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行走美丽江苏·画里话外 | 航运建设篇:千年运河 绽放新颜

发布时间: 2022-10-14 16:57:09 | 来源: 中国江苏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一个镜头,一段故事,见证时代变化。今年4月,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以“行走美丽江苏·画里话外”为主题开展强国·新江苏拍客摄影作品征集及展示活动。众多拍客广泛参与,目前已收到拍客来稿千余篇。他们通过普通百姓视角,用朴实的镜头记录身边的幸福瞬间,展现美丽江苏新图景。本期话题聚焦“行走美丽江苏·画里话外”航运建设篇,一起听听拍客镜头背后的故事。江苏的美,等你发现!

【拍客档案】


张德春,1981年生,就职于苏北航务管理处淮安航务中心淮安航道站,现为强国·新江苏特约摄影师。喜欢拿相机去记录工作场景,记录运河沿岸那些美好的瞬间。

京杭大运河历史悠久,是流动的文化遗产。我在京杭大运河苏北段运河上已经工作二十多年。作为一名运河航道管理员,每天看着船来船往,日复一日守护着航道安全。

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北起徐州蔺家坝,南至扬州六圩口,全长462公里,途经徐州、宿迁、淮安、扬州4市14县(区),沟通沂沭泗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建有11个航运梯级,30座大型船闸。京杭大运河苏北段(淮安船闸至九龙湖公园段)目前正在打造绿色现代航运示范段。

以前,记忆中的苏北段运河两岸都是码头、厂房,随处可见吊机和浮吊船,岸边杂草丛生,护岸千疮百孔,河水发黑,船行掀起的浪花带着阵阵腥臭味。那时的航标灯塔外围是角铁架结构,既小又不美观。

如今,京杭大运河苏北段运河是二级航道,船运繁忙,航标灯塔已更换成圆柱体,带有反光膜。新航标的标体及灯质更鲜明,视距更远,能更有效地指引船舶航行。护坡两岸绿荫丛生,花草繁茂,运河上的水鸟也越来越多。

看到过同事们头顶烈日、检修航道设施的场景,碰到过同事们不分昼夜、抢救遇险船舶的情景,我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地被洗礼、被震撼。一次偶然的机遇,我拿起了相机去记录身边的航道工作场景,去记录这条运河。在我的光影世界里,有川流不息,船来船往;有风景如画,岁月如歌……

近年来,我看到运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水更清、天更蓝,鱼翔浅底,水鸟成群。运河沿线还建起了锚地,增加智能收集分类垃圾柜,增设岸电和加水桩,减少噪声污染。船员停泊待闸时,还可以自助加水充电,节约了成本,船员还能享受运河美景。

随着京杭大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生产岸线被整治后换来了生态岸线、生活岸线,一条绿色走廊勾勒出生机勃勃的新画卷,成为了过往船员和当地市民田园生活的“诗和远方”,古老的运河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路航/采访整理丁越/海报设计


推荐阅读
运河街道“码”上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促进城市文明建设,杭州以支付宝为载体推出了“文明帮帮码”,传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理念。“文明帮帮码”以通过帮你帮我大家帮,打通志愿服务供给端和需求端,实现志愿服务的准确及时、便捷高效,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获得感。不仅如此,志愿者们还充分结合消防安全、疫情防控、除险保安、环境整治等工作,积极推进杭州“文明帮帮码”的的注册和使用,让更多人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大家庭”中。
航运建设篇:千年运河 绽放新颜 一次偶然的机遇,我拿起了相机去记录身边的航道工作场景,去记录这条运河。如今,京杭大运河苏北段运河是二级航道,船运繁忙,航标灯塔已更换成圆柱体,带有反光膜。京杭大运河苏北段(淮安船闸至九龙湖公园段)目前正在打造绿色现代航运示范段。
运河新画卷:波浪宽 香两岸 今年78岁的许志祥是望亭中心小学的退休教师,在他的印象里,大运河望亭段有着极其丰厚的文化和历史。2019年,《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和五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2年)发布后,副中心积极对标国家、市级相关规划政策,制定《通州区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规划》和《2020年-2022年行动计划》,成为北京市以及运河沿线第一个对外发布此类规划的区县城市。退休后,许志祥花了大量的精力整理相关素材,并撰写了7000余字的《相城区大运河望亭段基础研究报告》。
运河时代重启 济宁建设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济宁开“北方内河航运中心”这个局,通过京杭大运河链接长三角和京津冀这两大城市群,北方货运格局或将一变,进而改变地方产业发展格局。这也是山东上下一直关注的热点:通过借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的水,京杭运河能否全线通航,小清河和京杭大运河能否链接。但济宁要建设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改变和引领中国内河运输格局,打开更广阔的产业天地,必须“借水行舟”,这里的“水”,就是中国的超级工程、南水北调的水。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