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北京段考古摸清张家湾古城墙基址结构
大运河北京段考古有新进展,张家湾古城墙基址结构摸清;将建设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
大运河北京段考古摸清张家湾古城墙基址结构
张家湾古城东城墙基址钻探现场。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供图
通过考古工作,基本明确了位于昌平区的古代白浮泉的流向和九龙池范围,了解了明代张家湾古城墙基址的建筑结构,掌握了汉代路城城外西南部区域的聚落分布情况。作为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概念性设计方案已编制完成。
大运河北京段贯穿京城,连缀了大量重要文化遗产。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大运河沿线张家湾考古取得新进展,这一运河港口码头城市古城墙基址建筑结构基本摸清。另外,路县故城遗址中期考古计划获批,拟在南城门开展年度发掘。到2021年北运河通州段实现通航,届时游客可以随着运河一览通州三庙一塔等景观,并在路县故城、张家湾古城回味历史。
白浮泉作为大运河的最上源,通过考古发掘,基本限定了九龙池的范围以及古代白浮泉的流向。
进展1
白浮泉遗址
大运河上源流向基本明确
大运河最上源,是位于昌平区的白浮泉。据《元史》记载,“上自昌平县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南转,过双塔、榆河、一亩、玉泉诸水,至西(水)门入都城,南汇为积水潭”,其后在北京城里曲折流转,经过今天的通惠河到通州,南下直到杭州。
不过,当年的潺潺泉流已不见,泉流与池水遗迹,埋藏在层层黄土之下。2018年4月14日至今,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考古人员,将白浮泉遗址从历史的地表下重新“打捞”出来。
考古负责人张中华告诉记者,考古人员先后对白浮泉遗址周边、戏台、都龙王庙等处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考古勘探面积12000平方米,发掘面积243平方米。遗憾的是,目前发掘出的遗迹相当稀少。
鉴于大部分区域无法勘探,为摸清九龙池范围及白浮泉流向,考古队在九龙池外围发掘了13条探沟,从发掘情况看,原九龙池不会超过这些探沟围成的区域,南侧为山体,北、西侧为东沙河冲击层,因此排除了元代泉水向西、向南、向北流的可能性。九龙池东侧发现了出水口,底部为东沙河冲击沙层。考古人员因此推测,元代白浮泉应该由东侧流向白浮瓮山河。于是,基本限定了九龙池的范围以及古代白浮泉的流向。
进展2
张家湾古城
古城墙基址建筑结构基本摸清
通州在明代时,曾矗立着一座繁华的码头城市。
张家湾古城位于通州区中部,始建于明朝。上世纪90年代,古城在地表之上就已所剩无几,经过1992年和2007年两次修复,复原了南城墙东段城垣和南城门。
为进一步加强对张家湾古城的保护,了解城址基本形制与埋藏状况、保存程度等,自2005年5月至2019年7月,北京市文物局组织考古人员陆续对该古城遗址开展了考古工作,主要包括调查了城址所在区域的现状和地形,勘探了城址的西南部和东南部,发掘了南城门基址和东城墙基址南段局部等。
考古负责人孙勐告诉记者,勘探范围包括城址东南部、西南部,考古发掘包括南城门基址和东城墙基址南段局部,通过这些工作,了解了明代张家湾古城墙基址的建筑结构。
根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张家湾始建城垣,城垣“周九百五丈有奇,厚一丈一尺,高视厚加一丈,内外皆甃以砖……而城之制悉备”。
“对于大运河北京通州段而言,张家湾古城都是一个标志性建筑。因此,要进一步开展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张家湾古城是一个首先要全面了解与认识的重要古代遗存。”孙勐说。
城墙和城门是古代城址的标志和基本要素。孙勐认为,有必要对张家湾古城的城墙与城门首先开展考古工作。张家湾古城内部的遗迹分布和构成,也应尽快开展考古工作,并纳入文物保护之中。
进展3
路县故城
考古遗址公园概念性设计方案出炉
著名的路县故城,随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建设浮出水面,一举获得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路县故城遗址已实施保护展示工程,将建设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目前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国际方案征集工作已完成,并进行了多轮优化,《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概念性设计方案》也已编制完成。
在城市副中心,2015年至2019年,考古人员先后完成勘探面积780万平方米,完成考古发掘15万平方米,发掘保护自战国至清代的古代墓葬5000余座,出土各类文物10000余件(套)。
为配合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考古中,考古人员累计完成了城内考古钻探12万平方米,发现古代建筑基址60余处,城外考古钻探11万平方米,配合建设项目完成考古发掘面积约2万平方米。
为进一步加强考古研究,北京市文物局已组织编制遗址中期(五年)考古发掘计划,上报并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根据发掘计划,拟在路县故城南城门区域开展年度发掘工作。该局还将配合通州区开展大运河古河道、古码头、古遗址考古勘探及沉船考古调查等工作。
北京市文物局已联合市园林绿化局报请市政府,将遗址公园东侧13公顷具备园林绿化实施条件的地块,调整纳入先行启动区一期园林绿化建设范围内。
■ 延展
万寿寺、八里桥等大运河沿线文物正修缮
大运河北京段沿线重要文物的修缮保护,如万寿寺、八里桥等均取得有效进展。
北京市文物局着眼通州古城核心区、三庙一塔景区等重点区域,对路县故城(西汉)、张家湾古城(明嘉靖)等进行整体保护和利用。同时,协调推进八里桥文物修缮及周边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
此外,万寿寺修缮工程自2018年3月15日开工,对西路局部、中路文物本体进行修缮,已完成工程总量约80%。市文物局后续将继续实施万寿寺中路修缮工程,完成古建筑修缮总体方案报批,更新提升基础设施,扩大文物展览开放空间,协调推进万寿寺地区整体文物保护工作。
同时,在推进馆站建设方面,市文物局已基本完成城市副中心博物馆初步设计,并按照市发改委的要求,编制完成项目建议书(代可研报告),组织按照程序报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