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漕运史上,通州区张家湾素有“大运河第一码头”之称。自元代设立漕粮转运码头后,张家湾以商贾云集、漕运发达闻名天下。然而历经600余年风雨,这座见证了运河万舟骈集、舳舻蔽日盛景的古镇遗址现已破败。
作为城市副中心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家湾城墙遗址及通运桥文物保护与修缮工程近日启动。该工程计划用120天时间消除破坏文物的各类隐患,保护延续城墙、桥体历史文化价值,打造大运河北端的文旅新景点。
时隔18年再次修缮
本次启动的张家湾城墙遗址及通运桥文物保护与修缮工程,包括城墙遗址和通运桥两部分,都是见证古时张家湾漕运盛景的核心文物遗迹,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家湾城墙遗址位于张湾村原村址南口两侧、萧太后运粮河北岸。古城建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当时是为保卫漕河这一明廷经济命脉,且拱卫京师加强防备蒙古兵侵扰而抢筑。张家湾城墙遗址上次修缮时间为2004年,目前残存南城墙西段、南城门及南城墙东段,全部列为本次遗址修缮的范围。
明代张家湾城修筑的同时,于南门修建了一座南门板桥,横跨萧太后河,俗称萧太后桥。这座桥最初是一座木桥,但是因不堪南北物资经年累月过往运输的重负,于明万历时改建为石桥。1605年竣工后,明神宗为这座桥赐名“通运”。目前,桥面青石仍保留有明显的车痕印记,成为过往历史的直观见证。
通州区文物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运桥及张家湾城墙在选址、建筑布局、设计等方面均与周边水系及地势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同时也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与旅游价值。本次修缮,将消除加速张家湾遗址及通运桥破败的各种因素,保护城墙的安全稳定性,延续历史信息的真实性。“修缮后看不出明显变化,实际上已经做了加固修复,这就是我们希望达到的‘修旧如旧’效果。”该负责人说。
保留城墙残缺之美
目前,张家湾城墙仅存南城墙西段、南城门及南城墙东段,由于曾被单位或村民用作院墙,这些城墙得以保留至今。不过,现存城墙的风貌状态差异显著,其中,1995年经北京市恢复性修建的南城门及东侧城墙保存较为完好。
北京北建大建筑设计研究院遗产五所建筑专业负责人王瑶介绍,经过前期实地勘察,南城门目前保存较好,只有城墙外壁条砖之间灰缝部分失效脱落,局部表面轻微风化酥碱。南城墙东段受到一定自然因素的损伤,城墙顶面条砖松动,杂土、碎砖堆积,部分顶面及墙体两侧生有杂草与灌木。
为此,南城门及南城墙东段将进行加固修缮,对南城门城台及马道地面铺装整修,疏通修补排水沟,同时加固东段城墙,设置监测系统随时观察安全状态,保证现状文物本体安全,满足后期展示开放的需求。
不同的是,南城墙西段相对保存较差,残存城墙露出地面部分残损严重,甚至靠近南城门附近的墙体已经消失,另外还有部分植物根系伸入墙芯,整体稳定性较差。为此,修缮工程将对南城墙西段进行整体保护,彻底清除对城墙造成破坏的树木、灌木、垃圾、杂土等,补砌墙芯及开裂墙体,恢复遗址原状,保留城墙遗址的残缺之美。
桥上石雕无依据不补配
通运桥也曾在2004年进行过文物修缮,修缮后的桥整体结构状态稳定,无结构安全病害,可以满足行人通行要求。现状问题主要是外露石材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风化酥碱及残损,大量的石狮子及其它石制雕刻艺术品损坏严重,失去了应有的艺术价值。
针对以上问题,本次桥体修缮将以最小干预为原则,以维修保养石质构件为主,同时适当修补桥面石材、封堵缝隙,防止雨水渗漏损害桥体,使通运桥整体外观呈现出明代石桥的古朴沧桑之美。“石材的材质上,我们要求尽量与现状艾叶青条石石材颜色、质地一致,最大程度地保留原石质构件的历史痕迹。”王瑶说。
桥上的石狮等石制雕刻艺术品将按残损程度做不同处理:石雕局部残缺不全,但总体面貌尚存,且与主体桥梁结构直接连接的将不予干预维持现状;石制构件风化、酥碱严重、整体破碎的将进行现状整修;石雕局部残缺、结构不稳定、已失去原有艺术价值的,将根据历史记载和周边相似的石雕对损伤部位进行整修。“目前我们还在邀请属地政府帮助收集历史照片,补充相关依据。如果没有依据,就不补配,避免造成不伦不类。”王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