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苏州市精心打造“运河十景”品牌 激发大运河文化带活力

发布时间: 2021-01-12 16:27:18 | 来源: 苏州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是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大运河苏州段自古就是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一段。苏州是大运河沿线城市中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苏州该如何做好这“最精彩一段”?

苏州的大运河串联9个古典园林、6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7个遗产点段。桥文化、米市文化、驿站文化、浒墅关古镇、平江古巷、虎丘塔……大运河苏州段将运河物质文化、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统一起来,让现有的文化资源、历史建筑、园林、非遗等“串”起来、“活”起来。

为了进一步发挥大运河文化带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带动作用,近期,我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保护优先、强化传承、合理利用的原则,推出并落实“运河十景”的决策部署,明确了我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路径和重要抓手。目前,“运河十景”各项目正有条不紊落实落细,“运河十景”将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倍增和做强江南文化品牌的有力支撑。

去年,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等,向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开展专题调研工作,初步形成了《苏州“运河十景”建设工作方案(讨论稿)》。该方案提出以吴门望亭、浒墅关、枫桥夜泊、平江古巷、虎丘塔、水陆盘门、横塘驿站、宝带桥、石湖五堤、平望·四河汇集等10个名称,面向社会启动苏州“运河十景”建设。

在推进大运河和景观文化带建设过程中,我市综合考虑运河沿线遗产保护、防洪防汛等工作要求,整治提升运河沿线风貌,推进健身步道、景观绿化等周边设施完善,确保与运河主题景观交相辉映。

为了擦亮运河文化名片,苏州已经有了新一轮构想,通过“运河十景”的品牌打造,充分发挥好串珠成链效应,更好地激发大运河文化带的活力。为了做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这一课题,还需要深度挖掘现有文化资源,引入社会专业策划团队,加快建成一批运河文化特色小镇、休闲街区、精品景区,策划一批运河精品旅游线路,设计一批宣传产品,让游客“引得来、留得下、玩得好”。

(原标题:我市精心打造“运河十景”品牌,更好激发大运河文化带活力串珠成链做靓最精彩一段)

 

推荐阅读
看央视解读济宁大运河(一):运河水脊 中枢之地 (运河总督衙门使用过的火炮)作为管理治理整条大运河的最高行政机构,运河总督河院署跨越明、清两代,延续500年,历经188任河道总督,一直到1902年才由清政府裁撤。通过引水、分水、蓄水的水源工程和水道闸群,南旺枢纽实现了多条河流的水源调配和航道水位的精确控制,用非常有限的水资源实现了大运河的南北畅通,并持续运行500多年。白英治水功在千秋无论是宏大完善的工程设计,还是严谨细致的管理制度,南旺枢纽都代表了中国大运河卓越的技术成就,无愧于“北方都江堰”的美誉,堪称水利奇迹。
苏州市精心打造“运河十景”品牌 激发大运河文化带活力 大运河苏州段自古就是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一段。桥文化、米市文化、驿站文化、浒墅关古镇、平江古巷、虎丘塔……大运河苏州段将运河物质文化、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统一起来,让现有的文化资源、历史建筑、园林、非遗等“串”起来、“活”起来。苏州的大运河串联9个古典园林、6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7个遗产点段。
北京银行推出“运河文化信用卡” 2021年1月8日,正值成立二十五周年的喜庆时刻,北京银行正式推出传统文化创意白金卡产品——“运河文化信用卡”,将金融“活水”融入运河文脉,打造集艺术鉴赏、文化传承、金融服务于一体的消费金融新生态,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此次发行的“运河文化信用卡”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新的生命力,使客户感受运河文化中蕴藏的精神价值和多元魅力,也是北京银行匠心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举措。作为扎根首都的金融企业,北京银行始终坚持政治定力与市场活力相结合、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相统一,特别是在2020年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全面推进信用卡业务“数”“智”转型发展,打造数字获客、数字经营、数字服务全流程智能经营新模式。
杭州“中环”新进展:余杭运河大桥将改建成双层特大桥!预计7月启动改造 运河大桥改造工程完成后,有望缓解这里的拥堵状况,并且将成为杭州中环北半环的一部分,沟通起杭州北部的良渚、塘栖、临平等地,成为杭州的又一条重要的快速交通干道。今天(1月7日),杭州中环建设又有了新进展,作为中环重要节点的余杭东西大道运河大桥,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获批,预计将于今年7月前后开始启动改造。杭州中环是杭州都市圈内一条非收费快速公路。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