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北京将全领域全流域推进“千年运河”保护与传承大运河北京段将实现重点河道通航

发布时间: 2019-12-09 09:12:06 | 来源: 北京青年报 | 作者: 林艳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原标题:大运河北京段将实现重点河道通航

大运河灯光秀扮靓沿岸景观(资料图)

全面梳理什刹海周边文物建筑现状;建设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实施鼓楼西大街片区保护复兴计划;恢复600年皇家粮仓仓墙历史风;推动北运河游船通航……昨天,《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及《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五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对外发布。作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支点,大运河文化带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将按照全领域、全流域视野被全面推进。

系统规划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是此次《规划》的总体原则。对于这条千年运河的文化遗产与生态保护工作,本市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就已率先提出“大运河文化带”的概念,2016年启动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研究工作,并在全国各省市中第一个编制了大运河文化带规划。

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组,由26个部门、7个区组成,专门负责综合研究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的重大规划、重要事项。“对于大运河的保护工作,我们的站位是高的,既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又将作为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支点。此外,还将把大运河文化作为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的重要标志。”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次发布的《规划》,对于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思路、目标、任务进行整体谋划、系统安排。五年《行动计划》,则以《规划》为依据,对规划任务进行了细化、量化、具体化和项目化,主要包括:构建大运河文化带发展格局、抓好文化遗产保护、开展沿线环境整治、推进河道水系治理、梳理运河历史文脉、推进文化项目建设、提升旅游休闲功能、促进跨域交流合作、创新体制机制等9部分内容。

构建“一河、两道、三区”格局

《规划》中明确,未来将以大运河为轴线,以大运河文化资源密集地区为重点,擦亮沿线的“珍珠”,大尺度布局文化、生态空间,以线串珠、以珠带面,来构建“一河、两道、三区”的大运河文化带发展格局。

其中,“一河”即以大运河北京段为轴线,组织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建设大运河文化带。

“两道”即全线滨河绿道和重点游船通航河道。建设全线滨河绿道,将重点推进南长河、玉河、通惠河、潮白河、北运河等绿道建设升级,增强绿道的平行连续性、垂直可及性,形成贯通、便捷的大运河绿道系统;重点游船通航河道的开发,将确保通惠河部分河段、潮白河部分河段、北运河通州段实现游船通航,以游船线路串联展示大运河文化生态价值。

“三区”即运河文化展示区、运河生态景观区和疏解整治提升区。运河文化展示区,将重点打造白浮泉水源文化、颐和园古都文化、万寿寺古都文化、什刹海-玉河京味文化、通惠河沿线创意文化、通州古城漕运文化、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文化7个展示区;运河生态景观区,则将重点围绕南长河公园、大通公园-庆丰公园、潮白河森林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区域,形成较大尺度的运河生态景观标志区;疏解整治提升区,将重点围绕颐和园、鼓楼西大街、南锣鼓巷、管庄4个片区,促进重点文物周边疏解,整治周边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文化遗产及其周边区域的真实性、完整性。

三大阶段建设“四个运河”

“魅力运河”“美丽运河”“多彩运河”“协同运河”……把握重点环节和关键环节,根据《规划》将分为2025、2035、2050年三个阶段,将千年运河打造成“四个运河”。

第一个阶段,将于2025年实现大运河文化带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包括大运河水系水质全面改善,周边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大运河文化带生态文化景观服务功能明显增强,滨水空间可达性、趣味性明显提升;大运河文化带品牌影响力显著提高,旅游产品更加丰富,沿线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实效等。

第二个阶段,将在2026年至2035年实现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大运河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得到深入挖掘和活态传承;大运河水系水质进一步改善,沿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大运河滨河生态文化廊道全线建成;大运河文化旅游品牌拥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沿线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等。

第三个阶段,展望2050年,魅力运河、美丽运河、多彩运河、协同运河全面建成,让大运河文化带成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千年运河”中华文明金名片的标志工程。

“全面提升大运河水系水质,实现沿线污水全处理,河道水体全面还清;讲好大运河历史文化故事,挖掘大运河承载的历史文化精髓,增强大运河文化的社会认同;唤起市民对大运河传统文化活动的记忆与热情,丰富市民文化休闲生活”,对于打造“四个运河”的建设任务,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北京还将与天津、河北共同挖掘北运河历史文化,按照统一标准,整体塑造大运河沿线风貌,推动实现游船通航。

重点

打造七大运河文化展示区

本市将在白浮泉、颐和园、万寿寺、什刹海-玉河、通惠河沿线、通州古城、城市副中心等大运河文化资源密集区,整体保护恢复遗址遗迹,增加标志性文化节点。

形成大运河沿线标志性建筑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首都博物馆东馆、图书馆、剧院三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成后,将作为北京大运河沿线标志性建筑,集中展览展示中国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和建设成果。

北运河通州段2021年通航

本市将率先推动北运河通州段游船通航,成立了由市政府主管副市长为总协调人的工作专班,制定了《北运河(通州段)全线游船通航工作方案》。今年10月3日,北运河北关闸至甘棠闸段11.4公里已正式通航,其余29公里将于2021年6月前实现通航,为北运河全域游船通航奠定良好基础。

利用疏解腾退空间打造历史

据市发改委介绍,围绕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重点工作,北京将创新遗产保护利用模式,利用疏解腾退空间提升文化功能,努力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比如探索生态系统与文化遗产互促保护模式,以路县故城遗址为主体,规划建设了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打造以持续考古为特色、学者与公众共同参与的历史文化场所。此外,本市还制定实施了《关于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意见》,推动达到一定规模和建筑标准的老旧厂房资源兴办公共文化设施,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新型城市文化空间。以通惠河边郎园Vintage为例,通过对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十余座砖墙老厂房进行改造,打造了集购物、餐饮、秀场、办公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目前,已有一批优质企业入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推荐阅读
一座“文化粮仓”一间“森林书苑”一艘“运河之舟”副中心三大建筑全面开工 运河文化融入三大地标城市副中心剧院是位于大运河畔的“艺术宫殿”,又名“文化粮仓”,集演艺演出、艺术创作、艺术教育、现场体验等功能于一体,其设计理念源于通州古粮仓和运送物资的船舶,对标世界级一流剧院标准设计、建设,将满足各类世界级演出要求,从而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视野。原标题:副中心三大建筑全面开工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首都博物馆(东馆)效果图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及共享配套设施项目已于10月底正式开工,计划于2022年12月底完成工程竣工验收。建设三大建筑及共享配套设施项目,其整体方案秉持“以人为本,优化体验”的设计方针,充分体现出全民共享城市发展、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积极推进社会教育的项目定位。
北京将全领域全流域推进“千年运河”保护与传承大运河北京段将实现重点河道通航 此次发布的《规划》,对于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思路、目标、任务进行整体谋划、系统安排。推动北运河游船通航……昨天,《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及《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五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对外发布。五年《行动计划》,则以《规划》为依据,对规划任务进行了细化、量化、具体化和项目化,主要包括:构建大运河文化带发展格局、抓好文化遗产保护、开展沿线环境整治、推进河道水系治理、梳理运河历史文脉、推进文化项目建设、提升旅游休闲功能、促进跨域交流合作、创新体制机制等9部分内容。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新漕运” 另一方面参照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在“新漕运”的沿线城市建立跨市、县流域、区域的水环境保护管理协调机制,协调沿线的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全面实行区域水环境共保、共防、共治,实现区域生态建设一体化,让一江春水流到北京,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生态保障,从而把大运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要求落到实处。主要职能是,整合现有大运河文化保护管理功能,增加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水利设施建设、水资源合理调度、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等职能,统筹推进大运河生态带、文化带建设,指导大运河文化国家公园建设。作为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源头城市,扬州在“新漕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如何从源头保证量大质高的水资源安全,既需扬州从国家战略全局出发强化服务,也亟需国家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给予扬州以及沿线城市合理的生态补偿,这是水资源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弘扬运河文化·传承棹歌之美 随后,主持人宣读了大运河沿岸公共图书馆达成的大运河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嘉兴共识,全体代表鼓掌通过。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钱永忠、浙江图书馆馆长褚树青、大运河阅读接力项目负责人张晓楠先后致辞。大运河阅读接力活动由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发起,浙江图书馆主办,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承办。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13261622996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