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让千年运河文化流淌不息

发布时间: 2021-04-07 16:40:22 | 来源: 廊坊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大运河是古代中国的水路大动脉,在南北沟通、中西交流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涓涓千年运河,流淌出沿岸文化。生生不息的运河文化孕育了沿途独特的商贸、建筑、文学、饮食、民俗风情,直到今天仍散发着无穷魅力,影响着运河沿岸的人民。深入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文明传承延续的大事、要事,也是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6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批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序幕由此拉开。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2019年7月审议通过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标志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以此为契机和起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也被大运河沿线各省、市提上了重要议事议程。

大运河河北段在整个运河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承载了燕赵文化,在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中扮演着独特角色。河北省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制定和完善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成为最早启动和完成大运河资源调查的省份,也是较早完成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的省份。

北运河指京杭大运河自北京通州北关闸至天津三岔口这一段,上连北京通州,下接天津武清,是贯穿京津冀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廊坊域内的北运河始于冀京界,南至冀津界,主要位于香河域内,历史上是南北漕运的咽喉要道。由于处于全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区域,其发展潜力巨大,廊坊市也制定了《廊坊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北运河部分)》《北运河廊坊段旅游通航规划》和《北运河廊坊段旅游通航规划实施方案》,要求利用香河大运河旅游通航的契机,深入挖掘大运河廊坊段,尤其是以北运河流经的香河县为重点的运河历史文化资源,并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直至2035年廊坊段大运河文化建设的方向、目标和任务。

以旅游通航为抓手,着力打造“京畿首驿·如意香河”

香河县地处京津之间、燕郊南麓。廊坊域内北运河成形于元代,流经香河县安平、淑阳、钳屯、五百户4个乡镇,县内河道长21.7千米,整体保存完好,景观风貌自然真实,沿线文物遗存丰富且特色突出。香河的大运河文化是自然遗产和人文遗产的集合,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省级4项、市级15项、县级127项。其中,红庙村金门闸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头屯中幡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给大运河香河段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带来了难得的时代契机。按照《北运河廊坊段旅游通航规划》要求,北运河香河段2021年要“实现与北京互联互通,分段通航”;2025年,要“具备与京津旅游全线直航的条件”且“香河运河旅游品牌叫响京津冀”。北运河香河段是北运河旅游通航出京第一站,是沟通京津冀的重要纽带,加之北运河在香河境内的形态恰似一柄如意,今年以来,香河县把推进北运河廊坊段旅游通航作为首要工程,深入挖掘、“活态”传承大运河传统文化,着力打造“京畿首驿·如意香河”的文化旅游形象。

借势借力促进文旅融合,推进香河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香河县乃至廊坊市的产业转型升级,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支撑点,而且有利于促进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更有利于深化文化交流合作和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历史贡献。

用文化“双创”推动大运河文化“活态”传承

目前,香河大运河旅游通航工作正在分步积极推进,但“京畿首驿·如意香河”的文旅形象塑造不仅仅是通航就能完成的。大运河真正的价值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互匹配,所以挖掘、提升和活化“文化上的大运河”是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双创”原则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指明了方向。

饮食文化是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香河县以非遗项目香河肉饼文化的产业化实践为切入点,坚持文化“双创”原则,整合现有资源,按照公司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方向,积极发挥“政府引导、示范带动、行业管理、市场联动”机制,多措并举,着力培育香河肉饼特色文化产业。

一是深入挖掘传统技艺和历史文化内涵。香河县成立了肉饼协会和香河运河文化研究会,集思广益,深挖香河肉饼的千年起源、风俗演变以及乾隆与香河肉饼的故事等,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发掘其社会功能和哲学意蕴,开发其“医食同源”的养生功效,将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念注入到传统肉饼文化中。二是做好“三个整合”,明确产业发展路径。注册集体商标,奠定品牌化基础;起草《香河肉饼团体标准》,规范产品质量;统一管理标准体系和视觉识别系统(店招、装潢、桌椅、餐具、工作服等),统一产品定位和食材配送,打好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基础。三是加强示范引领,打造“香河肉饼示范店”。2020年9月16日,香河县第一家“香河肉饼示范店”隆重开业,为开启品牌餐饮连锁模式树立了样板。四是广泛宣传推介,塑造肉饼文化品牌。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各种活动加强宣传力度,比如中央、省、市、县各级电视台,微信公众号、云名片等网络媒体和“美团”“饿了么”等APP,以及肉饼大赛、大运河文化节、摄影作品和文化旅游形象标识征集等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香河肉饼美食文化的魅力,不断扩大香河肉饼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下一步,香河县计划制定香河肉饼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长期战略策划方案,进一步明确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的定位,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在县域内采取自由连锁和直营连锁方式,在县域外采取特许加盟连锁经营方式,大力推介香河肉饼特色饮食文化品牌,使延续千年的小小肉饼焕发新的生命力。

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创新是关键。作为香河运河文化的典型代表,香河肉饼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可以实现品牌价值、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是大运河传统饮食文化创新发展的一个有益尝试,为探索大运河非遗文化如何与当代生活相结合、与当代文化相适应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和借鉴。借助大运河饮食文化的智慧,打造大运河文化带中的文化精品,也是助力廊坊市乃至河北省大运河段文化、社会、经济三重价值实现,让大运河“风景这边更好”的重点工程。

(作者系中共廊坊市委党校教授)

 

推荐阅读
让千年运河文化流淌不息 借助大运河饮食文化的智慧,打造大运河文化带中的文化精品,也是助力廊坊市乃至河北省大运河段文化、社会、经济三重价值实现,让大运河“风景这边更好”的重点工程。作为香河运河文化的典型代表,香河肉饼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可以实现品牌价值、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是大运河传统饮食文化创新发展的一个有益尝试,为探索大运河非遗文化如何与当代生活相结合、与当代文化相适应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和借鉴。下一步,香河县计划制定香河肉饼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长期战略策划方案,进一步明确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的定位,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在县域内采取自由连锁和直营连锁方式,在县域外采取特许加盟连锁经营方式,大力推介香河肉饼特色饮食文化品牌,使延续千年的小小肉饼焕发新的生命力。
苏北运河发布航运转型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计划》重点任务包含设施升级、智慧加持、安全固本、转型发展、服务提升、融合发展6大行动,包括全线综合整治、节点船闸建设、生态护岸修复、数字航道、智慧船闸建设、船舶过闸导航研究、依法治航、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应急监管、运行效率提升、运输结构调整、水运数据共享、惠民设施完善、服务能力提质、污染防治、航运文化、文旅融合、人才队伍建设18项工程。4月6日,苏北航务管理处发布《苏北运河航运转型提升2021-2023三年行动计划》(下称《计划》),通过三年实施6大行动18项工程,使苏北运河航运转型提升取得明显成效。《计划》明确,至2023年,京杭运河江苏段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江北段)建设完成。
山东省大运河五市公共图书馆联盟成立 山东省大运河(五市)公共图书馆联盟成立大会在聊城市举行山东省图书馆供图3月31日,山东省大运河(五市)公共图书馆联盟成立大会在聊城市举行,共商山东省大运河文化带枣庄、济宁、泰安、聊城、德州五市公共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大计,助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山东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刘显世,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江涛,济宁学院图书馆馆长、教授刘欣,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庆涛,大运河五市图书馆馆长,聊城各县(市、区)图书馆馆长参加活动。山东省大运河(五市)公共图书馆联盟的成立将推动沿线五市公共图书馆资源整合共享、纵向流动、跨区延伸,为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集群乃至整个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快捷、强大、切实、有效的文化支撑和文献保障,全面推进全民阅读、图书馆发展等领域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文化传承等服务职能,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科普:苏伊士运河搁浅货轮“长赐号”如何脱困 大涨潮带来脱困希望28日,救援团队使用两台挖掘机继续挖掘,12艘拖船从船体两侧进行拖拽。埃及总统塞西当天在视察苏伊士运河管理局海事训练与模拟中心时表示,此次货轮搁浅事件再次凸显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26日,船身压垮了运河的堤岸,管理局开始使用大型挖掘机挖掘船首底部四周的岩石,工人们开始用水泥砌筑新的河堤。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