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政策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发布

发布时间: 2020-03-19 09:56:38 | 来源: 中国改革报 | 作者: 刘政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8个省(市)列为规划范围,实施期为2018年~2035年,展望到2050年

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打造大运河文化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以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8个省(市)为规划范围,实施期为2018年~2035年,展望到2050年,明确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方向、目标和任务。

文化引领空间布局

“大运河全长近3200公里,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出台《规划纲要》的主要目标在于,强化顶层设计,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引领,统筹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打造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

《规划纲要》明确,要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思路,构建一条主轴带动整体发展、五大片区重塑大运河实体、六大高地凸显文化引领、多点联动形成发展合力的空间格局框架,并根据大运河文化影响力,以大运河现有和历史上最近使用的主河道为基础,统筹考虑遗产资源分布,合理划分大运河文化带的核心区、拓展区和辐射区,清晰构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空间布局和规划分区。

该负责人指出,《规划纲要》主要有三大特点。

一是突出以文化为引领推动有关地区协调发展,把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打造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推动大运河沿线区域实现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二是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以文化遗产、河道水系、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提出科学规划、突出保护,古为今用、强化传承,优化布局、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推动形成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新模式。

三是有效衔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河北雄安新区建设等战略实施,加快发展绿色航运,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生态、航运资源,发挥大运河连线织网、融汇交流的重要作用。

明确规划期限

该负责人表示,《规划纲要》主要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相关背景、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功能定位和主要目标等,对大运河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解读和阐述,明确规划期限为2018年~2035年,分为2018年~2025年和2026年~2035年两阶段,并进一步展望至2050年。

第二部分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城乡区域统筹协调、保护传承利用机制创新等6个方面提出重点任务,具体设计了文化遗产保护展示、河道水系资源条件改善、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文化旅游融合提升4项工程,以及精品线路和统一品牌、运河文化高地繁荣兴盛两项行动。

第三部分从加强党的领导、做好组织实施、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法律保障、抓好督查评估等5个方面,提出了保障《规划纲要》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

其中,《规划纲要》以专门章节突出强调,要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活化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弘扬大运河历史凝练的文化,从这3个层次深入理解大运河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突出大运河的历史脉络和当代价值,以此统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建立协调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谈及下一步如何推进《规划纲要》实施,该负责人表示,要建立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协调机制,负责统一指导和统筹协调《规划纲要》实施,审议重大政策、重大问题和年度工作安排,协调跨地区跨部门重大事项,督促检查重要工作落实情况。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快制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等4个专项规划,大运河沿线8省(市)要抓紧制定出台本地区的实施规划。

该负责人指出,大运河沿线各省(市)是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主体,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精准把握方向定位,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各县(市、区)承担各项任务落实的直接责任。各地在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过程中,要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整合优化各类资源,突出大运河特点和地方特色,要坚持稳扎稳打、久久为功,明确工作路径,细化工作步骤,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同时,中央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指导和协调作用,按照职能分工,完善配套政策,强化沟通协调,配合各地区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规划协调和衔接,与国家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相关要求精准衔接,及时编制地方国土空间规划和修订完善省级、市县级发展规划等,健全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并取得实效。

推荐阅读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无锡趣事” 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孕育和抚养了江山骄子——无锡。这里是吴中胜地,是吴越圣母,与血脉般的大运河相连。早在商朝末年,周王长子泰伯不与幼弟季历争承王位,以采药名义隐居在这里,建立吴国。传至二十三代到吴王僚(公元前526年一公元前515年)王都均在此。春秋战国时期,山产铅锡,当地古话说:“有锡争,无锡宁。”为了安宁稳定,在西汉设县时才称无锡。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聊城趣事” “聊城”,春秋战国时期,在齐国辖域的西部边界,称“聊”。以这里地势平坦,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是齐国赋税依赖的重要区域而名。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燕、秦、楚、赵、韩、魏等六国联兵讨齐。以燕国大将乐毅为上将军,统率联兵与齐兵大战于济水之西,齐兵落荒而逃,后五国都罢兵而归,唯有燕将乐毅坚持不退,并占领“聊”这块战略要地,以此为基地,率军乘胜而进,长驱直入,攻陷齐都临淄,再分数路攻占70余城,“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洗雪了齐国侵占燕地三年之久的耻辱。
宿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按下“快进键” 要强化责任落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要明责任,做到每个项目建设有责任、运行有班子、落实有专人。要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各项目责任单位要充分履行主体责任,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推进项目规划实施,进行创新性设计,推动高标准建设。
京杭大运河相城段堤防加固工程通过完工验收 该项目作为苏州市相城区目前已开工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融入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将防洪标准提高至百年一遇。主河两岸加固堤线总长12.62km,支河月城河两岸加固堤线总长2.91km,新建防汛道路2.43km,新建2座支河口门,沿线新建景观绿化等。”刘欣介绍。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13261622996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