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巴拿马运河:你的荣耀我的悲伤

发布时间: 2021-12-03 15:47:38 | 来源: 北青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关于巴拿马运河,在看《被抹去的历史》之前,我所知道的是:它位于中美洲国家巴拿马,横穿巴拿马地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世界桥梁”。谁创造了这个奇迹呢?答案是美国。在美国人多年的努力之下,巴拿马运河1914年开始通航,属于水闸式运河。从运河中线分别向两侧延伸16.09公里所包括的地带,为巴拿马运河区,总面积为1432平方公里。看了此书后,才知道运河区的历史一直以来被掩盖在“美国征服并改造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成就了世界第七大工程奇迹”的主流叙事之下,从未得到过真正的检视。而这本书,就是要挑战这样的主流叙事,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从未被大声讲述过的当地人血泪史。

美国国力的胜利巴拿马的创伤

本书作者玛丽萨·拉索,现在的身份是哥伦比亚国立大学历史教授、哈佛大学哈钦斯非洲和非洲裔美国人研究中心研究员,抛开这些社会身份不说,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巴拿马人。在她成长的时代,巴拿马运河区还属于美国管辖(美国通过1903年的《美巴条约》占有了巴拿马运河区,并拥有了此区的主权,有权力修建和管理运河)。可以说,对于一个生活在巴拿马的孩子来说,运河区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地方。除非有运河区居民的邀请,否则那里众多的游泳池、网球场、电影院、餐馆都不对巴拿马人开放。作者也注意到,拥有整齐的草坪、游泳池和空调别墅的运河区城镇与丛林之间的强烈反差,让人感觉不可思议。如果联想到我国曾经存在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租界,可能会比较容易理解这种“强烈反差”。在自己的国土上,却成了一个二等公民,我相信是这样的屈辱感驱使着作者去探究祖国“何以至此”的根源。

本书的调查研究和写作开始于2011年,结束于2018年。这七年时间里,作者收集翻阅大量未经披露的原始档案资料和私人回忆,力图还原运河区真实的日常生活图景。越是深入探究历史的真相,作者就越发意识到美国在造成巴拿马运河区当地人悲剧上有着不可推卸责任,“这本书讲述的不是一部美国科技的成就史,而是一段以运河区人口外迁为结束、充满了疑虑和失败的历史。”这与过去我们所看到的历史讲述有着完全不同的视角,那些赞美巴拿马运河是美国国力胜利象征的书籍汗牛充栋,而站在当地人的位置上,我们看到的是,“对于20世纪初的巴拿马来说,运河区人口外迁是最具创伤性的事件之一,其痛苦程度甚至超过了巴拿马在1903年脱离哥伦比亚。运河区景观的沧海桑田令人印象深刻,甚至可以与巴拿马运河的修建相提并论。”

“运河区人口外迁”是全书的核心历史事件:运河区曾是巴拿马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那里充斥着缩小版的巴拿马城和科隆城,城镇里还有出租屋、酒馆和集市。1912年,美国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颁布了运河区人口迁移令。1913—1916年间,运河区的巴拿马城镇一个接一个地被拆除,大约有40000人被迫离开。在经历了人口外迁和私人商户、私人房屋、私人农场的搬迁之后,运河区变成了一个人口稀少、没有政治生活和私人房产的地区。而要理解运河区的人口外迁,就必须了解20世纪之初巴拿马运河重要的象征意义,以及美国对拉丁美洲尤其是对拉美热带地区的设想。

“文明人”的壮举“土人”的代价

1904年的美国,还不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全球霸主,但其全球影响力已经不容小觑了。它需要干一件大事,来证明自己的厉害,而开挖巴拿马运河就是最好的证明机会。要知道,当年的欧洲强国法国,19世纪80年代开始开挖运河,却失败得一塌糊涂。如果美国干成了,那它就将向全世界证明,它可以在一个欧洲强国失败了的地方取得成功。开挖的过程一波三折,艰难无比,负责的官员换了一拨又一拨,在克服了各种困难之后,终于完成了壮举。但此书作者却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了运河区本地人,他们为了这项“壮举”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一面的历史,过去的主流叙事是不会注意到的。

在主流叙事中,美国在“中美洲丛林”的中间地带建立了完美的村镇和城市,“美国想要告诉全世界,它征服了全世界最‘棘手’的自然环境——热带的自然环境。这个征服者要带来的不是基督教,而是健康、柏油路、污水处理系统。它要让洁净的人行道、自来水——而不是大教堂——来表现它的辉煌成就。”但是,现实却并不完美。运河区里生活了来自多个国家、有着众多政治信仰的超过60000名居民。怎样处理运河区的本地城镇和居民?美国人会选择管理和“教化”这些城镇,还是拆除城镇,然后将居民迁到附近巴拿马区和科隆区的其他城镇?……经过一系列政策调整,其结果是为了展示现代城市的理想愿景,让每个劳动者都能享受到干净的住房、公立学校、柏油街道人行道、公园。运河区主管官员们逐渐觉得,“土人”城镇已经不适合运河区了。

“土人”是美国人对巴拿马本地人的蔑称。在美国人的眼中,这是一群生活在热带地区的野蛮人,需要像美国这样代表着西方文明的国家进行改造。但是作者用事实证明,这些所谓的“土人”,这些生活和忙碌于地峡走廊长达400年之久的巴拿马的骡夫、船夫、律师、工程师、农民,在运河修建过程中可是与美国人地位平等的合作伙伴,而且在运河修建之前,他们才是这里的主人。他们不仅不是所谓的野蛮人,在很多方面还比美国这些所谓先进国家更为文明。当美国国内因为奴隶制和自由黑人的法律地位发生严重分歧时,巴拿马的“黑人共和制”显示出的则是对美国人种歧视的一种挑战,要知道哥伦比亚(当时巴拿马还未独立出去)废除奴隶制比美国早十多年,黑人可以担任市长这样重要的职务。可是在当时的美国人看来,这些都是奇怪而且荒谬的。

被抹去的历史被夸饰的“照管”

1908年出版的《美国扩张政策概论》一书中,作者詹姆斯·莫顿·卡拉汉不相信热带地区居民有在民主制度下生活的能力。另外,他还说:“对于欠文明地区的居民来说,现代历史的趋势似乎是接受白人殖民、投身于强国的保护之下。对于那些白人无法殖民的欠文明地区,必须由一个温带地区的基地所统治,必须由美国和其他肩负文明发展责任的国家作为文明的代理人,为了人类共同利益来治理。如果一流文明国家束手不管的话,那些地区的发展就不会有什么效果。”根据这种历史观,只有西方文化才有持久的活力。在西方文明论的叙事中,其他地区(如西属美洲)对19世纪科学、技术、政治等方面变革的贡献通通被抹掉了。

作者在书中指出,其实自西班牙人征服美洲以来,巴拿马和其他拉美国家的历史早已和欧洲技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电报、蒸汽机、铁路、农药、肥料是中美洲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在美国人的眼中,这些都如书名所说的“被抹去”了。在“西方文明论”盛行的时代,美国为了确定占领巴拿马运河的合法性,着力把巴拿马描绘成一个不开化的野蛮之地,必须要由美国“救赎”。愈来愈盛行的“科学种族主义”和“文明是白人专属”的看法,让一个黑人占大多数的热带国家很难跻身于可以享有平等权利的文明国家行列。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美国强制迁移城镇和居民,改换运河区景观,“将破碎、失败与背井离乡的绝望留给了巴拿马。”

全书的最后一句话是:“撰写自己的历史。”作者作为一个巴拿马女性“土著”,在美国的大学里写完了一本揭露美国“罪行”的书,想来颇为荒诞。“为什么要记住过去?为什么现代运河区景象残留的碎片很重要?”这是作者对自己的提问,也是对自己同胞的提问。她知道这些召唤这些记忆,会让某些人感到不舒服,“这会让一些人失去他们自诩拥有的照管其他人的权利,无论是国与国之间的照管,还是精英或中产阶层——不管来自右翼还是左翼——对穷人的照管。很多人会感到不舒服,因为这让大家明白,某些民族和地区虽然贫穷但不落后;他们无法赶上现代化的列车,是因为他们往往已经实现了现代化。”

可以说,历史的真相往往就是让人“不舒服”的。面对过去同胞们被掩埋的血泪史,不能假装一切安好。必须戳破那些堂而皇之的胜利者谎言,才能撰写出自己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此书做到了。


推荐阅读
明年7月后或可从北京坐船到河北 第二批是行政办公和一些企业,特别是运河商务区边上一些高楼已经拔地而起,虚位以待,我们正在推进,争取明年到后年第二批行政机构搬到副中心。崔述强说,在行政办公方面,第一批北京市的主要党政机关,包括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还有相关的35家部门165个单位第一批搬到了副中心,有15000人左右。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崔述强介绍,京杭大运河40公里、河北段21公里已经通航,我们现在正在做连接这两段运河的工作,到明年7月以后,到夏天就可以从北京坐船到河北,整段航行60多公里。
巴拿马运河:你的荣耀我的悲伤 而要理解运河区的人口外迁,就必须了解20世纪之初巴拿马运河重要的象征意义,以及美国对拉丁美洲尤其是对拉美热带地区的设想。越是深入探究历史的真相,作者就越发意识到美国在造成巴拿马运河区当地人悲剧上有着不可推卸责任,“这本书讲述的不是一部美国科技的成就史,而是一段以运河区人口外迁为结束、充满了疑虑和失败的历史。在美国人的眼中,这是一群生活在热带地区的野蛮人,需要像美国这样代表着西方文明的国家进行改造。
因河而生因河而盛——天津传承千年大运河文化再续辉煌 令杨鸣起等一大批参与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的人士兴奋的是,今年4月,天津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方案获得通过。新华社记者孙凡越摄不仅如此,任吉东介绍,迄今在天津发现的大运河相关历史遗存有二百余处,包括运河河道,运河上的船闸、桥梁、堤坝,沿岸的衙署官仓、会馆商铺、古驿馆等。陈官屯运河文化博物馆馆长陶梦振介绍:“自开馆以来,该馆已经接待海内外游客30万人次,成为群众感受运河魅力的窗口。
打造系列运河主题精品体育赛事 今年浒墅关以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特色旅游资源为依托,举办“犇腾·运河”首届运河文化艺术,开启全民健身节系列活动,强化特色、打造品牌,组织多场围绕,运河文化的群众体育赛事。同时,伴随着辖区以“大运河”为核心,强化体育赛事运动基地建设,打造系列运河主题精品体育赛事,浒墅关大运河文化带再添新活力。明年,我们还将计划打造更多的精品赛事,把大运河系列赛办成百姓喜欢的品牌赛事,让体育为浒墅关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增添活力和动能。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