.8%的实际利用外资。
2024年是浙江自贸试验区全面提升发展的关键一年。近期,省自贸办制定了《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2024年工作要点》。
“4”
在顶层设计上聚焦4个文件
全面推进实施《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7年)》,率先落地国家层面关于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各项改革举措,争取新一轮的国家赋权;
在9部门联发的《关于推动浙江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若干意见》基础上,推动省委省政府出台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支持意见,重点在人才、数据、资本等新质生产力要素上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围绕《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实施,推进涉外法治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对接国际规则的相关活动在浙江举办,如4月联合国贸法会铁路运单国际研讨会将在金义片区召开;
针对《浙江省自由贸易发展“十四五”规划》对扩区以来省级部门出台的政策开展系统评估,作为“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的基础。
“8”
在专项改革方面聚焦8个领域
围绕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提升,开展储备、加工、贸易、交易全产业链集成创新;
围绕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研究制定跨境数据流动负面清单,推动建立合规高效的数据交易体系;
围绕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开展进口消费品正面清单管理改革等试点;
围绕口岸通关便利化,推进入境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械业务;
围绕提升口岸服务和监管数字化水平,发展高端港航服务业;
围绕推广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扩大跨境人民币使用,促进新型离岸贸易发展;
围绕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强国际知识产权仲裁和调解力量建设,深化数据知识产权改革;
围绕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重点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和未来产业制度创新。
“2”
在项目合作上聚焦2个联动
提升省内联动
深化打造“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辐射带动区”的全省域开放格局。支持舟山、宁波片区一体提升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支持金义、宁波片区深化“第六港区”建设;支持杭州片区与温州联动创新区合作打造数据安全合规体系。
提升长三角联动
主办好第四次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会议,务实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离岸贸易真实性审核平台等项目合作。
为保障“4+8+2”重点工作落地,浙江将通过提升企业创新发展联盟、开展访学培训、推进课题研究等机制,加强自贸试验区的“三支队伍”建设。
此外,挂牌以来,舟山片区聚焦油气全产业链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打造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
坚持“无中生油”“聚气发展”
大宗商品产业链建设硕果累累
建成全国最大的大宗商品物流基地。去年舟山港域油气吞吐量1.57亿吨,铁矿石1.84亿吨,均居全国第一,有效保障了我国大宗商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完成江海联运量3.2亿吨,覆盖长江沿线30多个港口,其中粮食占全国“海进江”粮食总量的65%,为保住老百姓的“饭碗”贡献力量。
建成全国最大的油气储运、加工和贸易基地。民营企业投资的浙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额达到1730亿元,有效降低了我国PX等基础化工原料对外依存度,大幅拉动舟山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去年位列全省第一;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油气交易额突破1500亿元,服务了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3000余家会员企业;保税船用燃料油加注量达705万吨,国际船加油港排名从原十名以外迈入全球第四,据统计,每年途经舟山海域的10万余条国际船舶中,平均每11条就有1条在舟山加油。
坚持集成改革和制度型开放
在油气贸易交易等多领域开风气之先
累计形成特色制度创新成果和实践案例299项,成为名副其实的“试验田”。
在油气贸易自由化领域,率先探索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成品油非国营贸易出口,为我国油品贸易的市场化改革趟了路。
在油气交易体制领域,上海期货交易所自2020年入股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以来,双方在“人才、产品、平台、价格”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实现双方交易平台互通,推出了产能预售交易模式及“稳价订单”服务,共同建设保税商品登记系统,成为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浙沪合作的典范。
在国际海事服务领域,将国家赋予的保税船用燃料油加注试点逐步迭代升级,响应“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开展了全国首单海上锚地生物燃料加注、散货船海上LNG加注业务,舟山港成为全国首个具备多种船用清洁燃料海上加注能力的港口。
坚持产业驱动和项目引领
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快中向好”发展
在项目建设方面,将油气全产业链改革创新经验向大宗商品领域复制推广,围绕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粮食、高端蛋白、煤炭、有色金属等七大类商品,按照“一岛一功能”的规划思路,积极推进24个首发功能岛的开发建设,制定了包括在建、在谈及谋划类100个重点项目清单。
在企业招引方面,引进了沙特阿美、霍尼韦尔、华润集团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自贸试验区累计新增注册企业4.6万余家,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接下来,舟山片区将开展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攻坚突破行动,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交易中心、储运基地、加工基地、海事服务基地,以更大力度推动大宗商品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持续深入推进系统性集成性改革创新,重点深化油气贸易、海事服务、口岸通关、金融服务等领域的改革探索,形成更多在全国和全省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舟山经验”。
【新闻+:答记者问】
现场,发布人就大家关心的问答作了解答。
中新社: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一直是浙江自贸试验区的特色,下一步推进像油气等大宗商品领域发展有哪些打算?
肖文介绍,为持续提升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浙江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区域一体提升
舟山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石化基地和能源保障基地,在油气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宁波具有良好的储运基础设施配置,大宗商品贸易企业集聚。
浙江将发挥舟山、宁波片区各自资源禀赋优势,以海洋强省和一流强港建设工程为纽带,推动舟山宁波共建大宗商品储运基地、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大宗商品贸易交易中心、国际海事服务基地,打通大宗商品产业链条,实现两大片区联动创新、良性互动。
品类拓展提升
过去7年,特别是扩区以来,聚焦油气全产业链累计形成了61项制度创新成果。
浙江将把油气全产业链领域开放发展的经验和案例向铁矿石、铜精矿等关键矿产品、粮食及优质蛋白等品类进行复制推广,拓展铁矿石加工产业链,推动有色金属加工产业发展,提升粮食精深加工水平。
新兴领域提升
舟山在保税燃料油加注方面创新丰硕,也完成了全国首单和最大单海上锚地生物燃料油加注业务。
下一步,将参照保税燃料油加注管理模式,开展绿色新型船用燃料加注试点,对标国际通用规则探索国际绿证交易业务,谋划布局一批海上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产业联合体,探索打造海上清洁能源绿色转化枢纽。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去年舟山港域油气和铁矿石吞吐量都是全国第一,如何继续巩固放大这样的优势,下一步有怎么的目标?
梁雪冬介绍,未来舟山将持续聚焦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粮食、高端蛋白、煤炭、有色金属等七大类大宗商品,深入开展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改革探索,着力提升大宗商品资源配置的能力和地位。
巩固优势,持续推进油气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坚持油气储运、加工、贸易交易“三个一亿吨”目标不动摇,更大力度推进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重点是谋划建设大型离岛油品储运基地,完善舟山油品运输码头管网配套;
围绕我国紧缺的高端化工新材料,加快布局绿色石化下游产业链;
建设油气能源消费结算中心,吸引集聚一批知名企业总部,推动贸易结算落地;
推进生物燃料、绿色甲醇等新型绿色船燃加注业务,不断提升舟山船加油业务规模和国际影响力。
拓展领域,推进油气全产业链创新经验复制推广
依托舟山油气全产业链基础,拓展延伸至铁矿石、粮食、有色金属等其他大宗商品,谋划建设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交易中心、国际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国际大宗商品加工基地、国际海事服务基地等“一中心三基地”。
今年将重点打造鱼山绿色石化和战略新材料产业基地、金塘先进新材料产业园、六横先进制造和清洁能源岛等八个高能级开放平台,同时,深入实施“一岛一功能”规划,加快24个首发功能岛的开发建设,构建“一岛一功能、多岛强功能”海岛特色发展体系。
深化改革,聚焦关键领域不断塑造自贸区核心竞争力
持续深化大宗商品领域重大改革,重点在开放合作、政务服务、行业监管、投资贸易、金融结算等关键领域,挖掘更多改革潜力。
发挥数字化改革优势,迭代升级舟山数字口岸综合服务、油气贸易数字化监管等平台建设,努力打造自贸试验区特色领域数字化改革高地。
集中创新,在系统性制度型开放上先行先试
对标RCE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以及国内外先进自贸区,全面提升舟山片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水平,构建与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形成更多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改革创新成果。
央广网:深化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什么是数据知识产权,这方面有哪些考虑?
顾文海介绍,数据知识产权是指数据处理者对依法收集、经过一定算法加工、具有实用价值和智力成果属性的数据集合所享有的权益。
深化数据知识产权改革是这次9部门印发的《关于推动浙江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若干意见》30条举措之一,对明确数据权益归属、激励数据创新利用、促进数据要素流通、强化数据权益保护、构建数据基础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知识产权这项改革浙江已经实施了3年,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数据知识产权制度,近年来,浙江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数据知识产权制度,已颁布实施的《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和《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均对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流通运用、权益保护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运用保护体系基本建立。
截至今年3月底,浙江省已依法受理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申请10971件,登记发证6004件,赋能20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870余家市场主体,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证券化、交易、许可、联盟共享等运用场景全部落地,实现运用价值23.4亿元,登记企业户均新增融资或收益也达到了266万元。
下一步,浙江将持续完善数据知识产权制度,形成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新优势。
着力增强改革的广度和深度
推动数据知识产权改革向企业数据、产业数据、授权运营公共数据、科学数据等领域全面拓展,建立健全全链条保护运用体系。
着力营造数据知识产权运营生态
采取建立价值评估体系、创新收益分配机制、强化金融服务创新、完善流通交易体系、提升市场服务水平、打造运营服务平台等这些举措,全方位推进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打造数据知识产权生态试验区。
着力推动数据知识产权参与国际治理
充分利用“4·26”知识产权宣传周、全球数贸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重大活动平台载体,加强数据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增强国际话语权。支持浙江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推进数据知识产权在数据跨境流通中的运用。
浙江电视台新闻频道:这几年车厘子价格有所下降的,大家都说实现了“车厘子自由”,那这个背后其实有从空运到海运的一个转变,是做了哪些努力让海运的成本降下来、速度提上去的?
施滨峰介绍,海上运输具有运量大、价格低、损耗少的特点,车厘子这些水果的运输,是通过冷藏集装箱运到全国沿海,比空运的成本显然是明显降低的。2023年,浙江在全省沿海主要港区实施了“空港式”船舶交通组织一体化工作,覆盖了全省海洋港口95%的集装箱吞吐量。
目前正在深化集装箱船舶“海上快线”计划,以宁波舟山港为试点,联动国内主要的干线集装箱港口,重点打通集装箱海上运输链的卡点堵点问题,就是港口侧、船舶侧和政府侧的各方壁垒,从而服务航运企业的降本增效、绿色节能。
船舶班期更准
提前发布进出港计划,方便船方根据班期提前预约抵达时间。如,先期试行5条青岛至宁波的集装箱班轮航线,在船舶靠泊时就互通离港计划,下一港可以提前2天安排进港计划,班期准点率超过80%。
进港组织效率更高
船舶按照《航线班期》抵港,减少了港外锚泊和待港时间。海事部门、各个港口企业代理都可以预留进出口的时间,优先保障按预约准时抵港的集装箱班轮快速进港作业。
降本增效更多
采用预约进港模式,船舶就可以采用经济航速航行,大幅节约船舶燃油消耗。运输成本降低了,相关进口商品的价格自然也降低了,老百姓的“菜篮”“水果篮”就会拎得更实惠。
“海上快线”计划自去年12月试行以来,已有包括青岛-宁波、洋山-宁波等10条航线,国内的中远海运,国际上的地中海、马士基等大型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参与,累计节约燃油5140吨,减少碳排放1.6万吨,缩短待港时间826小时,节约运营成本约3200万元。
下一步,浙江海事局将继续推动“海上快线”在长三角、国内主要沿海集装箱枢纽港间组网运行,为自贸试验区的大宗物流进出口、为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和“果盘子”货足价稳提供更高水平的海事综合服务保障,实现船舶安全航行、各界广泛受益的发展目标。
来源:中国网 | 撰稿:浙江发布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