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遇见大运河辉煌的“见证者”

发布时间: 2020-06-23 11:37:53 | 来源: 山东省文创协会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临清,一座因运河兴起的城市,“真正”见证大运河兴盛和辉煌的地方。近年来,山东省临清市围绕打响“中国运河名城”品牌、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大力推进“一城三区”规划落实,建设“富美临清”,为临清新旧动能转换指明了方向。2020年3月31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山东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临清被列为文化保护核心区。

6月17日,临清市文联主席汪雷,市文旅局副局长郑书红,市政协常委、运河文化研究员谷传利,市作协机关主任刘北,市作协机关副主任宋海洋,市政协委员、运河文化研究员张晓军及临清市相关企业代表莅临山东省文化创意设计行业协会考察并交流,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科技副职专委会会长孙明霞、山东省文化创意设计行业协会会长孙美华及会员企业代表出席交流活动。

座谈会上,双方就如何加快临清市文化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掘和利用好临清“运河名城”资源优势,推进文创产业与当地特色人文、旅游与非遗文化资源的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临清市文联主席汪雷表示,临清有着丰富的运河文化、红色文化和乡土文化资源,有集合了“苏风京韵”的宛园、见证过临清大运河辉煌史的“临清贡砖”,还有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地方特色小吃,资源优势如何更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发掘文化旅游内涵,需要文化创意的助力。

孙明霞表示,文化创意对地方产业发展的赋能是“强链补链”。通过深度融合,补齐原来发展中的短板,探索文旅融合新形势下对新业态的培育,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在谈到如何促进临清文化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时,郑书红表示,当前的关键是摆脱景区景点对“门票经济”的过度依赖,培育文化创意新业态,刺激旅游“二次消费”,对临清文旅从品牌形象,到营销推广,进行全方位的整体形象包装。临清市期待与山东省文化创设计行业协会聚合的众多优秀文创机构一道,推动地方优质文化旅游资源焕发新的城市魅力。

孙美华指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文旅产业发展与文创的融合变得更为必要,如何抓住机遇需要多方共同探索。临清多种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未来协会将积极通过与临清地方产业的联动,以及开展“产学融合”的青年文创营等活动,助力临清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推荐阅读
淮安首届大运河龙舟公开赛鸣鼓开赛 23日,淮安首届大运河龙舟公开赛在里运河畔鸣鼓开赛。里运河上,104支参赛队百舸争流,南岸上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特色商品展示为赛事增色添彩。
遇见大运河辉煌的“见证者” 临清市文联主席汪雷表示,临清有着丰富的运河文化、红色文化和乡土文化资源,有集合了“苏风京韵”的宛园、见证过临清大运河辉煌史的“临清贡砖”,还有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地方特色小吃,资源优势如何更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发掘文化旅游内涵,需要文化创意的助力。在谈到如何促进临清文化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时,郑书红表示,当前的关键是摆脱景区景点对“门票经济”的过度依赖,培育文化创意新业态,刺激旅游“二次消费”,对临清文旅从品牌形象,到营销推广,进行全方位的整体形象包装。临清多种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
开启云上运河之旅 杭州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周开幕 ”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大运河是中国国家文化名片,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于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0年正值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6周年。对此,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主任胡红文表示,希望本届宣传周以活化运河文脉、讲好运河故事为策划方向,开展独具杭州特色的系列文化活动,将其打造成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杭州样本、接续传统与时代蜕变的文化展示窗口。据悉,第四届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周开幕式由杭州市园林文物局(运河综保委)指导,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拱墅区拱宸桥街道、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新闻发展中心主办,学习强国杭州平台、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杭州市运河集团文旅公司支持。
为建好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江苏投入3个亿 主体建筑上部的景观构筑物吊装即将完工,由1.85万吨钢构件打造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金属身”开始全景呈现。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整体基调为唐代建筑风格,整体馆型采用巨型船只造型,同时融入风帆元素,在运河边就像一只即将扬帆起航的船只。为建好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江苏投入3个亿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保护、展示和利用大运河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