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2022年上半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十件大事发布

发布时间: 2022-07-11 16:58:51 | 来源: 中新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今天,记者从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获悉,为落实国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该联盟联袂大运河智库发展研究中心、重庆智库研究院、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发布2022年上半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十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京杭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4月28日,位于山东德州的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来自岳城水库的水滚滚向前,京杭大运河实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全线通水。

6月28日,水利部召开的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新闻发布会称,4月至5月,水利部联合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政府,统筹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工程供水、四省(市)本地水、引黄水、再生水及雨洪水等水源,向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707公里河段进行补水,总补水量达5.15亿立方米,相当于37个西湖的水量。

第二件大事: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写入六省两市《政府工作报告》

1月至2月,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和河南等大运河沿线六省两市先后举行“两会”,各自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写入“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或“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相关举措。至此,大运河沿线省市级辐射区、地市级拓展区和县(区、市)级核心区均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列为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

第三件大事:京杭大运河京冀段实现互联互通

6月24日,京杭大运河北京段、河北段联合举行京冀游船通航仪式,通州、香河旅游船舶相向驶过船闸,大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互联互通。至此,京冀两地将整合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河北香河潮白河大运河国家湿地公园等优质资源,共同开发包括水上观景、船上商务、岸上漫步、非遗展示等“运河游船+”主题游线路。

第四件大事:系列宣传片“运河风味千万家”在悉尼推出

3月2日,中国驻悉尼旅游办事处联合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在官网和社交媒体推出线上大运河文化旅游专题宣传片“运河风味千万家”。该系列宣传片共分四集,以中国与意大利两位旅行者结伴拜访家人、探寻美食的故事为主线,介绍台儿庄、淮安、扬州和杭州等大运河沿线城市的文化传统、旅游资源和生活方式,讲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啄一饮、一饭一蔬,增进澳洲民众对大运河文化和旅游的喜爱和向往,进而向世界讲好中国大运河故事。

第五件大事:河北《条例》与《规定》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驾护航

3月30日,经河北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共8章65条的《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条例》于2022年6月1日起施行。大运河河北段主河道总长530余公里,依次流经廊坊、沧州、衡水、邢台、邯郸5市17个县(市、区)。

6月20日,经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共35条的《沧州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若干规定》,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沧州段大运河河全长215公里,流经沧州所属8个县(市、区)。

上述《条例》和《规定》旨在针对大运河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明确保护范围、理顺保护责任、规范规划实施、实行名录管理、加强监督执法和强化法律责任。

第六件大事:首都运河金融城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新地标

6月,背倚北运河,遥望千年燃灯塔,北京城市副中心五河交汇处——规划面积20.38平方公里的运河商务区,定位为首都运河金融城。首都运河金融城秉承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大运河滨水风貌,传承历史、融汇古今的漕运文化,绿色金融、金融科技引领的产业样板,打造“京韵风范地”“艺文复兴地”“活力空间站”“生活探索汇”“都市潮乐汇”五大主题商业板块,将成为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新引擎。

第七件大事:淮安大运河百里画廊锚定先导段和示范区

1月6日,经系统谋划而启动实施的基本贯联全域的战略引领工程——江苏淮安大运河百里画廊项目正式开工,一批集文化和旅游、乡村振兴、富民惠民于一体的重点项目尽列其中,中国水工科技馆等6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50亿元,2022年计划投资37亿元,涵盖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城市更新、产业转型和基础设施等类型。按照“文兴、水清、岸绿、业盛、人和”思路,初步构建“运河之都”蓝图,力争将淮安建成京杭大运河拓展区城市的先导段和示范区。

第八件大事:歌剧《运河谣》和电视剧《大运之河》相继呈现

4月14日,国家大剧院首部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首演。该剧从戏曲、民歌、民俗等中国文化精华中汲取营养,以民族唱法为载体,以京杭大运河为故事背景,通过描述剧中人物在运河上跌宕起伏的命运际遇,展现了运河所见证的善恶生死和义薄云天。

6月22日,国内首部多维度展现大运河新时代巨变的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大运之河》杀青。该剧以大运河为背景,以运河岸边的东江市为叙事载体,多维度讲述了新时代运河沿岸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故事。

第九件大事:洛阳新馆落成和扬州承办论坛彰显大运河文化开放

5月18日,历时近两年建成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开馆,占地47.7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总体设计体现“运河源、隋唐韵、河洛技”。当日,“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在河南洛阳举行,“国运泱泱——隋唐大运河文化展”展出了从众多大运河相关文物中精选的近400件(套)文物。

以“运河城市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22世界运河城市论坛6月27日在扬州举行。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商世界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共谋世界运河城市的合作发展。与会政要及代表表示,通过论坛加强经验交流与分享,必将有助于促进各国友谊与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

第十件大事:浙江和安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宣传整体亮相

以“时代共进,人民共享”“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为主题的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安徽省主场活动6月在淮北市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举办。活动全程配套安徽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图片展、省级非遗项目专题展和非遗购物节等细节。

以“同一条运河:千年运河情,百年共富梦”为主题的第二届浙江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宣传周6月21日至27日在浙江湖州举办。杭州、宁波、湖州、嘉兴和绍兴等五座运河沿线城市视频连线,共同讲述大运河的遗产价值以及沿线民众参与大运河保护、与大运河交融共生的故事。(完)


推荐阅读
扬州三湾 擦亮运河湿地新名片 ”去年6月,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扬州三湾核心展示园的地标工程。这些年,扬州以落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坚持生态优先,强化保护中发展的总体思路,三湾区域全面推进沿线环境整治,立足打造扬州东南片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样板工程,做足水里、岸上文章,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湿地特色及运河文化魅力,已成为年均吸引百万市民游客的“网红”,成为扬州运河文化积聚的文旅融合新名片。作为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配套工程,占地2万平方米的大运河非遗文化园于去年同步开放,集“非遗、艺术、剧院、影视、休闲体验”等功能为一体。
德州将打造“一廊六片”大运河文化景观带 目前,《大运河德州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城区段城市更新规划》《重要节点详细设计》三个层次的规划均已基本完成,明确了打造“一廊六片”大运河文化景观带的保护利用思路。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贷款支持,多次深入对接农发行、国开行等,农发行第一批融资已于4月底批复到位。10个月来,围绕规划编制、融资平台组建、文化挖掘、项目建设等,完成了一系列管总管长远、奠基搭框架的工作。
投资20亿元!德州启动6个“大运河保护利用”项目 项目主要对大运河保护利用项目中部的杨家圈村、南陈庄村、木材公司地块等居民进行安置,选址在木材公司地块,建设安置房3000余套,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大运河保护利用项目的整个规划是由中建院规划团队承担的,根据规划方向和相关要求,2022年德州市计划先期启动6个项目,计划投资约20亿元。拆迁安置项目1个,为运河宜养社区项目。
中国大运河 · 北京段五河交汇地区 △2015年五河交汇地区影像图△制图: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2022年4月,历经14天集中补水,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1961△1961年五河交汇地区影像图△制图: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1965△1965年五河交汇地区影像图△制图: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1970△1970年五河交汇地区影像图△制图: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1974△1974年五河交汇地区影像图△制图: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1996△1996年五河交汇地区影像图△制图: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自2006年开始对五河交汇地区清淤,形成一片壮观的五河交汇水景。△通州俯瞰五河交汇水路纵横△供图:马文晓/北晚新视觉△三维鸟瞰实景图(2020年)△制图: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中国大运河·北京段/五河交汇地区在哪里。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