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魅力运河 文武沧州

发布时间: 2021-10-13 16:50:12 | 来源: 沧州市文旅厅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2021年沧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10月8日-10日,在泊头市、吴桥县、东光县、南皮县、青县、沧县、运河区、新华区举办。此次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包括4项主体活动和2项辅助活动,共建设文旅项目18个。

作为大会的主体活动之一,今天上午,沧州文化旅游招商项目推介暨重点投资项目签约仪式正式举行。

2021年沧州市旅发大会主题为“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引领,深化文旅融合,助推沧州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作为沧州市大运河成果展示的综合平台、沧州运河品牌塑造的推广平台,此次大会亮点纷呈。

沧州印象·大运河农业生态文化产业园位于沧州市运河区南陈屯乡西砖河村,这里曾是古运河上的千年驿站,繁华兴旺。如今,这里建成了一处占地面积近千亩,集大运河文化传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高端马术运动传播、青少年科普研学教育和观光旅游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为切实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宝贵遗产,高标准提升大运河沿线生态,沧州市沧县启动了捷地减河文化生态提升改造项目,展示沧县丰富的河工文化、传统文化,不断擦亮运河文化品牌。

2021年沧州市旅发大会重点推出了吴桥国际杂技旅游片区,包括吴桥杂技旅游片区5A创建项目和吴桥杂技山水田园综合体,其中吴桥杂技旅游片区5A创建项目,涵盖了球幕影院、运河人家美食街、运河公园等景点。

吴桥是闻名世界的“杂技之乡”,继杂技剧《江湖》和《时·代》之后,吴桥县精心打造的又一精品力作《运河·印象》在2021年沧州市旅发大会期间在吴桥江湖大剧院精彩上演,为人们带来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沧州青县北依京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中华民族根祖之盘古文化、悠悠千年的古运河文化、古朴厚重的农耕文化、艺术古典与实用融合的红木文化在青县交相辉映。


推荐阅读
河为线 城为珠 线串珠 珠带面 魅力运河迎来“高光”时刻 从这些新鲜“出炉”的文旅项目中不难发现,沧州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同发展全域旅游结合起来,集成运河沿线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资源,让古老的运河更具生机与活力,也为沧州大运河旅游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吴桥运河码头为擦亮“杂技之乡”的金字招牌,吴桥县充分利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承办市级旅发大会、杂技节吴桥分会场、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及打造国家5A级景区的历史机遇,把杂技文化、大运河文化元素贯穿于旅游产业发展全过程,推进杂技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提升产业延伸壮大的拉动力,目前已建成文旅项目8个,总投资约11.8亿元。大运河非遗文化公园作为落户沧州的首个国家级大运河项目,以“千里通波,大美运河”为主题,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打造“大运河上永不落幕的园博会”。
一起来看大运河文化带文博领域建设成果 文物保护和利用方面昌平区大运河白浮泉遗址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勘探总面积1.03万平方米。考古成果方面近年来,北京市文物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组织在大运河沿线开展考古工作,对白浮泉、万寿寺、玉河通惠河、西板桥、清固伦和敬公主园寝、路县故城、大运河故道、小圣庙、善人桥等文化遗产的考古取得了重要成果。2018年对昌平区白浮泉遗址周边、戏台、都龙王庙等处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考古勘探面积12000平方米,发掘面积243平方米。
北京:到2025年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打造成标志性的文化符号 培育大运河主题精品旅游产品,推动大运河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将修复大运河生态环境,建设观水、近水的滨水休闲空间,整体打造水城共生、人水和谐的大运河生态文化景观长廊。《规划》提出,增进大运河两岸民生福祉,建设民生之河。
续写千年华章 大运河文化焕发新彩 北京市文物局考古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在全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专门成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组,并编制《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五年规划,除文物修缮外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文化场馆建设、水利水务工程建设等系统内容建设。目前,北京市文物局已启动白浮泉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开展遗址范围内都龙王庙等修缮工作,并加强落实文物巡查工作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盘活文化遗产。带着历史和文化积淀,大运河流淌进新时代近年来,北京市建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推进实施机制,印发《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等重要文件,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中长期目标进行了安排,涉及文物、生态、旅游、景观、协同等多个方面。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