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共同推动大运河建设成为致富河、幸福河——第二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智库峰会举行

发布时间: 2020-12-25 15:20:51 |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作者: 吴楠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会议现场本网记者吴楠/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吴楠)12月18日,第二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智库峰会在江苏宿迁举行。来自大运河沿线区域的高校及科研院所代表,聚焦“共同保护好大运河,建设致富河幸福河”这一主题,共商共议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建言献策。

搭建共商大运河保护之策的平台——推动大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党和国家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出了系统和明确的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和《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大运河时指出:“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

据介绍,江苏积极贯彻中央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以完善的顶层设计为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保驾护航,已经出台了《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和《江苏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即将陆续推出江苏段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价值阐释弘扬、生态长廊建设、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现代航运建设发展、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等多个专项规划。江苏省委宣传部依托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成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回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放眼国际学术前沿,围绕全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要点,携手大运河沿线城市共同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中共宿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昊致辞本网记者吴楠/摄

中共宿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昊在致辞中介绍了宿迁的项王故里、中国酒都、水韵名城三张城市名片和大运河文化带宿迁段建设情况。他说,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全国唯一拥有大运河三个历史阶段不同主航道的城市,近年来,宿迁紧扣“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系统谋划、科学施策,遗产保护有力有效,文化传承持续深入,资源利用充分开展,环境改善成效明显,大运河文化带宿迁段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他表示,此次峰会将有效加强大运河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有利于推动大运河沿线城市更好融入国家战略、更高质量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期待广大专家能够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研究特长,为宿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院长夏锦文致辞本网记者吴楠/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院长夏锦文在致辞中强调,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统一起来,要求我们尊重文化遗产的本原属性,保护好活着的大运河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修缮与环境整治相结合,全面展现沿线自然与人文、宜居与诗意水环境完美结合的景观特色;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相结合,要求我们珍视大运河边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遗迹,通过完善的保护利用规划体系,串珠成链,打造沿运河线性特色文化空间;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统一起来,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文化历史资源的珍贵性和稀缺性,探索遗产价值保护与文化旅游发展之间的平衡点,坚持把保护好大运河遗产作为首要任务,在保护文化遗产真实性、完整性的基础上,合理适度利用,构建遗产保护传承与文旅融合发展协调并进的新格局;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相结合,要求我们保护好这条黄金水道上的航运历史遗迹,从中提炼新时代大运河航运精神核心价值,构建大运河航运文化体系,打造出一条智慧的、绿色的运河。

“推动大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全面阐释大运河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时代精神,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学术使命。”夏锦文提出,希望通过此次峰会,能促进各位专家学者共商保护好大运河,建设一条致富河、幸福河的方法与策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指示批示精神,凝聚共识、坚定信心、探索路径,真正为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文化,推动建设一条致富、幸福的大运河提供持续发展的强力引擎。

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金松,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院长夏锦文,中共宿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昊共同启动本届峰会本网记者吴楠/摄

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金松,夏锦文,王昊共同启动本届峰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目前已在大运河江苏段8个沿运城市建有城市分院,另外依托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成立了3家主题式分院。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对本年度各分院智库科研成果进行了评奖。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副院长陈爱蓓宣布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2020年度分院智库研究优秀成果获奖名单。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2020年度分院智库研究优秀成果颁奖现场本网记者吴楠/摄

成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联盟——共同助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学术研究及实践发展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联盟成立仪式图片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供提供

会上举行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联盟成立仪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和各分院、河南省河洛文化研究中心、山东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淮北师范大学大运河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山东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浙江杭州市拱墅区大运河文化研究院、宿迁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会、淮安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山东汶上县南旺运河文化研究所共同倡议成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联盟。

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全长近3200公里,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展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勇气,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但大运河也面临着遗产保护压力巨大、传承利用质量不高等问题和困难。如何把大运河这条历史悠久、世界闻名、南北交融的经济带、政治带、交通带、文化带和生态带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联盟的宗旨是加强社会各界关于大运河文化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其定位是一个相对灵活的交流平台,共同助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学术研究及实践发展。联盟将围绕主题联合开展研究、项目评估、人才培训和学术研讨。搭建全国大运河流域多方合作沟通的纽带和桥梁,通过有效的联盟机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开创合作共赢新模式,共同推动大运河建设成为致富河、幸福河。

多视角、多学科共议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难题

此次峰会还举行了主旨演讲、圆桌论坛、专题报告、专题研讨等环节。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会长谭徐明发言本网记者吴楠/摄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会长谭徐明以“江苏运河的地文与人文响应”为题,从大运河在江苏的河段、运河人文与地文史、古运河及水利工程现状等方面进行演讲。她表示,江苏段运河具有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运河及其相关河湖水系、黄淮故道是历史时期留下最宝贵的遗产,是与今天河湖水系、水利工程体系密切关联的整体。她强调,运河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见证,保护好运河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应该纠正运河沿线过度开发等趋势,合理利用是最好的保护,避免建设性的破坏。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与园林分会副理事长朱光亚发言本网记者吴楠/摄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与园林分会副理事长朱光亚以“大运河和李约瑟难题:大运河文化遗产展示引起的思考”为题进行演讲。他建议,大运河文化带的展陈中除了要注重真实性、注重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之外,还要有立足于未来发展的反思精神,要有比较眼光下的冷静剖析,要增加近现代大运河运营管理中的中西方文化的分析,要提倡建立在科学求真基础上的考古和历史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新的诠释。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田伯平发言本网记者吴楠/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田伯平基于交通运输视角,谈到他对于“大运河与经济发展”的观点。他表示,1949年新中国成立,京杭大运河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经过大规模治理,从山东济宁至浙江杭州近900公里的京杭运河航道得到了恢复和改善。千年运河重新焕发生机,货物运输出现空前繁荣,成为真正的“黄金水道”。江南运河和淮扬运河两段航道历经两千多年,至今仍然是京杭大运河最繁忙的一部分,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大运河历经两千多年所积累的丰厚历史文化底蕴,更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他提出,保护好大运河最重要的是要把大运河用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则要拓展它的内涵,运河的新发展方向包括旅游、文化、休闲、打造城市名片等。

在圆桌论坛环节,谭徐明、山东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会长杜庆生、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广春、浙江杭州市拱墅区大运河文化研究院顾问洪永跃、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新斌、淮北师范大学副校长余敏辉、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副秘书长陈勇进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的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在专题报告阶段,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国家文化公园研究分院办公室主任姚秀利,扬州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姜师立,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讲师胡梦飞,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农业文明分院副院长路璐、江苏省交通厅苏北航务管理处职员贾传军围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运河与国家形象话语建构”“影像中的大运河风情”等议题进行汇报。

会议还安排了《宿迁运河史》专题研讨。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助理干有成进行汇报。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王思明、江苏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沈山、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李德楠、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副院长刘怀玉、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唐金培进行评议。

会议由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中共宿迁市委宣传部主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宿迁分院承办。

会议现场本网记者吴楠/摄

 

推荐阅读
“首博(东馆)镶嵌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之中 古韵风帆”描绘运河图景 坐落在运河之畔,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之中的首都博物馆(东馆),在设计上以运河为线索,将历史文化融入建筑,主楼形似巨帆,高高扬起﹔共享大厅形如船只,坚实厚重,描绘出一幅运河图景。原标题:首博(东馆)镶嵌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之中本报讯(记者陈强)作为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之一的首都博物馆(东馆),日前传出捷报——主楼已出“正负零”,正在进行首层结构施工。北投集团介绍,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项目,位于城市绿心西北部市民文化休闲组团,是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规划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浒墅关:一体化发展演绎现代版“运河繁华图” 在全力谋转型超越的新发展阶段,努力让创新创业者、居民百姓共享新发展成果,浒墅关进一步明确下阶段目标:紧紧围绕苏州建设“现代国际大都市、美丽幸福新天堂”发展定位,瞄准全国一流打造现代产业园区,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突出浒墅关文化特色,聚焦运河文化小镇、老镇改造、三村一体等项目,科学合理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全方位系统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在浒墅关一体化发展正式运行启动仪式上,总投资近640亿元的10个重大项目进行现场签约,项目涉及生物医药、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合作、文化旅游等领域。紧紧围绕运河文化古镇片区、运河产业新城片区、城际商务片区、大阳山数字经济园片区、大阳山文旅片区、乡村振兴片区、新浒工业园高端制造片区、阳山工业园科技创新片区八大产业片区,突出抓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谋划储备,进一步强链补链扩链。
感悟运河文化魅力 德州开展古运河文化主题采风活动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王观博通讯员李建广德州报道为充分感受德州市古运河文化,触摸深厚宽广的运河文脉,12月26日,德州市董子文化研究会、运河文化专委会组织专家学者进行采风调研,德州市政协原主席、市董子文化研究会名誉主席满春重,德州市政协原副主席、研究会主席杨光来,德州市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研究会顾问杜深江,德州学院原党委副书记、研究会顾问季桂起,《环境与生活》杂志副总编、研究会执行主席麻然松等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调研活动。作为土生土长的运河人,袁庆亮深感保护运河的责任重大,“我们作为董子文化研究会理事单位,接下来将会邀请更多的专家和学者来到运河,触摸运河文脉,感受德州运河文化的魅力。活动现场,专家团一行先后参观了德州国泰商砼有限公司、古运河德州段河道、小锅市社区,深入了解了当地的运河文化,感受了当地古朴的民俗风情。
千里运河第一湾:河畔旧厂区变身宿迁网红公园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公园充分利用大运河宿迁段丰富的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大运河的建设和发展历史,重点打造靳辅广场、四世同堂广场、运河记忆馆等景观节点,复现了宿迁对大运河的文化记忆。宿迁市住建局市供排水管理中心副主任颜崇照介绍,运河湾公园是宿迁市委市政府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把大运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具体行动,是宿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项目,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