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让千年运河绘就新时代“梦华录”

发布时间: 2022-07-14 16:31:14 | 来源: 华声在线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7月11日,为落实国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大运河智库发展研究中心、重庆智库研究院、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等机构联袂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十件大事。

“河冰初解水如天,万里南来第一船”“寄语飞南归北雁,大河头尾是家川”……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诸多关于京杭大运河的印记;或在说书人的口里领略过“桨声灯影”,或在唐诗宋词中聆听过“千年风声”——大运河绵延3200多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

运河贯南北,文脉承古今。挖掘运河文化的内涵,让千年运河谱就壮美的文化乐章,是历史所赋予的使命和担当。在2022年上半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十件大事中,无论是京杭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还是系列宣传片“运河风味千万家”在悉尼推出……大运河的文化价值不断彰显,“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理念正在强化落实,大运河正在成为展示中国形象的亮丽名片。

大运河承载的不仅是运河儿女的悠悠乡愁,更重要的是那绵延千百年的历史文脉。

要让千年运河绘就旖旎的“梦华录”,还需要大运河沿线8个省市按照《纲要》的要求,提炼出特色文化符号,将文化资源保护与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结合,打造出一个个“叹为观止”的文化景观地标。同时,各地相关部门还要加大对运河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用文艺手段去展现运河各个历史阶段的人文风貌,让运河文化得到广泛认可。

大运河文化,融汇了京津、燕赵等地区性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因此,沿河的省市需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做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谋划文旅融合新业态,探索文旅融合新途径,真正实现“串珠成链”“由线及面”,让运河“流淌”出新时代的荣光。


推荐阅读
天津将打造南运河文化公园 建设方案征求意见 共分为六个主景观功能区,分别为——主入口景观标识区运河文化体验区传统园林观赏区健身运动休闲区儿童活动游玩区停车管理区项目分区图项目建设内容南开区南运河文化公园工程涉及总面积约16910平方米,本项目延续南运河已提升改造区域的风格,结合我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要求,以中式古典风格为主,栽植季相丰富的乔灌木,并结合周边居民需求,建设健身场地、停车场地等。日前,南开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南开区南运河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根据《方案》,南运河文化公园工程涉及总面积约16910平方米,共分为主入口景观标识区、运河文化体验区、传统园林观赏区、健身运动休闲区、儿童活动游玩区、停车管理区等六个主景观功能区。电子邮箱:nkqcgw_lhgl@tj.gov.cn联系人:牟浩东联系电话:022-27458245六个主景观功能区南开区南运河文化公园建设项目计划延续南运河已提升改造区域的风格,结合我市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要求,对该地块进行绿化建设,打造南开区南运河文化公园。
运河城市徐州这样焕发生机 论坛以“运河城市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为世界运河城市繁荣发展和中外人文交流合作注入新的动力。去年,窑湾核心展示园建设项目、户部山状元府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花厅遗址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设施3个项目,成功入选江苏省“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入库项目,为徐州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发展又增动力。2021年,市文广旅局下发《关于加强大运河(徐州段)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严格审批大运河保护范围和建设规划地带内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专家对荆山桥保护修缮方案进行论证,对工程实施依法监管。
让千年运河绘就新时代“梦华录” 在2022年上半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十件大事中,无论是京杭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还是系列宣传片“运河风味千万家”在悉尼推出……大运河的文化价值不断彰显,“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理念正在强化落实,大运河正在成为展示中国形象的亮丽名片。7月11日,为落实国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大运河智库发展研究中心、重庆智库研究院、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等机构联袂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十件大事。要让千年运河绘就旖旎的“梦华录”,还需要大运河沿线8个省市按照《纲要》的要求,提炼出特色文化符号,将文化资源保护与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结合,打造出一个个“叹为观止”的文化景观地标。
北运河升起“最大”满月 昨晚,一轮满月出现在城市副中心北运河上空,与城市副中心大剧院、玉带河大桥交相辉映。这也是今年最接近地球的一次满月。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