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遗产如何保?新科技守护“流动的文明”
江苏是中国大运河河道路线最长、相关遗产最丰富、列入大运河的世界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直至今日,大运河江苏段仍是国家交通运输、南水北调工程的“黄金水道”。如何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近日,《新华日报·科技周刊》采访到大运河遗产保护相关专家,一起来看看科技如何守护“流动的文明”。
“江苏段运河纵贯南北790公里,拥有运河遗产区7个、世界遗产点22处、遗产河段6处,沿线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丰富。”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副院长刘怀玉表示,大运河遗产保护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遗产本体,即河道;其次是与河道密切相关的水体,例如作为古运河的支流,扬州瘦西湖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另外,与运河相关的附属设施也被列为保护范围。“以前人们保护大运河遗产大多只能依靠人力定期巡查,其信息获取不全面,不及时,而现在新科技的助力大大提升了遗产保护的效率。”
吴门望亭、浒墅关、枫桥夜泊……大运河悠悠经过苏州“运河十景”,留下运河沿线别具一格的风光。美景背后,苏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引入的“空天地”一体化保护措施功不可没。“为了更好地获得苏州大运河遗产本体及缓冲区内的整体情况数据,苏州文保所对水下、水面、空中三个维度的保护性监测进行了创新与改进,推出一系列数据采集新科技。”苏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大运河遗产展示馆副主任袁琼岚告诉《科技周刊》记者,2014年,苏州文保所在国内率先将遥感技术应用于大运河遗产监测。由于遥感技术主要监测大运河外部环境,而对遗产本体监测有所欠缺,于是相关专家开始探索建立大运河遗产整体监测体系。
大运河苏州段遗产范围
袁琼岚表示,为了打破浅水区、超浅水区河床形态数据难以获取的瓶颈,苏州文保所采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实现水下河床全覆盖“CT扫描”。依托扫描成果可实现河床模型、断面图等数字化成果,并将其进行数字化存档,将河床的具体形态搬进电脑里,放入运河遗产的“体检”档案中。“应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可获取河床全覆盖测深数据,最终可完成以下一系列河床诊断,换句话说,利用这个系统,我们就可以对河床进行周期性‘体检’。”
基于“CT扫描”的数字化成果
此外,一套由激光扫描系统、影像采集系统、定位定姿系统、辅助硬件系统等多元系统综合组建而成的可量测河景采集系统,能够完成大运河水面驳岸及桥梁的可量测影像数据采集。这类可量测系统的运用,不仅充实了运河遗产的数字化档案内容,为管理者“诊断”运河保存现状提供影像支持,而且展示了运河沿岸风貌,使得运河各遗产点与运河本体文化各美其美,交相呼应。
可量测河景成果
“大运河遗产监测是一个面广量大的长期工程,我们创新性采用‘点’‘线’‘面’三位一体的空中监测方式,实现了大运河整体‘体貌特征’可视化档案的获取。”袁琼岚解释,通过空中实景、航拍视频、正射影像图技术,我们可以对遗产区及缓冲区内的绿化、水系、建筑、道路等用地信息变化情况进行摸底,为大运河日常监测管理、保护性规划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及技术支持。
空中实景点位分布图及航拍视频固定航线示意图
“‘空天地’一体化科技的运用,让我们能够及时发现遗产区、缓冲区内土地使用变化地块,是大运河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一环。”袁琼岚表示,通过全方位监测体系采集到的驳岸稳定性、河床内部情况等长期本体健康数据与各相关部门实行共享,例如2020年,河床扫描的数据在河道清淤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数据支持。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