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经党和人民政府对南运河进行治理后,形成了自四女寺枢纽工程开始,流经德州、吴桥、沧州、青县至天津市的,全长309公里的南运河。它的左堤长271.4公里,右堤长273.1公里。这一段运河它于清咸丰五年(1855)就与黄河断开了,它的源头再也与黄河无关了。
黄河自古就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在远古时期,黄河在洪水期淤滩,枯水期淤积河槽。1946年前,有史志记载的黄河决口就达1593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
因清朝也建都于北京也需南粮北运,京师所需物资亦是“仰给于江南”,京杭运河里的漕运也很繁忙。但由于京杭运河,经明朝几百年的经营、使用,诸多运河工程多已步入衰老期,而清朝继续使用后,只对其做了些局部整理和维修。时至清后期,朝廷腐败无能,各级官员贪污受贿,再也无力管理河道的安全了。故清咸丰五年(1855)六月十七日,大雨倾盆使兰阳(今河南兰考县)一带一片汪洋,许多地方“堤水相平”。十八日铜瓦厢附近决口三、四丈,二十日,全河溃决。
据《山东通志》载:河决后“复分三股,一股由赵王河走山东漕州府南下注,二股由直隶东明南北分注,三近山东濮州、范县至张秋汇流穿运夺大清河。”就是说它冲毁京杭运河大堤后继续向东流进了渤海。
改道后的黄河在十里堡村北,将大运河拦腰截断分为南北两段,破坏了会通河的水源体系。而当时的清政府却采取“暂行缓堵”的放任态度,使之“泛滥所至,一片汪洋。远近村落,半露树梢屋脊,即渐有涸出者,亦俱稀泥嫩滩,人马不能驻足”(《再续行水金鉴》卷92第2392页)。因而加剧了这场灾难的广度和深度。
清咸丰五年(1855)前,黄河在安徽省的滨海入黄海。这次决口后,改为在山东垦利县入渤海。致使黄淮分离,淮河下游及山东境内的京杭运河航道被淤塞,河道废弛。
就是说,从这次黄河改道起,截止今日(1855至今)约160余年间,黄河以北的运河,再也没有通到过苏杭的能力了,它成了名誉上的“京杭大运河”了。从那时起,德州城西的这段运河里,就再也没有流过黄河里的水,它与黄河没有任何关系了。
京杭运河被黄河冲断后,德州段运河就基本恢复了原态,它的源头也恢复到了原来的地方,因而今天南运河的主要源头呈现了以下二处:
第一为漳河:漳河源头有两处,第一个源头在山西省平乐县南少山,并分为东西两源,东源在昔阳县漳槽村附近;西源在和顺县的八赋岭。两源在左权县下交漳村合流,因该条河多流于石灰岩和石英岩区,泥沙较少河水较清,故名曰“清漳河”;
第二个源头有三处:1、南源出于长子县发鸠山;2、西源出于沁县漳源村;3、北源出于榆社县柳树沟。其南源与西源在襄垣县甘村交汇后与北源交汇合而为一,因该河流经山西的黄土地区,河水浑浊故名“浊漳河”;
清漳河、浊漳河两河在河北省的涉县合漳村汇流后称“漳河”。漳河进入河北馆陶县后汇入了“卫河”。
卫河汉时称“白沟”,隋时称“永济渠”,宋时称“御河”,明称“卫漕”,清代时因该河源于春秋时的卫地而名曰“卫河”。
“卫河”它源于山西省陵川县夺火乡的南岭,自北向南流而均为山区,当它流出山西省后,进入河南省焦作市,经马安石水库转向东流,纳入石门河、黄水河、百泉河等,在河北省馆陶县徐万仓与漳河汇合后流至四女寺,这段河道称“卫运河”,卫运河全程长58公里;自四女寺水利枢纽至天津的这段运河称“南运河”。
也就是说,德州城西南运河里流的是山西省山区里的水,而不是黄河里的水。所以,很早以前德州城人喝的不是黄河水!
马惠彬,男,1944年生于德州市德城区桥口街,大学文化,企业退休员工。由于我生在运河边,长在德州城,对运河、对德州历史有着特殊的感情。故2005年退休后,便介入了对德州地域历史及德州运河文化的研究,先后写出了有关德州历史和运河文化的文章350余篇200万余字。先后在各种报刊杂志和书籍上发表了260余篇。写出了各种类型的诗词歌赋等近300余首,在各种报刊杂志和书籍里发表了百余首。已出版《德州史话》一、二集,《北厂志》《桥口街志》《水兽旱船》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