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古镇一日
2019年和2020年,我曾两次到山东省济宁市参观了二十多处名胜古迹。岁月更迭,世事沧桑。这些景点见证了济宁悠深的历史文化与今天创新性的传承、创造性的发展。这引领我走进济宁的过往,看到济宁的明天,在我的脑际重塑了立体的、纵深的、全面的认知与记忆。
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是在元代挖建开通的,由济宁城穿过,流经济宁市境内二百三十公里。2020年8月19日上午,我们坐上游船一望无穷水,饱览了运河的姿采与风韵。运河水面比我想象的更宽阔,也更澄澈。两岸绿树成荫,鲜花隐映,水上鸟雀群群,莲花簇簇。岸边的运河人家呈现着“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诗意情景。
航行两个多小时后,到达了地处微山县的南阳古镇。南阳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与扬州、镇江和夏镇并称为“运河四大名镇”,臻为耀眼的明珠。南阳由一百多个自然岛屿构成,有三十多处古迹。例如状元桥、河神庙、御宴坊和钱庄等。这里每一角都是景,每一处都有故事。我最感兴趣的是一座古戏台,特别是那用整块整块优质木材构建的圆状穹顶,既拢音,又美观,颇具艺术价值与科学价值。
在1293年南北运河开通后,南阳成为重要商埠,南来北往的商船在这里停靠。那时候,“渔船、酒船、商船、米面船往来相接,群聚檐樯林立如街市”。所以,人们从南阳的古迹中,能够想象岀当年商贾云集、商业繁荣以及多元包容的文化气氛。另外,南旺分水枢纽也令人惊叹于古人高超的水利工程技术与兼济天下的情怀。傍晚,在从南阳返回济宁的船上,运河瑰丽的景观与舒畅的情致,不禁使人忆起宋人陈与义的诗句:“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精英辈岀,发明、发现与创造层见,成为文明积累、世代传承的鲜亮标志。京杭大运河济宁段,见证了济宁的沧桑进步,彰显了济宁人的勤劳、智慧与奉献,形象、品格与理想。然而,运河与其他遍布的古迹一样,并不是凝固的抽象物,也不仅仅是静态的符号,而是继续奋斗前行的依托与起点。传统文化都面临着时代性、现代性的转化、创新和发展问题。“传统在今天与未来,到底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们的路子只有一条:反思、选择、转化、创新。这应是我们对待传统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李文儒)。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观赏运河,探索运河精魂的最好方式。
今年在济宁参观、游览和学习的七天里,市委宣传部马汉涛副部长以及黄广灿同志每天每景地陪同我们,并对济宁市的经济与社会、资源与设施、教育与科技、文化与风俗、民生与服务等,作了广泛而深入的讲解与介绍,获益良多,让我更好地认识了地处黄河之阴、泰山之阳的济宁。济宁市是古韵与新风同在、魅力与活力兼优的城市,是发展前景更加壮美的城市。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学术委员,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26日第4版
作者:包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