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王报换:处理好三个关系 做好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三篇大文章

发布时间: 2020-08-11 10:23:28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宋柏霖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中国网8月10日讯 (记者 宋柏霖)“讲好大运河故事这个议题设置非常值得点赞。”近日,第17期中国网议库系列沙龙活动暨“讲好大运河故事”主题研讨会在北京举办,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王报换受邀出席并发言。王报换介绍,中国网议库作为北京工商联参政议政的高端智库,多年来双方业务合作和沟通不少,智库同行代表普遍认为,中国网议库充分体现了线上与线下两线作战、媒体平台和智库平台的双平台优势。


王报换表示,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伟大工程,是联通南北、贯穿古今的文化长河,作为“活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既是中华文脉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符号。

对如何“讲好大运河故事”,王报换提出,要立足三个维度,处理好三个关系,做好三篇文章。

一是要切实做好大运河跨学科研究的大文章,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大运河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其表面上看是一条河,实际上是一个线性区域,本质上是一种制度、一种文化、一种生存方式、一个知识体系。因此,传承好大运河文化精髓,要发挥专业机构优势,加强运河学研究,组织各方专家系统梳理挖掘大运河文化内涵,尤其是加强跨学科研究,加快形成有质量的研究成果。

二是要切实做好挖掘国际经验的大文章,加强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研究,处理好国际经验与中国特色、中国元素的关系。中国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决定了要用国际化视野、遵循国际法律和通行规则,既要用好世界语言,又要借鉴全球智慧,借鉴其他世界遗产运河成功经验,做好中国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这三篇文章。一方面,要用世界语言讲好大运河文化故事、大运河治理保护中国方案。另一方面,要借鉴世界各国运河保护开发理念、运河水系治理专业力量,如加拿大里多运河和法国米迪运河等成功典型案例,充分发挥运河领域各平台优势,通力协作,促进世界运河城市交流合作。

三是要切实做好体制机制创新的大文章,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大运河遗产保护和利用,处理好官方与民间的关系。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政府主导的同时也需要民营企业、民间资本及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和参与。因此,建议创新体制机制,科学配置资源,动员社会力量,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早日取得成效。建议研究制定一系列文件政策,为社会力量、民间资本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广开便利之门;创新遗产保护利用模式,探索生态系统与文化遗产互促保护模式,以大尺度生态空间承载历史传承、科学普及等公共文化活动,活化大运河遗产的保护利用;综合运用互联网、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创新展览展示方式,提升文化遗产展示的现实感和体验感;完善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引领区建设,搭建需求导向、精准服务的公共平台,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性目录,吸引社会组织和企业提供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搭建投融资平台,研究依托北京市文化创新发展基金,设立大运河文化带投资子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搭建文化金融服务平台,促进金融机构与文化创意企业的融资需求对接;加强宣传引导,综合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加强大运河文化带宣传解读,弘扬大运河文化,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和公众参与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的良好局面。

 

推荐阅读
建立治理联盟 杭湖(京杭运河·苕溪)流域共治启动 为进一步统筹推进京杭运河、苕溪流域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综合治理,10月10日上午,在东苕溪湘溪大闸,杭州市余杭区与德清县联合举办杭湖(运河、苕溪)流域共治启动仪式。
大运河畔 新地标 10月10日,位于拱墅区大运河中央公园核心区的运河大剧院正在披上“银装”,这座大运河畔的艺术殿堂主体工程已完工,幕墙及室内外装修也已完成80%以上,预计可在明年3月竣工交付。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十“正阳门(上)” 正阳门俗称“前门”,位于内城中段中央,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高达九丈为内城城门之首,是皇家车轿出入之地。
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印发《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项规划》 《规划》坚持以文化和生态保护为引领,着力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能力建设,创新文化遗产传承利用机制,构建大运河国家记忆体系,助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大运河成为新时代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规划》明确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原则,一是坚持价值主导、核心引领,挖掘阐释大运河蕴含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文化态度和思想智慧,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司主要负责人介绍,为贯彻落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以下分别简称《规划纲要》《建设方案》),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国家文物局、水利部、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分别编制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4个专项规划,指导沿线省(市)编制了8个地方实施规划。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