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新闻详情
经济大省如何勇挑大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 打头阵当尖兵
发布时间 | 2024-03-07 08:14:43    

  编者按:经济大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仍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显然,要完成今年的发展目标,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造形成更多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标志性成果,切实担起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联动相关媒体,连线经济大省代表委员。他们表示,经济大省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扛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硬核担当,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敢打头阵、勇当先锋、争当尖兵,加快破解新的“成长的烦恼”,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提升核心竞争力,抢占全球产业变革和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浙江】

  浙江探索

  2023年,浙江省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充分展示经济大省勇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全省生产总值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出口增长3.9%,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2%、7.3%,均好于预期目标。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浙江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全力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开辟壮大集成电路、智能光伏、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抢占人工智能、先进计算、能源电子、低空经济等产业制高点,去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3%、7%、6.3%。

  构筑科技创新和人才竞争新优势,集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浙江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强省建设,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深化“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特别是把“人”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深化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去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15%,首家国家实验室挂牌运行,新增自主培养两院院士3名,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4位。

  打造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成果,释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红利。浙江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和“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宁波舟山港“硬核力量”,去年出口规模跃居全国第2位。

  持续擦亮民营经济“金名片”,激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活力。浙江制定落实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2条”,推进浙商再出发“雄鹰”行动,深化“浙商青蓝接力工程”和新生代企业家“双传承”计划,高质量办好世界浙商大会,去年市场经营主体增长9.6%。(浙江日报记者 胡静漪)

  代表委员访谈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工商联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

  为跨越周期贡献浙商力量

  2024年,全球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要用平常心面对不确定性,用积极的行动来拥抱不确定性。”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工商联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创新创业40年,正泰和广大浙商一道,坚持发扬“四千精神”,打“创新牌”、吃“改革饭”、走“开放路”,不断跨越经济产业周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无论外部环境怎么变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都是最确定的趋势。”南存辉委员说,浙商要保持“空杯”心态,紧抓学习应用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数字前沿技术,构建面向全球的开放式“政产学研用金”体系,全力突破“卡脖子”技术,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开放心态,应积极践行“地瓜经济”理论,打造产业链生态圈命运共同体。“紧紧抓住周期性投资发展机遇,寻求与国内国际各类企业的合作机会,才能不断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浙商力量。”南存辉委员说,要将企业自身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继续扎根浙江、接轨长三角、面向全国、走向全球,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

  得益于浙江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业创新氛围,新的一年,浙商群体不待扬鞭自奋蹄,勤于学习、敢于拼搏、善于创新。在青蓝接力中,一代又一代浙商将“四千精神”薪火相传,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浙江日报记者 胡静漪)

  【广东】

  广东探索

  2023年,广东扛起经济大省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7万亿元、增长4.8%,成为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7万亿元、增长5.8%;进出口顶住压力、逆势实现正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4万亿元、增长4.4%,呈现出韧性强、活力足的良好势头。

  广东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实施“大产业”立柱架梁行动,提质壮大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实施“大平台”提级赋能行动,加快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大项目”扩容增量行动,抓好投资5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全年批准建设用地增长38%。实施“大企业”培优增效行动,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3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28家。实施“大环境”生态优化行动,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2000亿元,制造业贷款规模突破3万亿元。

  千方百计扩内需稳外需,去年广东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633亿元、居全国第一,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省市联动举办重大促消费活动超340场,发放消费券5.7亿元,网上零售额增长9.4%、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广交会全面恢复线下举办,出口成交额440亿美元,展览总面积和参展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浙江日报记者 胡静漪)

  代表委员访谈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广东沿海经济带研究院执行院长宁凌——

  向海图强 一片蓝海

  广东是全国第一经济大省,也是海洋大省,去年海洋生产总值占比达14%、总量连续29年居全国首位。“实施海洋强省建设三年行动以来,广东持续将海洋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涉海企业做大做强、海洋产业集群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广东沿海经济带研究院执行院长宁凌说。

  去年,广东制定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全力推进3个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建设,新开工项目总投资超120亿元。“现代化海洋牧场整合海水养殖、水产品加工与流通等产业要素,可以促进渔业增长方式转变,从而推动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宁凌代表建议,根据各海域的海洋资源、产业基础和经济能力,统筹规划海洋牧场布局、选址、规模和类型,推动海洋牧场区域性综合开发和示范区建设;同时,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扩大建设规模,真正实现大海变“粮仓”。

  发展海洋相关制造产业,科技创新是推动海洋经济提质升级的动力。比如粤西、粤东相关地市正在加大风电场建设,“应在先进风电装备制造、绿能示范园建设、风电场智能化维护等上下游重点突破,培育更先进的海洋生产力。”宁凌代表认为,面向海上风电、临港工业、海工装备等海洋产业,广东应加大对涉海企业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推动海洋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新的一年,广东将继续强化岸海互动、向海图强,让海洋经济成为经济大省的强劲增长点。(浙江日报记者 胡静漪)

  【江苏】

  江苏探索

  迎着春光,笃行不怠。回顾2023年,江苏交出了一份振奋人心的“年终答卷”: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2.82万亿元、增长5.8%,连续3年跨越3个万亿元大关,占全国比重达10.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6.32万元和3.05万元、增长5%和7%,常州迈入“万亿城”,地区生产总值万亿之城增至5座。

  2023年,江苏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

  数据“抢眼”,印证实体经济是江苏最稳固的经济底盘。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制造业增加值4.66万亿元、占比地区生产总值36.3%;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提高到41.3%和49.9%;

  消费投资方面,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过2000亿元,文旅市场强劲复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超7000亿元;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占全省进出口比重达42.9%,连续5年位列“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经营主体总数超过1452万户;

  太湖实验室牵头研发的“奋斗者”号完成极限深潜,高效率全钙钛矿叠层电池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江苏科技创新成果令人瞩目: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3.2%左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1.5件,连续8年保持全国省区第一;科技型中小企业9.4万家,新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95家,数量均居全国第一;高技术企业超过5.1万家,人才总量超1560万人。

  2024年,江苏将以实践成效充分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在“强富美高”新江苏画卷上写好新的一页。(新华日报记者 姚政宇)

  代表委员访谈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商务厅厅长陈涛——

  担当实干 勇挑大梁

  “挑大梁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量的贡献上,还体现在发展质量效益的领先上、产业与科技的支撑上、国际市场地位的稳固上。立足全年,我们将以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为总牵引,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持续巩固和增强商务发展回升向好态势。”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商务厅厅长陈涛说。

  推动消费持续扩大。办好“苏新消费”四季主题购物节,促进汽车、家电等以旧换新,支持金融机构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推动大宗消费扩容升级,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持续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促进外贸稳中提质。深入开展“江苏优品行全球”行动,着力稳住传统市场份额,开拓“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稳定“新三样”等高附加值、绿色低碳产品出口规模,扩大二手车等出口,积极拓展中间品贸易;加力实施“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壮大跨境电商、市场采购、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等外贸新动能;积极扩大优质产品进口,推动进出口平衡发展。巩固外资领先优势。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对接“1650”现代产业体系,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开展精准招商,吸引外资参与强链补链延链,引进主权财富基金、QFLP试点等投资,鼓励外资企业利润再投;大力发展外资总部,支持外资在江苏设立研发中心;深入实施《江苏省促进和保护外商投资条例》,聚焦外资企业诉求精准发力,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陈涛代表说:“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和对外开放高端平台,在商务高质量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我们将更多运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加快完善商贸流通体系,打造对外开放高端平台,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更大力度释放商务发展的内生动力。”(新华日报记者 王梦然)

  【山东】

  2023年,山东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总抓手,纵深推进“三个十大”行动,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风险,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巩固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圆满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

  2023年,山东经济发展实现新跃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2万亿元、增长6%。全年粮食总产1131亿斤、单产899斤/亩,再创历史新高。“四新”经济投资增长11.1%、占比超过5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51%左右。加快建设世界级港口群,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保持全国第一,集装箱量增长11%。鲁北盐碱滩涂地风电光伏和渤中、半岛南海上风电等一批项目建成投运,光伏发电、新型储能并网装机规模居全国首位。

  科技创新激发新动能。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增10家,达到21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10家、居全国首位。创新人才加速集聚,顶尖人才达到164位,新增省级以上领军人才2028人,5名个人、1个团队荣获“国家工程师奖”。

  产业升级增创新优势。加力提速工业经济、数字经济,雁阵形集群规模超过9.2万亿元。培育11条标志性产业链、10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达到15个,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9家。产业数字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居全国前列。

  基础设施得到新提升。“轨道上的山东”加快建设,高铁运营里程达2810公里;高速公路运营里程突破8400公里。新型基础设施网加快建设,建成济南、青岛两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累计开通5G基站超过20万个。(大众日报记者 陈晓婉)

  代表委员访谈

  全国政协委员、德迈国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施乾平——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月19日,山东召开全省高水平开放暨高质量招商引资大会,强调高质量招商引资对山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目前,在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山东走进了关键时期。山东在产业基础、消费群体、交通、人才等方面条件得天独厚,在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有显著优势。”全国政协委员、德迈国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施乾平说。

  新的一年,山东正重点围绕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能源转型、“新三样”、海洋经济、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着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招商引资质效,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招商方式上,山东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重点培育已经落地山东的企业,发掘内部的效能和资源。山东提升招商质量,严把标准“关口”,防止“内卷式”竞争,防范招商风险。持续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突出需求导向,搭建平台载体,创新制度机制,完善服务保障,努力把山东打造成“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高地。

  “目前,我们与中科院合作,在山东济南建设的500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已经投产。今年,我们将在山东继续加大投入,落地一个2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2024年,我们对山东经济发展充满信心。”施乾平委员说。(大众日报记者 张春宇)

  【四川】

  四川探索

  一年来,四川着力推动经济恢复回升,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去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万亿元、增长6%,增速在前十经济大省中并列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2%。

  四川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全国第六位升至第五位,旅游业强劲复苏,新能源汽车、化妆品等升级类商品消费保持高速增长。

  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取得重要进展。西部唯一的国家实验室开工建设并当年封顶。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建成投用,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全国先进技术成果西部转化中心揭牌运行。

  制定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方案及支持政策,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6.6%,推动产业成链集群发展。

  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牵引,区域和城乡发展格局持续优化。248个共建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4138.4亿元,超年度计划20%。共同打造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等世界级产业集群。

  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持续增强。铁路、公路建设完成年度投资居全国第一位,新增铁路里程524公里、高速公路里程624公里。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年旅客吞吐量近7500万人次,居全国第三位。

  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扎实起步。全省粮食产量达718.8亿斤,创26年来新高。(四川日报记者 宁宁)

  代表委员访谈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廖文彬——

  制造为重 创新赋能

  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经济大市也必须努力作贡献。“宜宾经济总量位列四川第三位,肩负着四川经济大市的责任担当,必须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廖文彬说。

  当前,宜宾正坚持制造为重、创新赋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譬如,聚焦“4+4+4”现代化工业体系,持续推动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四大千亿主导产业延链强圈、集聚成势;以“智改数转”为重点加快能源化工、轻工纺织、机械制造、建筑材料四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新型储能、数字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通用人工智能四大未来产业破局起步,尤其是围绕人工智能产业,推动基础端、研发端、生产端、应用端协同发展,加快催生一批原创性成果、优势性技术、标志性产品。

  在廖文彬代表看来,应充分发挥投资、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强化项目高质量生成储备、高效率建设推进,同时,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大消费券精准投放力度,进一步提振市场消费。

  “我们还将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为重点,持续深化‘放管服’、商事制度等重点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廖文彬代表说,同时持续深化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确保全年签约引进项目超200个、省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600亿元以上。(四川日报记者 宁宁)

  【河南】

  河南探索

  粮食产量1324.9亿斤;全国首个“米”字形高铁路网建成,高铁运营里程达到2215公里;全年接待游客9.95亿人次,旅游收入9645.6亿元;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外贸进出口总值连续12年居中部地区第一位;实有经营主体1094.0万户、同比增长5.8%,总量居全国第四位……2023年,河南交出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全省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势的蓄积壮大。

  去年以来,全省坚持创新驱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河南把壮大“7+28+N”群链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支撑。这一群链汇聚了全省70%以上的重点创新平台,创造了80%以上的进出口总额、60%以上的规上工业产值。2023年,河南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3%、11.7%。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全省5G基站总数达到18.7万个,互联网网内平均时延、网间平均时延分别居全国第一位和第三位。

  创新成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显著标识。以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为支柱的“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全面起势。截至2023年年底,全省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72家、高新技术企业1.2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万家。

  新消费供给加快打造。2023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004.45亿元、增长6.5%。(河南日报记者 宋敏)

  代表委员访谈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马健——

  真抓实干 向“新”而行

  “河南是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勇挑大梁、争先出彩,是河南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马健说。

  今年一开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就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竞进姿态,举办第十一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出台实施推动一季度经济“开门红”17条政策措施,全力以赴抓项目、抓政策、抓服务,抢机遇、抢时间、抢进度,全省上下呈现出争分夺秒拼开局、奋力夺取“开门红”的良好态势。

  下一步,河南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始终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提速推进“十大建设”,牢牢把握项目建设这一硬抓手和科技人才这一硬实力,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谋划推进重大项目“双百工程”,深入实施重要项目集中攻坚行动,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常态化谋划储备机制,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推动更多项目早熟化、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以项目之建蓄创新之势、聚产业之力、增转型之能、促能级之变,真抓实干挑大梁、向“新”而行争出彩,奋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新突破、现代化河南建设开创新局面。 (河南日报记者 宋敏)

来源:浙江日报    | 撰稿:辛文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