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德州多措并举传承大运河文化

发布时间: 2022-07-08 17:22:12 | 来源: 齐鲁壹点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7月8日,德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全市重点项目挂图作战”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大运河保护利用情况”专场,大运河保护利用指挥部文旅组组长、德州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范军出席会议,介绍德州在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利用方面所做的工作。

南运河(德州段)开凿于隋唐时期,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绵延着德州千年的历史文脉,是流淌千年的活态文化遗产和德州记忆。运河沿线村镇根植于齐鲁文化,融合吸纳南北文化、中外文化,形成了诚信、仁义、包容、开放、多元的鲁风运河文化特质。沿线遗产众多、类型多样,涉及河道、工程、附属建筑诸多方面,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2014年6月,南运河德州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运河德州段在大运河山东段中开挖最早、历时最长,是山东段名副其实的千年运河;拥有大运河沿线城市中保存最好、最具原生态的古运河河道风貌;独特的漕运仓储与商贸文化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明清时期因漕运发达,曾是全国33个工商重镇之一;拥有国内唯一、国际影响深远的外籍王陵一一苏禄王墓及其守陵村落,已有600多年的人文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齐鲁文化和燕赵文化交相辉映,董仲舒、东方朔、窦建德等历史名人都诞生在这里。

2021年以来,为了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资源,大运河保护利用指挥部组织实施了多项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活动。

开展了“我为大运河保护利用建言”、“发现德州运河文化之美暨标志性宣传语征集”、“因运河生·因运河兴——德州运河文化摄影摄像展”三项活动。收集社会各届意见建议60余条,标志性宣传语650余条,并通过网络投票、专家评审评选出优秀作品。摄影展分两个阶段,分别在会展中心一楼大厅、中心广场展出优秀作品120余幅。通过大美运河、文化遗存、人文风情、因运而兴四个版块,从不同视角,不同空间,不同历史层面,全景呈现风光汇聚、风土丰厚、维度多元的悠悠古河。

编印出版《德州运河文化丛书》。组织德州市历史文化专家学者,编印《德州运河文化丛书》一套六卷,从城市发展、文化遗产、民风民俗、世家名人、文学艺术、名镇名村等多角度,多层次展示德州运河文化底蕴、特点与流脉,对研究利用德州市历史文化资源具有积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是德州市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同时,收集整理康熙、乾隆时期有关德州大运河诗集94首,划分出“自然风景、运河景观、人文风情、人文景观”4大类,整理成册以备研究学习。

全面打造德州运河文化宣传矩阵。深入挖掘德州市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发动运河沿线文化爱好者,通过小说、诗歌、杂技、情景剧等多种形式,寓教于乐讲好运河故事;定期举办各类展览活动、体育赛事、主题论坛,通过视频、公众号等多媒体方式广泛宣传;委托名家进行文艺创作、编写剧本的方式,拍摄关于苏禄王、董子、田雯、卢见曾等德州历史名人和乾隆下江南等经典故事题材的电影、戏曲,打造运河文化宣传矩阵。有序推进德州市大运河民俗文化展筹备工作,积极搜集反映大运河沿线各时代社会生产生活、文化艺术、非遗传承、民俗文化、宗教信仰、重大历史事件和著名人物的具有史料价值的实物及资料。

积极筹建大运河研究图书馆和大运河讲堂。通过网络搜索、电话联系,整理大运河图书书目计277套(册),实地考察红旗宾馆的图书馆拟选址情况,并实地查看德州学院图书馆大运河书籍182册馆藏。积极筹备举办“大运河讲堂”。从国内、江浙、省内知名三个维度选取了部分大运河文化研究专家,选取了部分水利技术专家,增列了运河文化名家队伍,形成了61人专家名单,按照“挤时间多安排”的原则,拟分批次邀请专家学者对指挥部进行业务知识培训。

准备召开德州市大运河论坛。计划七月中旬组织召开“运河之旅·德州有约”德州市大运河论坛。拟邀请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领导同志,山东省4个大运河沿线城市市政府分管领导及文化和旅游部门主要负责人,省外22个大运河沿线城市文化和旅游部门主要负责人,原文化和游泳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等国内外知名大运河专家7人参加。


推荐阅读
中国大运河 · 北京段五河交汇地区 △2015年五河交汇地区影像图△制图: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2022年4月,历经14天集中补水,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1961△1961年五河交汇地区影像图△制图: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1965△1965年五河交汇地区影像图△制图: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1970△1970年五河交汇地区影像图△制图: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1974△1974年五河交汇地区影像图△制图: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1996△1996年五河交汇地区影像图△制图: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自2006年开始对五河交汇地区清淤,形成一片壮观的五河交汇水景。△通州俯瞰五河交汇水路纵横△供图:马文晓/北晚新视觉△三维鸟瞰实景图(2020年)△制图: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中国大运河·北京段/五河交汇地区在哪里。
德州多措并举传承大运河文化 拥有大运河沿线城市中保存最好、最具原生态的古运河河道风貌。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齐鲁文化和燕赵文化交相辉映,董仲舒、东方朔、窦建德等历史名人都诞生在这里。从国内、江浙、省内知名三个维度选取了部分大运河文化研究专家,选取了部分水利技术专家,增列了运河文化名家队伍,形成了61人专家名单,按照“挤时间多安排”的原则,拟分批次邀请专家学者对指挥部进行业务知识培训。
从京杭大运河百年间首次全线通水看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 千里碧波贯通千年文脉——从京杭大运河百年间首次全线通水看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解放军报记者佟欣雨图为货船行驶在大运河杭州段。《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设置专门章节,强调“活化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新华社记者江汉摄4月28日,历经14天集中补水,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京杭大运河2022年全线贯通补水8.4亿立方米 电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6月28日表示,京杭大运河2022年全线贯通补水行动,共向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707公里河段补水8.4亿立方米,目前京杭大运河保持全线有水状态。魏山忠表示,下一步,水利部将持续推进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贯通补水工作,力争每年实现一次全线贯通,并逐步延长全线贯通时间,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逐步实现京杭大运河正常来水年份全线有水目标。魏山忠在水利部举行的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有关情况发布会上说,通过加强河道清理整治,抓好水量联合调度,实施水源置换,强化水污染防治,加强动态跟踪监测,加大管水护水力度,京杭大运河2022年全线贯通补水取得显著成效,地下水得到有效入渗回补,压减了深层承压水开采,河湖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