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中国网北京7月11日讯(记者 宋柏霖)近日,“2023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专题研讨会”在河北省沧州市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大运河工作委员会主办。来自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此次研讨会。
宫辉力教授致辞 主办方供图
开幕式上,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大运河工作委员会主任、首都师范大学宫辉力教授,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水利工程系主任单长河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王文刚副院长分别致辞。与会专家围绕大运河历史文化研究、空间信息技术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运河文化带建设与遗产保护、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运河区域综合地理实习实践等主题展开学术报告,进行学术研讨,共计17个学术报告。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大运河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带研究院院长宫辉力在报告中介绍了人工智能从感知走向认知的发展历程,以及AI对大运河研究等带来的无限可能,并从AI-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视角出发,以华北平原地面沉降监测-从山到海控制性剖面-调控框架为例,介绍了实验室以区域二元水循环为背景,在遥感大数据、台站小数据和再分析的数据集的综合数据框架下,考虑水均衡物理机制、融入专家知识机器学习的算法框架,开展地面沉降、岩溶塌陷等系列研究的情况。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水利工程系副主任王凤春详细报告了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创新创业、服务地方等方面构建的大运河文化育人实践体系,分享了在师资培养、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具体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地理信息科学系副主任胡迪,基于地理与历史双重视角下的历史GIS数据模型,继承人物、地物、事件、关系等时空对象,并将地物和人物时空对象细化拓展为运河河道、水利工程、管理机构等时空对象,构建了大运河时空数据模型。
首都师范大学博物馆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范佳翎在梳理大运河遗产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大运河考古的原则和思路,为进一步开展大运河考古工作,有力挖掘大运河遗产价值、丰富大运河遗产内涵、促进大运河遗产传播,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考古学支撑。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副教授刘爱利基于文化表征和空间生产理论,构建大运河文化遗产空间生产的概念性分析框架,以台儿庄古城为案例,具体阐释运河古城遗产活化利用和文旅融合的过程及机制,从而为其他运河古城的开发利用提供思路和借鉴。
首都师范大学副研究员周丙锋以江浙段大运河文化带421处聚落为研究对象,基于“城镇-村落-历史街区地段”聚落层次分布框架,综合运用空间统计学和GIS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对比分析不同层次聚落在空间上的密度、集聚、均衡程度等分异特征,并从自然地理环境和运河两方面分析影响因素。
为了推动“大运河文化带”综合实习实践活动,首都师范大学、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河北师范大学160余位本科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并在现场踊跃提问,与专家、学者们积极交流,为同学们多学科、跨专业合作研究打开了新的思路,奠定了理论基础。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河北沧州平原区地下水与地面沉降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带研究院、水资源安全北京实验室联合承办本次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