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运河】专家建议设“大运河学术联盟”各展所长避免课题重复
中国网北京12月1日讯(记者 宋柏霖)聊城,历史上曾因运河而兴盛,明清时期,借助运河漕运之利,繁荣四百多年,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运河沿线不仅有光岳楼、山陕会馆、景阳冈、狮子楼、钞关、鳌头矶、舍利塔等著名古迹,而且遗留下浓郁的运河文化风情。近年来,聊城抓住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机遇,加强运河文化保护开发,加快了运河文化长廊建设。2012年6月,聊城大学成立运河学研究院,成为国内较早以运河及其区域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研单位。11月25日,中国网记者来到聊城,相遇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
随着2014年大运河成功申遗,运河沿线各地相关研究机构和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专家胡梦飞告诉记者,目前,虽然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数量众多,但研究对象和内容上各有侧重,各有所长,彼此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导致课题重复、研究交叉现象严重。从人才结构上看,研究运河历史和运河本体的学者相对较多,真正投身运河文化遗产研究的学者相对较少,服务现实能力有待加强。
聊城运河博物馆内运河展示图
针对这一情况,胡梦飞建议,应在政府的统一安排与筹划下,联合沿线各省市相关研究机构,成立“大运河研究学术联盟”,加强沟通和协调;组建最优秀的人才队伍、设计团队,综合不同专业优势,既要突出不同运河城市的特色,又要寻找其运河文化的共性,使中国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得到充分体现;划拨专项资金,加大对运河相关研究机构和课题的支持力度,促进研究成果向现实社会转化,更好地促进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通过编辑、出版相关书籍和刊物,提升运河研究的理论水平,调动研究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运河研究走向深入。定期召开国内外运河学术论坛、文博与非遗展览会、运河文化主题讲座等,努力扩大运河研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大运河融汇了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地域文化,孕育了漕运文化、水利文化、商事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形态,是我国文化和旅游资源高度聚集的地区。随着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在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开展,也出了同质化竞争的状态,难以展现运河遗产的魅力。
对此,胡梦飞建议,要深入挖掘沿运地区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当地实际和文化特色,设计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紧紧围绕“运河文化”主题,积极发展与大运河文化相关的数字创意、数字艺术、在线视听等特色文化产业,策划运河主题公园、会展中心、商贸服务场所、影视创意基地等大型文化产业项目,促进运河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展示方式,不断提升博物馆展陈水平,丰富展陈内容,打造一批运河精品博物馆;紧紧依托沿线地区文化资源优势,创作体现时代精神、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摄影、书法、杂技等文艺作品,生动讲述大运河故事;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多媒体现代信息等手段,实施大运河文化数字化展示工程,促进运河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据悉,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拥有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研究基地“运河文化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目前,该研究院承担相关国家级课题12项(含国家社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并与民政部地名所合作横向课题“运河地名文化数据库”等项目,正在为中国大运河的发展积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