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江苏扬州:绘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新画卷

发布时间: 2021-10-21 17:29:18 | 来源: 杨洲日报 | 作者: 王鹏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金秋十月,菊桂齐芬。160公里的大运河扬州段,由北向南蜿蜒入江。登高远眺,水天一色,鹭翔霞红,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秀美景象。

“扬州是个好地方,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是国家重要历史文化名城。”去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考察调研时,赞许这座城市,并提出“让古运河重生”的期望。

作为中国古运河原点城市、中国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城市,同时也是全国唯一全域划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核心区的地级市,扬州频频“C位”出镜。

今年6月16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后,其“活态”陈展方式令人震撼,荣登2020-2021年度“江苏文旅消费人气打卡地”榜首。

扬州自觉扛起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使命,积极抢抓重大历史机遇,紧扣“活态传承”这一核心主题,把大运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推动“古运河重生”,谱写新时代“千年运河”新篇章。

活态保护的“示范生”

发扬申遗精神,展现扬州担当

今年5月18日,2021世界运河古镇合作机制会议在扬州举行,国内外30多个运河古镇代表围绕“世界运河古镇文化遗产保护与绿色可持续发展”主题,共商、共建、共享运河保护与发展路径。

去年9月,2020年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扬州举行,知名运河所在国驻华使节、全球运河管理者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课题。

“两个以运河保护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性会议接连在扬州召开,充分说明世界运河城市在运河保护上已形成共识,对扬州在运河保护方面的成就由衷认可。”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秘书长邓清说。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由扬州牵头,大运河沿线35座城市共同努力结出的硕果。人们在激动之余也有担忧:申遗成功后如何进一步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

时光荏苒,转眼间,大运河已步入“后申遗时代”的第7年。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扬州成为全国唯一全域划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核心区的地级市。

与运河同生共长2500余年,川流不息的大运河至今仍是推动扬州发展的重要资源。申遗成功后,扬州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活态运河、活态传承”命题贯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行动中。

《规划纲要》的出台,标志着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上升为国家战略。面对历史赋予的重大机遇,扬州把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为最应干、能够干、必须干好也定能干成的大事要事。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省委的厚望、扬州人民的追求。”扬州市委书记张宝娟说,通过牵头大运河申遗,扬州在运河沿线遗产协同保护上积累了珍贵经验,为扬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机遇永远垂青有准备的人。扬州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彰显了先人一步的“扬州担当”。

2017年,扬州市政府下发87号令,在大运河沿线城市中率先公布实施政府规章《大运河扬州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办法》。该办法依据《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鼓励依法开发、推广运河特色旅游路线、运河旅游产品等,让运河旅游开发利用做到有法可依。

2018年,市文物部门邀请大运河申遗文本撰写人张谨教授,在大运河沿线城市中率先编制完成《扬州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总体策划》。该规划以河为轴、分级分类,从世界遗产城市、历史文化名城、运河遗产片区、运河遗产小镇、运河特色村落、运河生态博物馆和运河遗产线路等多层面、多角度对运河遗产资源的保护利用进行规划和设计。

同年,市规划部门启动修编了《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此次修编规划贯穿“以人为本”理念,充分吸纳国际旅游智慧,挖掘大运河世界遗产、历史文化名城资源,全盘考虑扬州文化旅游规划篇章。市旅游部门启动修编《扬州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坚持顶层设计,挖掘大运河世界遗产资源,打造世界运河文化特色旅游精品。

成立于2009年的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是我国唯一运河领域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多年来,扬州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坚持一年一主题,连续14年举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以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的率先探索实践,推动国际运河文明交流互鉴、世界运河城市合作发展。

多年来,WCCO的“朋友圈”越来越广,会员从最初的13个发展到今天的153个,其中国外城市会员46个,遍及五大洲。

回首世界运河城市论坛走过的这些年,内河航道国际组织主席大卫·爱德华兹·梅说,扬州最令人敬佩之处,是不仅牵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且其对运河“活态保护”的执著,为全球运河城市作出了示范和引领。

活态传承的“优等生”

文化有分量,不负“好地方”

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中,“活态”是灵魂。只有紧紧扣住“活态”这一主线,才能真正实现“让古运河重生”。

今年,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河大剧院相继建成开放,堪称“活态传承”的两个标志性事件。

6月16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在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建成开放。这是国内首座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社会教育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运河主题博物馆,甫一开放就火出了圈。

7月16日,试运营一个月之际,馆方公布了数据:在每天限流1万人的情况下,共接待游客25.3万人。开馆至今,想进馆参观的市民和游客,至少需要提前一周预约才有可能抢到门票。

9月22日至25日,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苏州举办。其间发布了2020-2021年度“江苏文旅消费人气打卡地”榜单,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荣登榜首,被誉为国字号“文旅新地标”。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什么这么火?

就博物馆本体而言,占地200亩、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的雄伟建筑是大运河文化带、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项目。落户扬州,既是考虑到大运河与城市的特殊关系,也是扬州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彰显立志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过程中引领全线的勃勃雄心:聚焦世界运河文化名城建设,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现大运河历史文化,充分彰显大运河的千年底蕴、时代价值、当代形象。

就陈展内容而言,相比于传统博物馆以精美文物让人惊艳,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则用“活态”让参观者震撼——大运河仿佛被赋予了新生命。丰富的文物结合“5G+VR”技术,“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展览阅尽大运河前世今生;沉浸式互动体验,“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展览开启一场穿越唐、宋、元、明、清的时空之旅;“运河迷踪”展览以“密室逃脱”的游戏方式,让青少年了解运河水工科技、领略沿岸风物……

“博物馆既是‘文化大客厅’也是旅游目的地。秉承‘活态传承’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将给来扬州的游客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供给,增加外地游客在扬州的停留时间。”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说。

文化兴,古运河才能真正重生。文化有分量,方能不负“好地方”。

10月20日晚,中央芭蕾舞团的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将在运河大剧院上演,扬州市民在家门口即可欣赏高雅艺术。而在7月18日正式投用之日,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朱自清》就已让市民惊叹。

运河大剧院在立项之初,就将“活态传承”运河文化作为建设初衷。经过5年建设,这座总建筑面积14.47万平方米的文化综合体成为城市新地标。

数据显示,在试运营的3个月间,剧院共举行演出50多场,累计接待量超过3.5万人次。

“我们立志做运河文化‘活态传承’的优等生,做优秀文化内容的生产者、文化项目的投资者、文创企业的孵化者、文化精神的传承者。”运河大剧院负责人说,未来,剧院将搭建扬州文化输出与引进的便捷通道,建设与国内外优秀文化交流交融的高地。

活态利用的“三好生”

让运河成为生态河、致富河、幸福河

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其实质是科学利用好大运河文化资源。品读“让古运河重生”的内涵,归根结底是以人为本,让运河成为生态河、致富河、幸福河。

五年来,扬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融汇古今、继往开来,开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新局面。

立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高效益的经济长廊。扬州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完成44个行业1904家污染源现场排查、监督监测和达标评估工作,整治“散乱污”企业1031家,完成大运河沿线153家砂石码头(泊位)规范整治;实施大运河航道等级“三改二”提升工程,新扩建改建了施桥船闸、邵伯船闸等一批运河干线支线船闸;推进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大运河扬州段年船舶通过量达4.22亿吨,是三峡船闸的2.9倍。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文旅深度融合为方向,全市布局打造了宝应湖、清水潭、邵伯湖、凤凰岛、瘦西湖、瓜洲、天乐湖7个旅游度假区;以特色小镇为载体,结合美丽田园乡村建设,培育运河沿线瓜洲、湾头、泰安、邵伯、界首、菱塘等10个旅游风情小镇,实现大运河文化带扬州段文旅项目县域全覆盖。

着力融合共生、协调发展,以再现历史生活原貌、赋予现代气息为目标,打造了“双东”历史文化街区、盂城驿历史文化旅游区;以时尚、动感的设计元素全新发掘运河沿线空间的生态、文化、生活价值,创新打造了凤凰岛、1912小镇等项目。

2018年10月,中国·扬州首届运河主题国际微电影展在扬州举行颁奖晚会。影展共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影片1837部,这是积极探索推动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的“中国行动、江苏实践、扬州案例”。

2019年国庆期间,持续11天、汇聚19项系列活动的运河文化嘉年华,吸引了300万人次参与,让百姓幸福感爆棚。

建设北护城河文化旅游集聚区、打造运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开通运营东关古渡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的水上巴士游览线,推出包含摇橹船、生态画舫、大画舫和龙船四个品类的瘦西湖船宴……

在“创新创造、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指引下,一系列大运河文化资源“活态利用”之举,让母亲河焕发新生机。

2018年9月5日,扬州四大国有艺术院团和市文化艺术学校聚首扬州戏曲园,实现了人才培养、非遗传承、艺术展演等文化要素聚合。四年来,扬州文艺团队充分整理挖掘大运河文化内涵,根植传统、守正创新,新作不断、新人辈出,用文艺的形式展现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大型原创歌剧《运之河》、新编大型历史扬剧《鉴真》、现代淮剧《浪起宝应湖》、中篇扬州评话《玉山子传奇》、木偶《神奇的宝盒》等一批文艺精品在各类评比中摘金夺银,并以亲民、惠民的票价在全市巡演,让市民亲近舞台,享受艺术,沉浸非遗。

镜头拉得足够近,微距下的样本方能呈现最动人的细节;镜头拉得足够远,广角下的景象才会拥有更宽广的视野。

五年回眸,扬州倾力打造可复制、可借鉴的样本,绘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人河相亲、城河相融的新画卷。


推荐阅读
枣庄市挖掘运河历史文化资源 推进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 京杭大运河枣庄段全长约94公里,其中大运河中河台儿庄段长42.5公里,是大运河重要的组成部分,自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开通后从未断航,为我市留存了丰富的运河文化遗产,目前,我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以上文保单位117处。为促进大运河合理利用。为拓展文旅功能,我市规划实施了占地1000亩的大运河文旅小镇,建设大运河游客集散中心、大运河码头公园、运河自驾游房车营地、直升机停机坪、大运河空中观景平台等设施,着力打造集游客集散、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生活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旅服务综合体,项目建成后将作为沿运文化新地标、宣传展示城市形象的新名片。
江苏扬州:绘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新画卷 该规划以河为轴、分级分类,从世界遗产城市、历史文化名城、运河遗产片区、运河遗产小镇、运河特色村落、运河生态博物馆和运河遗产线路等多层面、多角度对运河遗产资源的保护利用进行规划和设计。今年,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河大剧院相继建成开放,堪称“活态传承”的两个标志性事件。市旅游部门启动修编《扬州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坚持顶层设计,挖掘大运河世界遗产资源,打造世界运河文化特色旅游精品。
“千年运河千里行”中外媒体采风团打卡扬州 中国新闻社副社长王旻,中共扬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长金出席活动并致辞,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国新闻社、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扬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以及中外媒体采风团记者参加活动。10月20日上午,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主办,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中国新闻图片网、中国新闻社江苏分社承办的“千年运河千里行——中外媒体采风团打卡扬州”活动在扬州市运河三湾公园举行。王旻在致辞中表示,此次采风活动是第三届京杭对话系列活动之一。
一览千年魅力 “走向共同富裕的千年运河”文化展将启幕 10月22日,2021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下称2021京杭对话)将在浙江杭州大运河音乐公园启幕,作为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走向共同富裕的千年运河”文化展也随之启幕,将集中展示运河沿线珍贵文博藏品与新时代运河生活。文化展分为五部分内容,分别为北京板块、《乾隆与大运河》书法印章展、杭州工艺美术文创展、杭州运河图书以及“千年运河千里行”中外媒体采风活动作品展。作为2021京杭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启幕的“走向共同富裕的千年运河”文化展将集中展示运河沿线珍贵文博藏品与新时代运河生活,诠释大运河文化魅力,成为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