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古老的运河讲新时代的故事”系列报道之淮安篇

发布时间: 2020-06-08 13:41:57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编者按:运河贯南北,文脉承古今。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的大运河,绵延近3200公里,流淌2500多年,串起数十座城。

今年正值大运河申遗成功六周年,由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和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打造“古老的运河讲新时代的故事”系列报道,以“古运新说”为主旨,从杭州出发,过扬州、访苏州、抵北京,探寻沿线城市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讲述水乡之畔的时代故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分段画卷——淮安篇

享有“中国运河之都”美誉

图为《古运回望图》淮安段采风资料图

历史文化名城淮安,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有先民们活动的踪迹,并留下载入史册的"青莲岗文化"。淮安位于大运河与古淮河交汇处,地处我国南北地理气候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区位优势明显,曾被形容为"居天下之中,扼漕运之冲"。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则盛赞淮安为"淮水东南第一州"。历史上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便于北上与齐国争霸,从长江北岸的邗城向北,一直伸展至淮河南岸的末口,利用天然的沟渠河湖连通起了中国大运河的第一段--邗沟(又有渠水、邗溟沟、韩江、漕渠等称谓)。淮安之地由此开始了与中国大运河的不解之缘。

图为《古运回望图》淮安段采风资料图

当邗沟伸展到末口时,除了盱眙在吴越时曾经被称之为鄯道(道为国家边邑之意)之外,今天的淮安地域还没有出现被历史明确记载的封建城邦。其后,淮安地域为吴、越、楚三国先后统辖。

淮安境内出现明确纳入国家行政管理序列的县级机构,大概是在秦灭楚之后的公元前223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公元前221年。其间,有淮阴、盱眙、东阳等县出现;具体建置时间,史无明文记载。

西汉年间,市境大体属临淮郡,又增置淮浦(治今涟水县西)、射阳(治今淮安区东南)、富陵(治今洪泽湖中)等县。东汉末年,邗沟淤塞,加之原来运道因为借行射阳湖而迂回曲折,广陵太守陈登便从邗沟的茱萸湾,重新开凿了直达末口的邗沟西道,由此奠定了今天淮扬运河的基本走向。从这个时期到南北朝,因为战争频仍,邗沟的作用主要还是在军事上,但对淮安及里下河地区的农业开发也有一定的作用。

如今的淮安市下辖4区3县,分别为清江浦区、淮阴区、淮安区、洪泽区、涟水县、盱眙县、金湖县。

淮安段大运河文化遗产丰富

图为大运河淮安段资料图

贯通南北的大运河,造就了历史上的富庶繁华,伴随着运河的文化成为每个城市的灵魂,文化遗产就是他们的“根”。作为因运河而兴的城市,淮安运河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明清时期,设置了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成为名副其实的"运河之都"。千余年来,京杭大运河养育着两岸的人民,造就了灿烂的大运河文化,而淮安,就是大运河边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淮安段位于中国大运河中段,全长68公里,是中国大运河全线历史最早、延续最久的河段,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图为运河淮安段五河口资料图

淮安与大运河有直接关联的遗存主要有:洪泽湖大堤、清江大闸、码头“三闸”遗址、御坝遗址、盐河双金闸、三百六十丈越堤、清江督造船厂遗址、淮安常盈仓遗址、漕运总督署遗址、河道总督署遗址、古末口与古清口遗址、淮安钞关遗址、陈潘二公祠、清江浦楼、吴公祠、西坝盐商遗迹、杨庄正泰浴室、清江古清真寺、镇淮楼、文通塔、河下古镇、码头古镇、宋龟山运河口、古汴河口和泗州城遗址等,其中16处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江苏段)的重要节点。

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淮安遗产区和缓冲区面积超过1万公顷,约占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面积的1/7;淮安段大运河文化遗产有42项列入全国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管理总体规划,占总规中沿线35座城市326项遗产总数的1/8。

打造大运河文物和文化共享公共文化空间

图为新时代运河淮安段资料图

京杭大运河和淮河入海水道交汇处矗立着一座亚洲规模最大的水上立交。淮安还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干线的重要节点。

由淮安市大运河办牵头,在贯彻承接国家和江苏省规划部署基础上,围绕市级规划明确的建设要求,按照2021年全面建成的时间节点,细化制定了国家公园建设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调动各地各部门的主动性、积极性,统筹推进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等4类功能区建设。

2020年3月30日,淮安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暨市大运河办、淮安市文旅集团揭牌仪式顺利举办。淮安市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是实体化管理协调机构,淮安市文旅集团则是运营实施主体。

淮安市文化旅游局牵头,在保护优先的基础上,梳理挖掘大运河淮安段漕运、河工等特殊文化价值,围绕境内国家文化公园空间布局,精心编制精品旅游线路,有机串联重要展示空间和建设保护载体,结合主题展示区打造,科学布局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设置水、陆文化体验线路,进一步提升沿线旅游、宣传、教育、休闲等相关功能,通过连点、成线、建网,将大运河文物和文化资源从分散的地理空间转变为全民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间。

图为新时代运河淮安段资料图

2020年4月18日,淮安市政府召开京杭运河淮安段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工作汇报会。会议强调,要立足高质量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系统谋划、加快建设京杭运河淮安段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力求“整治到位、绿化到位、通畅到位”,打好亮丽底色,统筹推动运河两岸经济高质量发展。

匠心独运打造“公园里的城市” 

图为新时代淮安运河文化长廊资料图

围绕国家和江苏省市规划要求,淮安将聚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一个核心”,统筹建设文化长廊、生态长廊、旅游长廊“三条廊道”,重点抓标志性项目建设、创建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开展文化主题活动、运河主题外宣行动、创新管理体制、优化保障机制等“六大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

运河沿线“四区一县”相关部门主动融入、积极参与,全面启动“清口枢纽、洪泽湖大堤、清江大闸、总督漕运公署、泗州城遗址”5大核心展示园,“里运河、高家堰、通济渠淮河口”3大集中展示带及“板闸遗址公园、淮安水利枢纽工程、龟山御码头遗址”等10个特色展示点建设,导入国家文化公园LOGO标识系统,实行公园化管理。


图为新时代运河淮安段资料图

在大运河文化带的传承与保护中,淮安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力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充分释放大运河之美。

从2020年6月1日起,《淮安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条例》共5章39条,针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传承、利用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保护范围,理顺了保护职责,规范了规划编制,实行了保护名录管理,并提出保护利用举措,对有关建设活动作出限制,对违规行为明确相关法律责任。此《条例》是江苏省第一部专门针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目前,中国水工科技馆规划建设已经启动,将充分挖掘淮安丰富的水工文化、水利遗存,彰显水韵特色。淮安将聚焦“一个核心”,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统领,扎实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各项工作,努力将淮安打造成“游京杭运河、览漕运文化、看河工奇观、赏江淮风情”的最佳目的地,全力放大“水懂我心,自然淮安”全域旅游品牌效应。通过建设“城市里的公园”,将淮安打造成为“公园里的城市”。

图为《古运回望图》分段画卷——淮安篇

千年古运河,新时代展新姿。近年来,聚焦“千秋淮扬”的文化高地定位,创新实干的淮安人正用自己的智慧回报着母亲河的“馈赠”。淮安大运河文化也还有很多故事等我们发现、追寻,我们的运河故事仍在继续,敬请期待下期精彩内容。

总策划谷建华

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联合出品

附:

关于《古运回望图》

《古运回望图》之创作,旨在弘扬自强不息之民族精神,漕运盛景之再现,贵在推崇厚德载物之中华气量。

公元新世纪开元之年,华夏再沐朝阳,春风又绿神州。翰墨歌盛世,丹青寄赤心。谷建华先生以振奋民族精神为宗旨,以弘扬运河文化为己任。斥巨资,募群贤,研史料,重考察,集众家之才智,请诸师之妙笔,穿越六百年时空,探寻当年漕运盛景。历时五载,征修四次,终成《古运回望图》。

全卷通高83公分,长210公尺,以明代航运鼎盛时期为背景,以运河为主线,自通州始至余杭终,经京津冀鲁苏浙,四省二市,五大水系,百余城镇,浩浩荡荡,三千余里,一气贯通,气势恢宏。画面兼工带写,五色丹青,师法自然。人物景色,勾勒细腻,疏密得体。山水迤丽,柳岸花明,漕艘栉比,往来如梭,闸坝码头,廪粟云屯,城镇市井,百态人生,纵观全卷,三千里漕运风情尽收眼底,五千年华夏文明彰显其中。正可谓,漕运舟楫之盛,可抵长城之雄!


推荐阅读
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荷”你相约盛夏消暑 6月14日,第七届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荷花节正式启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诗词,现在用来形容运河湿地公园景色真的再合适不过了!
大运河常州站水位超警戒 城区排水严阵以待 记者昨日从常州市水利部门了解到,受强降雨影响,全常州市河湖水库水位大幅上涨。至当天18时,大运河常州站水位4.34米,超过警戒水位0.04米;丹金溧漕河金坛站水位4.53米,接近5.00米警戒水位。
“古老的运河讲新时代的故事”系列报道之徐州篇 其中的徐州卫、徐州左卫驻守徐州,大河卫负责大运河的保卫工作。”(《徐州志》)徐州参将府管辖范围很广,北至山东鄄城、曹州(今菏泽)、滕县一带。图为《古运回望图》分段画卷——徐州篇四河交错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枢纽城市图为《古运回望图》徐州段采风资料图京杭大运河全程约1800公里,其中徐州市拥有约181公里河道,为大运河流经8省市之中,大运河长度最长的地级市。
传承运河千古文脉 淮安盱眙举办第一山文化论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教授段进,政策研究和传统文化学者、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王丹誉,云龙书院院长、原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徐放鸣等专家学者通过主旨演讲、嘉宾对话,共同探讨传承运河千古文脉,扮靓盱眙山水风采,打造运河文化地标,共推文化旅游品牌。如今,第一山正在打造历史文化街区,以“最美运河地标”的原味、古色古香的风味、美食飘香的韵味,展现出运河明珠的隽永光芒。为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精心保护大运河遗产,有效传承大运河文化,第一山文化论坛契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表达“传承千年山水文脉,激发当代发展活力”的题义,以运河文化为根、以开放进取为魂、以山水文化为脉、以美食文化为媒,力争使运河文化的点线面融会贯通、人水城亮点良性互动,全面激发盱眙发展活力。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