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中国国家文化公园故事将走向世界

发布时间: 2022-08-31 16:51:35 | 来源: 光明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日前,大型国际合作系列项目“徒步国家文化公园”合作发布会在京举办。该项目旨在采用沿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沿线徒步旅行的方式,以纪录片、短视频、网上云社区、图书等形式面向全球传播中国国家文化公园理念,打造具有代表性、创新性、国际性的中国文化品牌。

近年来,随着《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等相继出台,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全国多地陆续展开。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所涉沿线省份,从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到重点项目建设、文旅融合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各段落游人如织,建设成效显著。接下来,如何讲好国家文化公园故事,擦亮国家文化公园名片,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标识的传播度和影响力,将成为重要课题。

一项重大文化工程

2019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强调以长城、大运河、长征沿线一系列主题明确、内涵清晰、影响突出的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主干,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促进科学保护、世代传承、合理利用。近两年,黄河、长江又相继被纳入国家文化公园体系。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作为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举措,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文化工程,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根据相关负责人的解读,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就是要整合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实施公园化管理运营,实现保护传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功能,形成具有特定开放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集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这也意味着,国家文化公园作为一项国家顶层设计,拥有不可替代的复合功能,将成为文化资源的宝库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文化交流与展示的平台以及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大舞台。

今年暑假期间,不少人直观感受到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带来的显著变化。比如一些标志性项目陆续开放或封顶:位于杭州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放一年有余,馆中基本陈列和各专题展集中呈现大运河的千年底蕴、时代价值和当代形象,成为热门打卡地;近日,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主体结构封顶,黄河国家博物馆也即将整体建成,在郑州矗立起一个新地标,它们成为讲述“长城故事”“黄河故事”,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再如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相关段落绿色廊道和景观带陆续建成、各具特色的文旅融合项目相继开门迎客,“诗与远方”让中华优秀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而在这些显性变化背后,还有更多系统工程正在积跬步以至千里。保护传承工程通过修缮和集中连片保护,抢救濒危损毁文物、加大管控力度,通过展览展示等提高传承活力;数字再现工程利用现有设施和数字资源,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官方网站和数字云平台,对文物和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展示,对历史名人、诗词歌赋、典籍文献等关联信息进行实时展示,打造永不落幕的网上空间。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以空前力度发掘好、利用好丰富文物和文化资源,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一批文学艺术经典

“黄河在咆哮这句歌词有画面了!”不久前,黄河进入主汛期,壶口瀑布奔腾奇观多次登上热搜,网友直言:面对咆哮的黄河,《保卫黄河》这首经典音乐不由得在脑海中打转,激昂澎湃,鼓舞人心。面对黄河,我们脑海中涌现的又何止“大合唱”,“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流传千年的诗句也如画般浮现于我们眼前。这些名篇佳作是母亲河的伟大馈赠,更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相关文学艺术经典同样需要保护传承,并在继承传统中不断推陈出新。

国家文化公园是承载着中华文化内涵的公共文化载体,是国家的象征。“万里长城”“千年运河”“两万五千里长征”“九曲黄河”等,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中华民族精神标识,相关文学艺术经典大家也都耳熟能详。提到长城,“万里长城永不倒”萦绕耳边,“不到长城非好汉”响彻中外;提到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精神感天动地,《飞夺泸定桥》《红军过草地》等油画作品让人刻骨铭心;提到长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古诗今韵历久弥新。

随着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各地展开,这些文艺经典势必焕发出新的生机,新的时代力作也会在火热的现实土壤中生根发芽、不断涌现。比如近期热播的电视剧《运河边的人们》,聚焦京杭大运河的沿岸环境治理,书写大运河的绿色之路,呈现大运河顺应时代、继往开来,联通历史与现在、中国和世界的大气象,成为讲好新时代大运河故事的精品力作。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库,聚焦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沿线变化,从中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题材进行艺术表现,必能创造出深入人心的精品佳作。而这些精品佳作一方面为打响中国文化品牌鼓与呼,另一方面也会为广大人民群众走近国家文化公园打开一扇窗、一扇门。

一张中国文化名片

一项重大文化工程,一批文学艺术经典,最终将汇成一张闪亮的中国文化名片。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五大国家文化公园总体建设布局,这项重大文化工程强调还生态、还文化、还园于民的理念,突出创新性、公益性、开放性和国际性,对内强调民族化和本土化,对外适应国际化和普遍化,从创新立意到最具代表性的中华文化标识,无不彰显着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与中国风范。因此,向世界讲好中国国家文化公园故事,擦亮这张民族性、世界性兼容的文化名片,十分必要。

讲好中国国家文化公园故事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容不得浮躁和应付。具体来说,首先要形成中国国家文化公园品牌意识,它是无数张中华文化名片的集成,是国家依托深厚的历史积淀、磅礴的文化载体和不屈的民族精神,着力构建和强化的中国国家象征,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其次要深入挖掘国家文化公园相关文物和文化资源丰富内涵和动人故事,并将其具象化,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展现给世界人民,增强文化的存在感、传播力及影响力,逐渐形成诸如《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的传播品牌;再次要着眼文艺全门类,实现创作联动,形成国家文化公园题材文艺作品创作矩阵,通过文艺作品讲好中国国家文化公园故事,并以此为窗口,传播中国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迭代升级,讲好中国国家文化公园故事必须要运用好新技术、新手段为内容建设服务。互联网时代,通过文艺创作讲故事,既要挖掘好故事、新故事,还要在形式和手段上紧盯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前沿,高度关注互联网传播的移动化、视频化、社交化特征,不断以数字化、数智化等新技术新应用引领讲好中国国家文化公园故事的方式,在创新思维和观念上发力,才能形成被中外观众接受的好故事。比如同样是以徒步形式一览长城风貌,今天徒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从拍摄视角、数字产品等各方面都注定是别开生面的。

作者:岳巍(首都师范大学讲师)

《光明日报》(2022年08月31日13版)


推荐阅读
因水而兴,运河黄金水道中澎湃的济宁力量 年吞吐量超2000万吨,引领推进大宗货物“公转水”、“散改集”的龙拱港以建成江北内河最大的智能化集装箱示范港为目标,将“海港理念”引入到内河港口,打造集装箱专业化、高度自动化港口,开启了江北内河绿色化、智能化集装箱运输的新模式……港航产业的探索实践,让济宁这座不沿边、不靠海的城市有了崛起的新增长极。定制中船集团10艘LNG单燃料新能源船舶,组建了全市第一支LNG新能源船队,与10余家航运企业签订100艘LNG新能源船舶建造协议,推动济宁港航物流运输方式转型升级。2019年12月,济宁市委市政府吹响了“强港航、畅物流、兴产业”船号,作出了“以济宁能源为主体,以梁山港为龙头,组建济宁港航发展集团,整合全市港航资源,全力打造北方最大的内河航运中心”的重大决策部署。
中国国家文化公园故事将走向世界 国家文化公园是承载着中华文化内涵的公共文化载体,是国家的象征。日前,大型国际合作系列项目“徒步国家文化公园”合作发布会在京举办。而这些精品佳作一方面为打响中国文化品牌鼓与呼,另一方面也会为广大人民群众走近国家文化公园打开一扇窗、一扇门。
千年运河贯穿古今 江南文脉奔涌不息 同时,发达的水运又催生了商业文明的萌芽与发展,南北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使江南沿运河地区长期成为古代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苏州更是在明清时期一度成为江南乃至全国文化中心地带。在长三角地区,江南运河与长江一起,一横一纵拉开了整个江南地区最重要的水系骨架,它与长江共同成为江南水运交通网络的两条主干线,同时,又与江南自然水网一起共同构成了影响江南社会经济文化繁盛的源头活水。应该说,自宋以来的杭州,到明清时候的苏州,到民国以来的上海,再到现代的长三角一体化城市群,江南文化的城市表达在千年运河的起落中呈现。
拱墅运河新城首座跨运河人行桥计划明年完工 关注效果图近日,历经12小时连续混凝土浇筑作业,“世界上跨径最大的反向芬克式桁架桥”——拱墅区运河新城单元人行桥工程3号主墩承台浇筑完成,至此,该工程全面进入下部结构施工阶段。由于桥梁两侧为规划运河水街和运河特色小镇,设计上结合周边景观整体考虑,让桥体和周边业态融合。就地理位置来看,该工程位于拱墅区运河新城单元,上塘高架与留石快速路中间,上跨京杭大运河,连接规划运河水街与运河特色小镇。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