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既彰显着民族智慧,又焕发着生命活力,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享有“千里运河、独此一环”,“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美誉的大运河无锡段,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无锡在实践探索中交出了自己的耀眼答卷。由江南大学连冬花副教授撰写的《大运河无锡段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实践》一书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无锡运河遗产保护实践做了分析论证,比较全面地展示了“无锡样板”的特色和意义。
第一、以史明理,梳理大运河的历史变迁脉络。
无锡属于吴地,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北倚长江、南滨太湖,总体地形好似蝶形洼地,水网圩田众多,利于水利通航。早在3200多年前的吴地先民就开始挖河建渠。以泰伯渎开启江南运河后,吴国为争霸大业,修建多条河道,之后整合被河道,运河雏形成型。河道通畅,吴地勃兴,无锡由村落发展为县城,开挖、连通和治理运河呈现一体化趋势,隋朝时期,形成了“左姑苏而右南徐,引蠡湖而控申江”的局面,大大促进了无锡的发展。伴随漕运的兴起,无锡逐渐进入兴盛期。无锡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地逐渐转变为江南粮食的集聚和转运中心;依托大运河四通八达的水道,到明清时期,无锡已经变成河渠纵横、河道平整、湖塘遍布的运河经济带上重要的富庶城市。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各省督粮道完全裁撤,漕运体制瓦解,江南运河由国家经济命脉逐渐转变为区域性的重要水利、交通设施。将漕运转变航运成为无锡的新选择。铁路的出现,又带动无锡进行了新的转向。1937年11月无锡沦陷后,运河的航运业务被日本人控制。新中国成立后,无锡在城市改造过程中走得太快,千年水城的景象只留存在了文献里。水乡的无锡怎么也离不开水,在大干快上的时代背景下,一条新运河孕育而生,新运河的开通对整个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发展都起到了巨大作用。到20世纪末,无锡已实现了经济由以农业为主体向以工业为主体的转变,无锡经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一跃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却出现了严重的生态污染问题,遏制运河水质的持续恶化居然成为政务的当务之急,古运河的综合整治工程成为核心内容。与整治工程相伴随的是,文化旅游地的开发利用,运河沿线的文化遗产难逃被改造、被损毁的厄运。大拆大建的后果引起社会的普遍反思,无锡市政府在反思中不断改进,在申报文化遗产过程中,无锡做了大量的实质性保护工作,无锡市区段的古运河成为江南运河风貌保持最有特色的区段,彰显着大运河无锡段的时代价值。
第二、价值为本,挖掘阐释无锡段运河文化遗产的多维价值。
运河畅通、经济繁荣、文化兴盛,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互动过程。京杭运河
穿无锡城而过,长期的通漕为无锡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赋予了无锡独特的城市精神和文化风貌。大运河无锡段集中了古镇古街、塔窑祠寺、会馆驿站、码头仓储、桥梁闸坝、庙宇衙署、街肆商铺等众多的历史遗存遗迹。惠山泥人、酱排骨、小笼包、锡剧、书法、传统口头文学、传统体育、无锡留青竹刻等非文化遗产分布在无锡古城内外,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运河文化资源。文化遗产是事实的存在,但文化遗产价值取依赖时代的建构,价值越深刻,保护越到位。阐释建构无锡段运河文化遗产价值,是无锡段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一大特色。物质文化遗产如赋予水利工程遗址:民生工程的仁爱精神;民族工业遗产:工商兴盛的百年符号;运河沿线古建筑:商文同修共存的锡城文脉;古墓葬:以德传世的君子风范;古城遗址:河城相依的无锡表白。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手工技艺:俗世生活的吴地雅尚;传统饮食技艺:风行天下的无锡口味;民俗活动:吴地民众的精神乐趣;表演艺术:吴地文化的民间特色。这些大量的运河文化遗产以环抱老城龟背形的位置分布着,凸显了无锡民族工商业特色,表征着江南园林的民国韵味。在历史价值方面,他们见证着无锡历史的演进过程,彰显着无锡民众的精神家园。在艺术价值方面,祠堂园林的美育价值熏陶;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价值;手工技艺的审美理想价值;在经济价值方面:运河资源的旅游价值;工商街区的投资价值;惠山古镇的商业价值。在教育价值方面:先贤事迹的尚德崇文的价值价值;“实业报国”的企业家精神培育价值;爱国情怀的红色与廉政教育价值。在生态价值方面:太湖蓝藻的生态警示价值;遗产环境的生态保护价值。价值的挖掘阐释就为遗产的保护实践指明了方向。
第三、以史明已,在总结反思保护实践中推进无锡样本。
文化遗产是珍贵的,也是脆弱的,保护实践直接关系到遗产的存亡。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既包括保护遗产本身,也包括对遗产本体存在环境的保护。大运河遗产与大运河环境紧密联系,作为一条流动的河流,活态的遗产,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首先是对大运河的环境治理。作为被运河穿城而过的城市,无锡市早在1987年就开始了对运河的保护治理工作,既包括对运河环境的总体整治,由包括对遗产点的修缮修建工作。首先对环城古运河做了保护规划,对古运河进行了一期、二期的综合整治,整治内容包括清淤、截污、驳岸整修、亲水步道构建、危旧房改造、两岸绿化亮化、历史文化遗迹遗存保护与修复、旅游开发和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等子项目。2014年,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无锡市委、市政府以国家相关政策为指导,结合无锡具体实际情况,提出要按照文化遗存保护、文化价值弘扬、生态保护修复、沿线环境建设“四个走在前列”的定位,对照建成“先导段、示范段、样板段”的标准,扎实推进大运河无锡段地保护传承利用实践。政府以系统思维对大运河遗产进行了保护管理:出台相关政策,引领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健全工作机制,推动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划定建设范围,明确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区域;汇聚多元力量,提升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能力;谨慎利用运河工业遗产,实现城市有机更新;叠加红色资源,拓展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价值;深化环境治理,引领运河文化遗产生态保护。“无锡样板”成效明显。
在前进中不断反思是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驱动力。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具有精神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的价值,是社会、环境、经济和文化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经济发展的绿色动力。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经常以一种对立的关系出现。“无锡样板”中同样存在如下问题: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失衡性问题;工业遗产改造与价值利用的单一性问题;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文化性问题。如下思路,或许是解决这些困境的路径,即需要提升大运河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规模与供给质量;挖掘利用大运河文化元素,助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化展示工程建设;发挥文化遗产审美培育的熏陶渗透作用;继续优化运河沿线生态环境;创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协同管理机制。在不断的改进措施中,无锡作为一个文化底蕴深、经济水平高、旅游市场大、民众受教育程度高的江南城市,可以率先在全国走出一条多主体协商价值的新路来,以此实现国家倡导的政府引导下的多主体共同保护文化遗产的社会目标,进而以无锡样本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摘自:《大运河无锡段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实践》
作者:连冬花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无锡大运河文化带研究院研究员、大运河遗产保护与文旅融合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