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独家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武清趣事”

发布时间: 2020-05-25 13:30:21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武清趣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分段画卷——武清篇鉴赏

“武清”,西汉时期雍奴县的辖域。此县有雍奴泽,四面有水叫作“雍”,水而不流叫作“奴”。据史料载,这雍奴泽有99处淀泊,以县城设在泽中陆地而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把汉时设置的泉州县废除,县域并入雍奴县。唐天宝初(约在742年-745年)改称“武清县”。此县历史上盛产棉花,是我国北方主要的经济作物、临近的宝坻县产盐,自古以来就有“金宝坻,银武清”的谚语。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武清趣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创作研讨图片

舟集三沽

明朝时京杭大运河全线畅通、漕运事业走向繁荣,所以也是京杭大运河的黄金时期。明万历四年(1576年),于“武清卫设浅铺11处,小甲11名,夫役110名”,专责河道修堤疏浅之事,漕运带来沿河市镇的繁荣。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创修《武清县志》,将“舟集三沽”定为“武清六景”之ー。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武清趣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分段画卷——武清篇鉴赏

万里云帆漾碧天,村烟渔火泊吴船;

层层鹢集三沽里,簇簇鳞屯两岸边;

西北群流连海岱,东南巨浸拱幽燕;

凤城形胜雄千里,独许雍阳隘广川。

明隆庆年间,武清知县李贲在《舟集三沽》一诗中描写了当时在武清看到的漕运盛况。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武清趣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武清棉花

“桐身枫叶芙蓉蕊,千树万树朱花开”。棉花的杆茎似梧桐树干的颜色,叶子像枫叶的形状,花开如荷花色形,一片又一片的,举目可见。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武清趣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因今永定河与潮白河的洪水泛滥,滔滔浑浪卷带大量泥沙,把武清县内的近百处湖沼淤为平地,土沙两合,土壤肥沃,一望平川,适于植棉。此县辖域有大运河滔滔而过,南方植棉、纺棉技术沿运河推广而至,很快普及开来,带动了棉纺业的发达,享誉华北。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武清趣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武清趣事”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

作者简介: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武清趣事”

谷建华,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

中国网大运河频道主编,大运河文创产品联盟主席,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

为续接千年历史文脉,传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谷建华先生先后组织创作了《迎香港回归百米长卷》《迎澳门回归书画百米长卷》《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纪念老舍先生百年诞辰》《京门九衢图》《古运回望图》及《重游运河图》等七项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对京杭大运河文化作出突出贡献,被新华通讯社授予“运河之子”的荣誉称号。

《古运回望图》长卷是明代中兴时期历史横切面的真实写照,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为基础,生动的再现了明代京杭大运河两岸绵延约1800公里沿线的航运、河道管理、农业、手工业、工商业、民俗等繁华景象。

推荐阅读
高新才代表:积极推动隋唐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 2020年3月,河南省大运河沿河生态廊道建设启动,河南省在未来3至5年内将加强沿大运河护岸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农田林网建设,构筑大运河生态安全空间,打造山水秀丽的绿色生态带。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水上运输再现繁忙 昨天,京杭大运河扬州段上的货船排成“长龙”。孟德龙摄。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张家湾趣事” “张家湾”,相传此镇以元代漕运万户侯张瑄“督海运至此”而名。张家湾是元、明、清三代大运河重要码头,繁盛一时。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为护漕卫京、防范蒙古兵侵入切断明廷漕运命脉,在萧太后运粮河、大运河、通惠河三河汇流处抢筑镇城,称“张家湾城”,城随河向而建,门不相对,内多“丁”字街,是大运河边唯一一座专门保护漕运要道的城池。在张家湾城边有砖厂、皇木厂、花板石厂和上下盐厂,都是明朝工部、户部在这里设置的建材存储场地和管理机构。
蔡丽新代表:全力建设文化带 释放大运河之美 蔡丽新代表介绍,淮安扎实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淮安段建设,全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标志城市,真正将大运河淮安段建设成为中国漕运文化核心展示区、中国水利河工文化经典集成区、运河生态文旅江淮经典体验区、运河保护利用综合示范区。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