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首博(东馆)镶嵌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之中 古韵风帆”描绘运河图景

发布时间: 2020-12-28 16:09:42 | 来源: 北京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原标题:首博(东馆)镶嵌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之中

本报讯(记者陈强)作为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之一的首都博物馆(东馆),日前传出捷报——主楼已出“正负零”,正在进行首层结构施工。首都博物馆(东馆)是镶嵌在城市绿心中的“古韵风帆”,集收藏保管、开放式展陈、科学研究、社会教育、文保修复等功能于一体,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向“运河之舟”致敬。

首都博物馆(东馆)建筑面积约为9.7万平方米,建筑最高点48米,日接待量约为6000人次,计划于2022年12月底完成竣工验收。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的是一片火热的建设场景,机器轰鸣,混凝土搅拌车穿梭往来,7台塔吊、14台汽车吊更是构成了“起吊林”,在蓝天的映衬下蔚为壮观。

北投集团是首都博物馆(东馆)全过程代建单位,负责项目建设各项工作。相关负责人介绍,主楼外立面两侧为斜拉索结构,市民共享大厅为大跨度造型钢木结构,造型独特、结构复杂,构件加工与施工安装难度空前。为了克服冬季低温带来的施工影响,项目部尽全力保证工期,在施工面上加强覆盖,使用被子、热风机、围挡等设施为场地保温,同时投入2300多名工人,划分为4个工作区,并实行网格化、智慧化管理。

曾经,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承载的是一条条来往其上的船只,也记录下了千家万户的喜怒哀乐。一位世界遗产专家指出,大运河不只是一条河,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纽带,厚重而深沉,悠远而辽阔。如今的大运河,白天,水光潋滟、白鹭点点,两岸树木葱茏、绿海连绵,是一幅充满田园野趣的生态画卷﹔夜间,灯光结合水中倒影,一派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坐落在运河之畔,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之中的首都博物馆(东馆),在设计上以运河为线索,将历史文化融入建筑,主楼形似巨帆,高高扬起﹔共享大厅形如船只,坚实厚重,描绘出一幅运河图景。

首都博物馆(东馆)定位为智慧型综合博物馆,项目充分利用北京文脉底蕴深厚和文化资源集聚的优势,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历史文脉与先锋创意相得益彰。博物馆建成后,将充分利用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向参观者展现出一个北京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宝库,成为立足城市副中心、辐射京津冀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阵地和展示城市发展的生动窗口,为参观者带来文化熏陶与情感共鸣,进一步满足市民的文化休闲需求。

北投集团介绍,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项目,位于城市绿心西北部市民文化休闲组团,是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规划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大建筑落成后,将成为集文化体验、共享交流、演艺演出、展览展示、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活力组团,成为北京市又一文化新地标。

 

推荐阅读
河南划定大运河河南段核心监控区,涉及这6个市21个县 城镇发展区的非建成区内,严禁大规模新建、扩建房地产、大型及特大型主题公园等项目《办法(试行)》规定,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分为文化遗产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区、城镇发展区、生态控制区、村庄建设区和一般农业区,各区实行差异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试行)》要求,核心监控区内严禁新建、扩建影响生态环保的项目,依法依规推动不符合相关规划和生态环保要求的已有项目和设施逐步搬离,限期拆除违规占压大运河河道本体和岸线的建(构)筑物。推动索须河有水段提质升级,建设夜航观光旅游带,打造河南“千年运河”文化旅游新名片……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大运河河南段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办法(试行)》(《办法(试行)》)。
“首博(东馆)镶嵌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之中 古韵风帆”描绘运河图景 首都博物馆(东馆)是镶嵌在城市绿心中的“古韵风帆”,集收藏保管、开放式展陈、科学研究、社会教育、文保修复等功能于一体,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向“运河之舟”致敬。
浒墅关:一体化发展演绎现代版“运河繁华图” 苏州浒墅关,正以项目大突破为笔,勾勒一幅现代版“运河繁华图”。
感悟运河文化魅力 德州开展古运河文化主题采风活动 为充分感受德州市古运河文化,触摸深厚宽广的运河文脉,12月26日,德州市董子文化研究会、运河文化专委会组织专家学者进行采风调研。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