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以“河长制”赋能运河治理

发布时间: 2022-06-13 16:20:37 | 来源: 浙江新闻 | 作者: 胡天禛 沈莺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大运河是杭州的金名片,承载着杭州的城市精神与品格。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曾指出,把运河真正打造成具有时代特征、杭州特色的景观河、生态河、人文河,真正成为“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

京杭运河(杭州段)跨度大、支流多、水位低,兼之复合了文化传承、交通航运等多项功能,依靠单一条线的治理保护往往难奏全效。2014年,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治理标准进一步提高。同年,杭州市正式启动运河“河长制”,持续开展运河综合保护工程,积极探索生态治水、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系统集成治理模式。

法治保障,提升运河战略地位。2014年,杭州出台《杭州市京杭运河“河长制”工作方案》,对运河治理进行制度化总结与提升,动态更新方案,明确各级河长责任。此后,杭州又出台《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编制了《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形成了“地方法规—保护规划—工作章程”三位一体的制度保障体系。法治保障助推战略地位的提升,京杭运河不仅成为杭州打造“中国大运河文化核心展示区”的重要载体,更成为串联“钱江新城”、支撑“繁华武林”、撬动“大城北”发展战略的中心轴线,成为城市发展布局的战略纽带。

资源集成,坚持运河“水岸同治”。京杭运河“河长制”联席会议制度有效联动了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城市管理、水利、农业等管理部门,打通了水体水质与河岸属地管理机制,纵向贯通了省、市、区、镇街各级属地管理行政体系。“一河一策”方案的实施,有效推动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提升、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和岸线保护管理。通过各级河长与部门协调合作,一系列多年难以解决的跨部门、跨流域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通过实施水环境巡查周通报、重点项目月通报、水质状况月通报以及问题抄告、市治水办协调、市级河长督办的机制,强化巡查与暗访,确保了运河水环境治理责任落实到位。近5年来,运河监测断面水质从以Ⅳ类为主提升稳定到Ⅲ类,部分断面达Ⅱ类水质;大运河博物院、大运河文化公园、杭钢遗址公园等一大批文化示范项目拔地而起。

党建引领,推进运河共治共享。中国大运河(杭州段)党建联盟是对大运河“河长制”的再次增能升级,正成为大型线性活态世界文化遗产综合保护的新模式,覆盖了资源成果共享、保护体系共建等核心要素。党建引领的运河治理多元化参与机制已然打通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今天,在运河的“河长”队伍中,不乏热心市民组成的“民间河长”、中小学生组织的“小小河长”队伍乃至“国际运河志愿者”队伍。伴随着运河文化遗产监测报告的编制、运河文化数字化保护工程的实施,京杭运河(杭州段)治理将日益走向标准化、智慧化,而社会各界民众参与运河治理的形式也会越来越丰富。

【作者单位分别为杭州市委办公厅,杭州市园林文物局】


推荐阅读
千年运河再获新生 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元代大运河全线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达大都,成为今天京杭大运河的前身。进入20世纪后,京杭大运河一些河段淤塞不通,停止漕运。今年4月28日,京杭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千年运河再获新生。
以“河长制”赋能运河治理 通过各级河长与部门协调合作,一系列多年难以解决的跨部门、跨流域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通过实施水环境巡查周通报、重点项目月通报、水质状况月通报以及问题抄告、市治水办协调、市级河长督办的机制,强化巡查与暗访,确保了运河水环境治理责任落实到位。2014年,杭州出台《杭州市京杭运河“河长制”工作方案》,对运河治理进行制度化总结与提升,动态更新方案,明确各级河长责任。
打通25公里游线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构建通州“金名片” 据北京市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魏昀赟透露,今年是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创建过程的攻坚阶段和冲刺阶段。景区陆上大环线全长约25公里,全部步道将拓宽到4米及4米以上,以运河文化为脉络,提升了景区的文化传承性和游览趣味性。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在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的建设过程中,也邀请大量专家学者,对整个涉及到通州和大运河的文化进行了提取,以文化图谱的形式给景区创立了一套专属于自己的文化基因图谱,并以各种元素、形式体现在文化景区里。
副中心首个5A级景区 运河畔四景区将实现水陆连通 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创建首个5A级景区——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它包括大运河森林公园等4个区域,提升工程完成后,水陆皆连通,路上环线达25公里。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