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十二“西安门(上)”
缘于“北京是运河漂来的”,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在费孝通等领导、专家的指导与关怀下组织书画家、专家、学者三百余人,耗资逾千万元,历时八年组织创作了《京门九衢图》及《古运回望图》姊妹篇。主创团队成员83人均为国家顶级画家,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的长卷形式进行创作和表现,以“工兼写”的手法,还原康乾盛世老北京城各城门的功能作用和规划艺术,采用由外观内的方式,以通州大运河入通惠河过西便门讲起,绕皇城后至广安门结束。
西安门
壬午年阿老书
咏西安门 [清]杨未人
金鳌玉蝀画图开,猎猎风声卷地来。
冻合琉璃明似镜,万人围看跑冰来。
西安门-作用
西安门位于皇城西墙偏北处,是皇城的西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西安门的主要街道十字路口有四个牌坊,分别在四个方向,所以也叫西四牌楼。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西安门篇鉴赏
西安门
西安门无城台,门基为青白石,红墙、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顶,面阔七间,进深三间,正中明间及左右次间为门,各有一对红漆金钉门扇,左右稍间及末间做值班房。西安门位于皇城西墙中段偏北,因有太液池相隔、距紫禁城较远,并且与东安门不相对称。
图为《京门九衢图》-著名画家再为长卷执笔留影
西安门 -城门起名的“安”“和”策略
清朝入主中原后,为了达到其长期统治目的,统治者特别注重“安”与“和”的策略,以求得“长治久安”。如清代紫禁城内“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即取内宫平稳之意。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承天门”更名为“天安门”,既涵盖了“承天启运”的命名意旨,又纳入了“安邦治国、国泰民安”的思想,还有皇城的“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三个门,都突出了一个“安”字,以示外安内和。但在清王朝统治的中国,宫廷内外并不安定。可见,这种以更改城门名称来祈求长期统治的做法,只是统治者一种聊以自慰的愿望而已。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西安门篇鉴赏
纵观中国历史,自汉武帝至元代,皇帝生前年号有若干,给后人学习研究历史带来很多不便。仅汉武帝生前就有十个年号。到了明代,皇帝生前一般只有一个年号,如明朝第一个皇帝朱元璋的年号为“洪武”。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明朝十六帝中,只有英宗朱祁镇生前有“正统”和“天顺”两个年号,因为他曾先后两次登基做皇帝。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中所立祭祀牌位上的名字,如汉武帝庙号为“高祖”,历史上就习称为“汉高祖”。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西安门篇鉴赏
西安门地标 -西四牌楼
西四牌楼位于北京古城内西城区,是昔时古都的重要交通要道和商业繁华地段。与之相对应的是东城区的东四牌楼。牌楼东西南北四座,分立于交叉路口,形制相同,均为三间四柱三楼冲天柱形式。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西四牌楼南、北路口的牌楼上都书“大市街”,东路口牌楼上书“行仁”,西路口牌楼上书“履义”。这里曾有个奇特的地名叫“当街庙”。说的是明代历史上“土木堡之变”,英宗皇帝被长城外蒙古族瓦剌部也先俘虏。也先捉到英宗,利用北京城内空虚,打算用这个被俘的皇帝做政治资本,要挟明朝,巧取北京。但是,以大臣于谦为主的主战派誓死保卫北京,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年号改景泰。从而告知也先“明朝丧君有君”,决心保卫北京,拱卫明朝政权。在北京城下,于谦领导全城军民打败了也先,北京城得到保护。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西安门篇鉴赏
也先战败退走后,看到这个英宗没有用了,留着不如放了好,放回去哥俩可以争皇位,造成明朝廷内部政局不稳。果然,明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发动政变,废了景帝,又重新登上皇帝宝座,这就是明朝历史上的“夺门之变”。英宗夺权重新做了皇帝后,无耻地将瓦刺部的也先当为恩人来感谢,命人在西四牌楼北侧道路当中建了此庙。“当年车马皆由庙之两旁绕行”。民国初年,修马路时オ拆毁。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西四牌楼南西大市街明代简称为“西市”。是当时的杀人刑场,著名忠臣杨继盛、于谦、袁崇焕都惨遭杀戮于此。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处决犯人都在繁华闹市,以达到杀一儆百的目的。所以有“刑囚于市”和“弃市”之说。由此,说明西四牌楼在明代是个相当繁华,店铺众多,车马行人川流不息之处。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西四牌楼东
西四牌楼东面的这条街很短,往东约三百多米就是皇城根。这条短街在明末清初,马贩子从长城的北口和西口赶来的马匹在这条街上贩卖,而形成马市。因为东四牌楼也有马市,故人称这里为西马市大街。到了清道光年间,在这条西马市大街的街南街北,一些山东籍商人开办了约有二十几家猪肉铺。这些猪肉铺都以整片生猪销售。与他们交买卖的主要对象是各小猪肉杠和举办婚丧嫁娶、宴请客人造厨办酒席及饭庄饭馆等户。北京在清末民初时,有两个生意兴隆的猪市,一个是东四牌楼猪市,另一个就是西四牌楼猪市。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西安门篇鉴赏
民国初年,西安市场也曾名噪一时。这个西安市场就在西马市大街北侧,一个叫“西安大院”处。北口在小糖房胡同。西安大院南北是狭长的小巷,中间是个宽阔的小广场(现已建民房)。因此处离西安门很近故称西安大院。市场里有卖扒糕、豆汁、凉粉、灌肠、老豆腐、炸丸子、豆面糕、清油大饼、糖耳朵、油饼、卤丸子、豌豆黄等风味小吃摊。有说相声、唱大鼓、变戏法、摔跤、打把式、拉洋片等游艺场地。当年有名架冬瓜、老倭瓜、焦德海和刘德智等艺人都曾在这里卖过艺。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西四牌楼西
西四牌楼西大街,一直往西就是阜成门,所以从明代至清乾隆年间,始终称阜成门大街。约在乾隆年后,从沟沿往东,直至西四牌楼称“羊市大街”,沟沿以西,还称“阜成门大街”。也就是原一条阜成门大街分为两段,有两个街名,其原因就是,每天上午,羊贩子赶着羊群在西四牌楼西这条街上卖羊,全市需要羊的买卖店铺到这个羊市购羊。日子长了,人们就将这段大街叫羊市大街。到了1965年,由于羊市早在民国年间已不存在,故将羊市大街和阜成门大街合并,统称阜成门内大街。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西安门篇鉴赏
建于明代的广济寺(现中国佛教会的会址)在西四牌楼迤西街北。据《京师坊卷志稿》记载:“宏慈广济寺在庙(历代帝王庙)东,临大市街,旧为西刘村寺”。相传这座寺建于金、元相交的年代,元末时被毁。后来有个叫普慧的高僧与其弟子圆洪在宦官廖屏帮助下,得其资助,于明成化二年(1466年)建成。广济寺虽然历经沧桑,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但是依然保存完好,不仅殿宇整齐,而且寺中的舍利阁与其它殿房都藏有许多古今文物和大量佛教文献。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西四牌楼南
西大市街明代简称为“西市”。关于西市是明朝时的杀人刑场,有人撰文写的较详,本文不再赘述。但是明朝为什么将刑场设于此处不设在别处?因为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处决犯人都在繁华的闹市,以达到杀一儆百的目的。所以有“刑囚于市”和“弃市”之说。由此,说明西四牌楼在明代是个相当繁华,店铺众多,车马行人如梭之处。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西安门篇鉴赏
在西四牌楼南,从明代至清光绪年间称西大市街,清宣统时称“丁字街”。因东为西安门大街,往西没有街巷,形成“丁”字,故名。1965年,从西四十字路口往南,将丁字街、缸瓦市并入,改称西四南大街。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西四牌楼北
地名叫西大市街,俗称西四牌楼,是南北走向的街道及十字路口处。西四牌楼以北与新街口相接。但是,在民国以前,距北面牌楼不远,就是现在西四五条东口外,有个奇特的地名叫“当街庙”。据清末民初人崇彝所著《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一书记载:“西四牌楼北,当年在甬中间有一庙宇,座南面向北,名当街庙。其址在石老娘胡同(1965年改西四北五条)东口,庙供额森牌位。据闻明英宗北狩,后为额森放还朝,感其义,为之立庙,故北面”。这段文字很简短,对明史《土木堡之变》的扼要概括,可能有些人不清楚其根由,下面需要做个交待。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西安门篇鉴赏
长卷内容摘要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
《京门九衢图》所展现的老北京城以宫城为核心,宫城中的中轴线纵贯南北,在中轴线两侧,一些坛庙、寺观、苑林、府第、胡同以及大片四合院民居依次对称布局。格局严谨、层次分明形成了这座著名都城独具特色的整体风貌。
图为《京门九衢图》-老北京城门创作资料用图
经过元、明、清三代发展形成的这座都城,是历史文化、科技艺术和建筑艺术巧妙结合的集中体现,是劳动人民智慧创造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作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
中国网大运河频道主编,大运河文创产品联盟主席,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
为续接千年历史文脉,传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谷建华先生先后组织创作了《迎香港回归百米长卷》《迎澳门回归书画百米长卷》《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纪念老舍先生百年诞辰》《京门九衢图》《古运回望图》及《重游运河图》等七项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对京杭大运河文化作出突出贡献,被新华通讯社授予“运河之子”的荣誉称号。
《古运回望图》长卷是明代中兴时期历史横切面的真实写照,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为基础,生动的再现了明代京杭大运河两岸绵延约1800公里沿线的航运、河道管理、农业、手工业、工商业、民俗等繁华景象。
《京门九衢图》取材于康乾盛世的北京城,以中国传统绘画“工兼写”的手法,艺术地再现了六朝古都北京“内九外七皇城四”二十个城门楼以城墙和护城河为纽带联结起来的建筑格局,展现清王朝鼎盛时期(康乾盛世)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建筑、体育、民俗等方面壮丽广阔的场景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