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新漕运”

发布时间: 2019-12-09 09:11:13 | 来源: 新华日报 | 作者: 李广春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国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出台后,各地细化方案、硬化措施,加快实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打造“新漕运”的各种条件已初步具备,具有时代特征、战略特质的“新漕运”呼之欲出。

历史上的漕运是利用大运河运送公粮等重要战略物资的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时至今日,大运河以运送公粮为主的漕运功能已丧失殆尽,但仍是运输大宗物资的重要水运通道。据统计,2018年大运河仅江苏段货运量就达4.8亿吨,是莱茵河的2倍多。“新漕运”是指利用大运河将优质水源输送到华北缺水地区。

“新漕运”与漕运的最大区别在于:过去以运粮为主,现在以运水为主。数量充沛、质量稳定的长江水资源对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实施起着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承担了这种重大使命,现在打造“新漕运”天时地利人和皆备。所谓天时,国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的出台,沿线省市具有高度的政治自觉;所谓地利,长江水经江都水利工程枢纽调节,水源充足,该枢纽装机容量55800千瓦,设计流量400立方米/秒,是亚洲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大运河苏北段水质整体为Ⅱ至Ⅲ类,符合输水条件;所谓人和,社会各界对水资源的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已形成合力。打造“新漕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强以下四个问题的研究。

水资源安全。作为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源头城市,扬州在“新漕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如何从源头保证量大质高的水资源安全,既需扬州从国家战略全局出发强化服务,也亟需国家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给予扬州以及沿线城市合理的生态补偿,这是水资源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水环境保护。严格落实大运河保护核心区、控制区、拓展区的要求,按序时清退对水体有可能污染的工厂企业,对不具备搬迁条件的企业落实“三废”处理规范措施。对大运河大宗物资的运输,有关部门要制订长远规划,淘汰落后运输产能,逐步缩减以柴油为运输动力的船只,提高大运河运输准入门槛,逐步减少大运河的运力,控减因运输活动形成的人为污染,做到“绿色运输”。在大运河沿线植树造林,修复生态,涵养水源,提高水源的自净化能力。

水交易政策。水资源的保护运输会产生费用,国家有关部门在加大投入、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逐步尝试建立水资源交易机制。引进第三方机构对水质、流量评估作价,根据沿线地方城市用水多少酌情收取水资源使用费,形成谁收益、谁付费的规范化制度,以便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大运河水资源安全的保护,同时也能通过市场机制倒逼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习惯的养成。

水管理机制。一方面要借鉴国家在黄河、长江建立管理机构的经验成立大运河管理办公室,统一管理大运河的所有事务。主要职能是,整合现有大运河文化保护管理功能,增加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水利设施建设、水资源合理调度、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等职能,统筹推进大运河生态带、文化带建设,指导大运河文化国家公园建设。另一方面参照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在“新漕运”的沿线城市建立跨市、县流域、区域的水环境保护管理协调机制,协调沿线的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全面实行区域水环境共保、共防、共治,实现区域生态建设一体化,让一江春水流到北京,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生态保障,从而把大运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要求落到实处。

(作者为扬州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扬州市政协常委)

推荐阅读
北京将全领域全流域推进“千年运河”保护与传承大运河北京段将实现重点河道通航 此次发布的《规划》,对于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思路、目标、任务进行整体谋划、系统安排。推动北运河游船通航……昨天,《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及《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五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对外发布。五年《行动计划》,则以《规划》为依据,对规划任务进行了细化、量化、具体化和项目化,主要包括:构建大运河文化带发展格局、抓好文化遗产保护、开展沿线环境整治、推进河道水系治理、梳理运河历史文脉、推进文化项目建设、提升旅游休闲功能、促进跨域交流合作、创新体制机制等9部分内容。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新漕运” 另一方面参照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在“新漕运”的沿线城市建立跨市、县流域、区域的水环境保护管理协调机制,协调沿线的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全面实行区域水环境共保、共防、共治,实现区域生态建设一体化,让一江春水流到北京,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生态保障,从而把大运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要求落到实处。主要职能是,整合现有大运河文化保护管理功能,增加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水利设施建设、水资源合理调度、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等职能,统筹推进大运河生态带、文化带建设,指导大运河文化国家公园建设。作为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源头城市,扬州在“新漕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如何从源头保证量大质高的水资源安全,既需扬州从国家战略全局出发强化服务,也亟需国家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给予扬州以及沿线城市合理的生态补偿,这是水资源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弘扬运河文化·传承棹歌之美 随后,主持人宣读了大运河沿岸公共图书馆达成的大运河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嘉兴共识,全体代表鼓掌通过。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钱永忠、浙江图书馆馆长褚树青、大运河阅读接力项目负责人张晓楠先后致辞。大运河阅读接力活动由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发起,浙江图书馆主办,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承办。
为运河人家托起“安居梦” 沧州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下大力解决运河两岸村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于今年5月启动了大运河城市区提升改造工程(一期)南关、张家坟片区征收项目。把群众“安居梦”和运河文化带建设相结合,南关、张家坟片区,成为工程的重头戏。”正值房屋评估关键时刻,南关群众工作四组组长张金良母亲从献县老家到沧州市中心医院检查,每天早晨五点多入村、第二天凌晨一两点才回家的他忙晕了头,两天时间里没顾上给母亲打个电话。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13261622996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