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

发布时间: 2022-01-29 15:20:40 | 来源: 人民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中国大运河,纵贯南北,沟通古今,堪称活态的文化。阅读大运河历史,行走大运河沿线,文人墨客的诗篇脍炙人口,珍贵的文物目不暇接,精彩的非遗声名远扬,还有特色各异的城市及乡村风貌……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推动文化遗产保护、运河文化传承、运河精神弘扬,无疑将为沿线群众生产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带来更多滋养,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

从2019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再到《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需要统筹抓好生态环保、文化传承、研究发掘等工作,加大全面保护的力度。大运河,首先要有一条“活起来”的河,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不能忽视。之前,一些地区的运河水被群众唤为“酱油水”,避之不及。近年来,沿线不少地区配套管网建设逐步完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工作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航运治污能力等都在提升,大运河终于“慢慢苏醒”。在整体环境改善的基础上,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传承和弘扬,则为大运河注入更加旺盛和长远的生命力。如今,绿水之畔,各地的大运河文化公园次第建设起来,成为群众亲近大自然的乐园、感受运河文化的理想之所。

大运河保护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只有社会力量都动起来,保护和发展才能持续。从历史上看,运河千百年来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名副其实的致富河、幸福河。如今,许多地方疏浚了航道,“黄金水道”的面貌带动了航运经济的发展;多地在对传统建筑进行保护性修复的同时,改善提升内部生活设施水平,兼顾了居民的传统文化保护意愿与现代化居住需求;还有一些地区打造水上景观、创排特色演艺、弘扬饮食类和工艺类非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市民吃上了运河“旅游饭”……可见,运河文化保护可以促进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当各方都来出一份力、护一脉清水、传承一项非遗、研究一件文物,大运河将更加清澈、迷人。

形成大运河全线保护的格局也十分重要。目前来看,沿河不同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仍然不足,相关展示展览馆建设布展、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同质化现象。如何统筹各地各部门力量?如何深挖不同地区的文化精髓并形成特色?又如何串珠成线?……这些都是应该重点着力的方向。

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可以想象,随着建设的推进,千年流淌的大运河将为人民群众带来越来越多的实惠,大运河文化将成为沿线城市发展的独特资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则将成为新时代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




推荐阅读
古运河 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保护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不仅明确了未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根本宗旨与根本目标,让大运河成为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还指出了下阶段建设的重点工作是运河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实现“两河目标”的实践路径是“四个统一”。做好“四个统一”文章让扬州“好地方”越来越好扬州高水平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努力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扎实推进扬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让扬州“好地方”好上加好、越来越好。
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 阅读大运河历史,行走大运河沿线,文人墨客的诗篇脍炙人口,珍贵的文物目不暇接,精彩的非遗声名远扬,还有特色各异的城市及乡村风貌……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推动文化遗产保护、运河文化传承、运河精神弘扬,无疑将为沿线群众生产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带来更多滋养,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还有一些地区打造水上景观、创排特色演艺、弘扬饮食类和工艺类非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市民吃上了运河“旅游饭”……可见,运河文化保护可以促进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需要统筹抓好生态环保、文化传承、研究发掘等工作,加大全面保护的力度。
淮北以运河文化激活夜经济 近年来,淮北市以运河文化赋能夜间文旅消费,以夜游经济促进运河文化繁荣,助推淮北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建设乾隆湖濉溪古城景区,聚焦传统文化复兴、老街生活复原,打造夜间“网红打卡地”。据了解,当地建成隋唐运河古镇景区,获评“安徽省十佳夜游街区”“长三角夜间文化和消费样板街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等。
科技让运河文化“活”起来 ”据统计,2021年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接待机关团体前来参观学习累计42次,党员干部及群众累计8600余名。如今,为了保护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遗址,当地在工程原址上建设了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也是京杭大运河上唯一一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公园内有分水龙王庙古建筑群、运河北堤、白公祠、潘公祠等遗址,通过在遗址发掘保护的基础上重新规划设计,使其逐渐焕发出新的活力。流淌千年的京杭大运河,孕育了运河两岸的良田沃野、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汶上县大运河遗址保护中心副主任黄登欣说道,“南旺枢纽属于遗址类文化遗产,它的展示性不强,为了提高它的展示型,通过科技赋能来增加它的体验感和观感,让更多的游客来参与、来体验、来感悟大运河的文化和智慧。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