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全国人大代表高新才:积极推动隋唐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

发布时间: 2020-05-29 09:29:35 | 来源: 光明日报 | 作者: 王胜昔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2020年1月20日,河南省出台《河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该规划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空间布局上,谋划了“两轴三极七片区”。“两轴”是指依托隋唐大运河南北两段运河,根据沿线城镇历史地位、文化资源等,打造沿通济渠古都发展轴、沿永济渠古城发展轴。“三极”是指发挥洛阳、开封、郑州三大古都历史资源富集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打造运河示范城市。“七片区”是指发挥沿线文化地理特征突出的优势,通过打造通济渠洛阳片区、通济渠郑州片区、通济渠开封片区、通济渠商丘片区、永济渠焦新片区、永济渠安鹤片区、大运河濮阳片区,构筑大运河实体与地域文化伴生共荣的集中展示空间。2020年3月,河南省大运河沿河生态廊道建设启动,河南省在未来3至5年内将加强沿大运河护岸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农田林网建设,构筑大运河生态安全空间,打造山水秀丽的绿色生态带。

为此,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高新才建议:

一、健全区域协调联动机制,从战略规划到体制机制,再到资源配置和战略实施,不断统筹隋唐大运河保护开发管理,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条块化的大运河建设与管理网络,健全大运河综合管理体制,理顺区域间、部门间、产业间的关系,夯实大运河文化带的保护、传承、利用的基础。

二、统筹规划大运河文化建设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应统筹推进,着力实现互融共建。坚持文化传承以及生态保护开发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寻求发展共通点,展开科学规划,创新运营机制,努力形成开放共享、互相融合、联动共赢的建设发展新格局。

三、坚持创新融合发展,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河道水系治理管护与生态环境保护也是重要方面,在这些方面要积极创新科研体制,探索科技创新,实现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也要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积极挖掘文旅融合资源,探索科技赋能,创新隋唐大运河文化旅游产品。

推荐阅读
王树理:讲好大运河故事 弘扬敢打敢拼的民族精神 ”王树理表示,大运河的开凿是古代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敢于突破进取的表现。“古代中国南北水运交通闭塞,那时的人们能倾力开凿大运河,犹如在无鸟之乡看到蝙蝠飞翔一般。以山东临清为例,其地方语言就有别于其他山东地区,融合了多地区口音的特征。
薛立胜:深度系统发掘大运河文化价值向国际国内讲好大运河故事 自《规划纲要》发布后半年,中国网上线了大运河频道,今年将专门举办2020“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讲好大运河故事”主题赛。发布时间:2020-08-1017:25|来源:中国网|作者:宋柏霖|责任编辑:宋柏霖中国网8月10日讯(记者宋柏霖)8月6日下午,第17期中国网议库沙龙暨“讲好大运河故事”主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多位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企业家与会,围绕上述主题建言资政。
王报换:处理好三个关系 做好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三篇大文章 三是要切实做好体制机制创新的大文章,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大运河遗产保护和利用,处理好官方与民间的关系。二是要切实做好挖掘国际经验的大文章,加强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研究,处理好国际经验与中国特色、中国元素的关系。对如何“讲好大运河故事”,王报换提出,要立足三个维度,处理好三个关系,做好三篇文章。
应晓萍:为大运河文化保护与传播十年奔走呼吁更多力量参与 应晓萍呼吁,可以依托“讲好大运河故事”主题赛,让更多运河行业的民间力量参与到大运河文化传播工作中,让更多运河沿岸的百姓参与到大运河文化活动中。应晓萍介绍,为更好地讲好大运河故事,让世界了解大运河,让大运河走向世界,无锡运河之光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曾多次举办“中国运河年”系列活动、“行走大运河”系列活动、“新年走大运”系列活动,记录大运河的历史变迁,传承大运河文化精神。应晓萍表示,在从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事业及大运河文化传播事业的多年历程中,始终以“影响中国运河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进程,助推中国运河城市区域经济品牌成长”为使命。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