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国经济而言,工业制造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支柱。在各地都在冲刺GDP万亿城市的背景下,还有一场激烈的“万亿”竞赛正在长三角悄然展开。
今年年初,随着湖州官宣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大关,浙江的万亿工业城市已经增加至6座,而放眼长三角,还有上海、苏州等全国工业的领头羊城市。
作为一座城市硬实力的体现,长三角在工业经济这一赛道上表现如何?
工业总产值破万亿
湖州成为浙江第六城
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工业基础最雄厚的地区之一,迎来了工业总产值“万亿俱乐部”新成员。
近日,湖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数据,提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浙江第六个工业总产值“万亿之城”。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反映了一座城市工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水平的重要指标。
湖州此次也绝不是凭空“晋升”,近年来,湖州在发展新兴产业和聚焦传统产业转型上都下了苦功。
从2023年的数据来看,湖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已经达到34.52%和64.09%,而对于传统的印染、水泥、铸造等行业,湖州也一业一策、一企一案,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此前浙江已经有五座城市,迈入了工业万亿之城的队伍。
宁波、杭州、嘉兴作为浙江工业“第一梯队”城市——2022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2.42、1.83和1.41万亿元。
宁波是浙江工业重镇和重要港口城市,在绿色石化、汽车制造等领域发挥显著优势;杭州作为“数字经济第一城”,利用数字经济这一“长板”为制造业提供有力支撑;嘉兴享受上海、苏州、杭州等城市辐射和区域协同效应,在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机械装备保持领先位置。
除了老牌的“三剑客”,绍兴和温州这两座万亿工业城也在不断优化其工业结构。
绍兴从“酒缸、酱缸、染缸”向“布片、芯片、药片”发展,于近年引入中芯集成、比亚迪半导体等项目,在新兴产业的赛道上发足狂奔;温州则是重塑五大优势制造业,同时发展智能装备、新材料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新兴主导产业规上总产值已经超6500亿元。
国内工业强市20强
长三角占据半壁江山
长三角地区是国内工业强市最多的区域,不仅在国内前三中占其二,如果将范围扩大至前20强,也占据了其中的半壁江山。
苏州和上海是中国工业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军城市。
2023年,苏州以4.43万亿元的工业总产值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深圳的4.85万亿元。苏州制造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涵盖了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
上海的工业总产值虽然出现了负增长,回落至4万亿元以内,但上海依然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其在高端制造业、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
长三角排名TOP5的宁波、无锡与杭州,目前规上工业产值都已经超过了2万亿元。尤其是宁波,凭借其港口优势和产业集群效应,在过去几年接连超越天津与广州,工业产值已经跃升至全国第七位。
此外,长三角还有10座左右的工业万亿城市,例如南京、常州、嘉兴、南通、合肥、绍兴、台州、温州与盐城等地。
工业产值破万亿
工业对经济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工业总产值破万亿,对一座城市何特殊意义?
首先,长三角9座GDP破万亿的城市中,每一座也同为“双万亿城市”,在工业总产值上都超过万亿。
从2023年9座城市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以看出,工业对长三角头部城市经济提升的作用。
记者梳理发现,去年以来,上海已出台实施了汽车芯片、人工智能大模型、商业航天等创新发展的支持政策。根据上海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3.9%,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上海经济发展“源动力”。
工业同样对“苏大强”GDP的拉动有显著作用。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工业增加值占GDP比例都在40%上下,宁波、南京、合肥同样拥有约为三成的占比。就算是在数字经济之城杭州,这个比例也不算低。
记者关注到,常州的工业产值增量十分引人瞩目。根据常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常州制造业增加值4269.1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2.2%。凭借着高增速,常州也一举超越了省会南京,成为了长三角第六城。
而常州发力的诀窍,便是抓住了新能源产业的风口。去年,常州仅新能源领域的制造业产值,就已经达到了7680.7亿元。如今,常州的目标早已不是工业万亿元,而是提出了另一个“万亿”目标,便是新能源产值超过万亿元。
常州的成功,也让长三角城市清晰地认识到新能源产业对工业经济的带动作用。合肥也正在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持续增强三大国家级战略性新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争创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今年刚开年,长三角不少城市也铆足了劲“大抓工业、抓大工业”,重新打出发展工业、制造业的旗号。
杭州提出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线,全面承接‘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力争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苏州则是准备打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4个万亿级的主导产业。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长三角各城市在工业发展方面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长三角各地对工业产值角逐,不仅是为了提升城市竞争力,更是体现了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只有抓住机遇,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在未来的工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来源:潮新闻 | 撰稿:叶星辰 李超然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