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灯塔
位置:通州区北端运河西岸
修缮特点:修缮过程遵循传统工艺。为了保护塔身,脚手架和燃灯塔“零距离接触”。安装了自动“体检”设备,今后只要塔基和塔身稍有损坏,这套信息化系统就能发现“病灶”并提示管理单位。燃灯塔在景观亮化提升项目中,不在塔体上有任何施工,而是选用光柱将塔身照亮。
应用场景: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景区,预计年底对外开放。将开设“状元文化体验”“非遗传习所”等特色项目,运用AI(人工智能)、全息投影等技术为游客打造虚拟现实结合的沉浸式体验,保护与传承大运河沿岸民俗风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背景延伸:燃灯塔,通州八景之一,始建于北周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燃灯塔平面呈八角形,通高56米,为十三层密檐式实心塔,砖木结构。其风铃多达2248枚,为世界之最。全塔所嵌砖雕、灰塑神像424尊。唐贞观七年(633)复建,辽重熙年间(1032-1054)重建,元大德、明成化、清康熙九年(1670)曾经修缮。康熙十八年地震身圮,三十七年(1698)再建塔身。1976年唐山烈震波及刹毁,1987年重修塔顶。
它千百年来矗立在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守护着京城的东大门。在漕运盛行的年代,很多运送粮食的船队,都是以这座燃灯塔作为导航的标志,只要看到了燃灯塔,就意味着船队到达了通州。清代诗人王维珍曾在《古塔凌云》一诗中写道:“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支塔影认通州。”
通州文庙
位置:通惠河河口南岸
修缮特点:按照历史文献改建圣训亭,重建文庙院落内围墙。复原文庙泮桥旧貌,桥体内侧使用旧桥老砖。泮池铺设了防水砖,未来还将打造水系景观。
应用场景:预计年底对市民免费开放,从文物景观向旅游景点的转化,记录大运河历史。
背景延伸:通州文庙是通州第一景“三庙一塔”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始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年),比北京孔庙早四年。自建成以来经历元、明、清三代22次修复扩建,至光绪九年已形成除北京孔庙之外,北京现存最大的文庙。于1985年被公布为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通州文庙自元代建立以来,至光绪结束科举,从通州文庙“走出去”的儒士有2名状元、141名文进士、517名文举人以及1700多名进入国子监的贡生。
1933年蓟密非战区行辕公署设此。1935年,伪冀东政府设此。1948年12月,冀东十四军分区设此。1949年8月,河北省通县专署设此。1958年,北京花丝镶嵌厂迁此,原殿宇多有改建。该厂破产后,转由通州区文化委员会管理使用。2004年至今分期对文庙部分建筑进行修缮和复建,恢复其历史宏伟原貌。
佑胜教寺
位置:通州区大成街1号
修缮特点:修缮按照历史制式归整佑胜教寺院门。
应用场景: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景区,预计年底对外开放。
背景延伸:北京通州佑胜教寺位于通州区大成街1号,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寺内燃灯宝殿内供奉着光明遍照燃灯古佛、本师释迦牟尼佛和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似始建于北齐(550—577),历经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共计12个朝代;院内的燃灯佛舍利塔建于北周末期(577-581),略晚于寺院;与寺院同时并存的还有古槐一棵;它们共同见证了寺院1400余年的兴衰历史。佑胜教寺现有山门,天王殿、燃灯宝殿、三圣殿、观音殿、地藏殿五间,寮房数间。
紫清宫
位置:通州区大成街1号
修缮特点:此次修缮按照历史制式,重砌了紫清宫院墙。
应用场景: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景区,预计年底对外开放。
背景延伸:紫清宫建于明代中期,光绪年间重修,在佑胜教寺东,文庙左后侧,又建道教宫观紫清宫,由都人会同州人一同捐建,供奉太上老君,俗称红孩儿庙,因其殿壁所绘红孩儿,生动逼真活灵活现之故。一进院落,只剩山门一间、正殿三间、西配殿三间加山门前古槐一株。通州区2004年对紫清宫进行修复,2013年、2014年、2016年、2017年又多次进行修缮。2019年以来,通州区进一步全面实施“三庙一塔”景区整改提升工程,对景区文物进行了全面修缮,对景区环境、公共服务设施、智慧管理等进行了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