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运河人家托起“安居梦”
大运河宛如一条玉带,穿沧州城而过,在御河路尽头处转身留下一个优雅的“几”字,南关、张家坟两个村便坐落在这个美丽湾流怀抱里。
几个月以前,如果你来到这里,目光所及之处,会是密密麻麻的低矮房屋。
世世代代毗邻而居的运河村落,与现代都市只隔一条堤顶路,却是近600户运河人家走不出的安居困局。
沧州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下大力解决运河两岸村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于今年5月启动了大运河城市区提升改造工程(一期)南关、张家坟片区征收项目。
382亩土地、712处房屋、250座坟茔,只用了4个半月,运河区委、区政府就完成征收任务,实现了协议签订率、和谐征收率和群众满意度3个100%,创造了沧州城建史上征收速度最快、拆除速度最快、清运速度最快3个纪录,奏响了沧州走入“运河时代”的新篇章。
运河人家期待的“安居梦”
两个运河村落,600年光阴故事。
南关,又名南关口,紧靠运河,设有摆渡口,是南运河南北主要交通关口;张家坟,三面环河,明朝南京户部尚书张缙去世后葬于此地,村名与张缙相关。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南来北往的人聚集于此,逐渐形成了密集村落。382亩的土地里,在历史长河中密密麻麻地建成了712处房屋。村落外,还有180亩菜地,一度成为沧州市民“菜篮子”。
62岁南关村民朱凤岗从小长在运河边,喝运河水长大。运河是他的故乡,却也是他绕也绕不出的生存困局:村落沿河而建,房屋潮湿,建好的房子几个月后就起了碱;夏天蚊子苍蝇不离身;全村只有一条主干道,只能走一辆出租车,再来一辆小三轮都错不开。
56岁的张家坟村民张连贵祖孙三代挤在3间低矮房里,用房紧张,儿子就在菜地里盖房子、娶媳妇。
“运河两岸寸土寸金,村里没了发展空间,近30年未放宅基地,全村不到1000人、330户,建在菜地里的民宅就有203座。”张家坟村党支部书记张贵恒说,房子越盖越多,一点点延伸到运河堤下。十多年前的一场大雨,运河水倒灌,村里一米深的水,房顶破油毡漏了水,房外积水到了窗台。
村民打的回家,和司机从来不敢说到张家坟,只说去紧邻的市委,司机再往前一点都不愿意走。村里建厕所都成了大难题,几十户挤一个厕所用……
“对这片运河水有多爱,就有多迫切想走出这个地方!”张连贵说,“是沧州大运河城市区提升改造工程让我们看到了安居的新希望。”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托起“安居梦”
大运河,沧州的母亲河。沧州依运河而建,因运河而兴。
沧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重要指示精神,启动实施了大运河城市区提升改造工程,举全市之力把大运河打造成为中国大运河文化重要的承载地、河北省城市生态休闲走廊示范区、沧州市城市重要标志,开创“沧州大运河时代”,让群众尽享运河之美。
鸟瞰黄河路以南,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地绿水清、人水和谐,成为市民娱乐休闲的“打卡地”;放眼解放路以北,美丽的运河景观带,装点夜色、扮靓都市,成为城市跃动的音符。而两地之间的南关、张家坟片区,却成了大运河文化带的一个空白区域。
把群众“安居梦”和运河文化带建设相结合,南关、张家坟片区,成为工程的重头戏。
走进片区,问题又接踵而来:做生态修复,不搞商业开发,安置房从哪里来?382亩土地,涉及国有建设用地、国有农用地、集体农用地和河套用地,征收项目地类复杂,一家往往是在村里建了住宅,又在菜地里建了房子,补偿标准不一样,百姓不认同;片区涉及的房屋及土地征收,情况复杂,村里有有土地证的,有没土地证的,还有证小房大的,各说各的理。
“问题越多、情况越复杂,越要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政策对全体。”运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项目指挥长肖玲说,依法依规按程序是解决疑难问题的金钥匙,必须把依法征收挺在前面。
以人民为中心才是最大道理。“5个月内,一定完成搬迁。”沧州市下了决心,运河区也向沧州市委立下军令状。
没房源,多方筹措。市委、市政府将地处黄金地段的流津时代、世纪福邸两个小区作为安置房,开创沧州“准现房”安置先河,让被征收居民吃了“定心丸”。
对补偿标准有异议,挨家挨户反复征求意见。项目指挥部为22个群众工作组每组配备一名群众代表,与队员一同入户做工作。早晨集合入村,晚上回来梳理汇总当日情况,披星戴月,风里来、雨里去,单是征收补偿方案,就出了30稿草案。
需要临时租房的,孩子因搬迁转学的,行动不便的……村民的难题,都有解决的法。张连贵眼泪直流:“在运河边住了一辈子,没想到还能活着搬出张家坟!”
用真心真情让群众早日实现“安居梦”
11月1日,走进南关、张家坟片区,“齐心扮靓大运河、同心共筑‘安居梦’”大牌子高悬村口,一片片红砖瓦砾静静覆盖在防尘网下。
一里之外的片区征收项目指挥部,100多面群众自发赠送的锦旗挂满墙;协议签订进度图上,每个组都标上了红旗,进度完成率都是100%。
“只用了4个半月,运河人就完成征收任务,实现了协议签订率、和谐征收率和群众满意度三个100%,这和全体党员干部的奋斗精神密不可分。”运河区委书记高向阳说,项目预征收公告发布不久,正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党开展,我们就将主题教育开展到征收一线,工作推进到哪里,党的旗帜就亮到哪里。
382亩土地、712处房屋、250座坟茔……从5月启动到9月底清场,面对征收重任,运河区抽调20余名单位“一把手”和百余名干部成立项目指挥部,在4个半月日日夜夜,进村入户,披星戴月,将汗水挥洒在征收一线。
副指挥长、政策组组长张学峰三伏天突发冠心病,仍带病忍了一个多月,喊也喊不走。病情没确诊时,胸口疼痛,豆大汗珠滚滚直流,他就拿膏药贴上。最后是领导“勒令”他去北京检查治疗的。心脏支架手术做完没几天,他就又冲在了征收一线:“政策组是整个征收工作的核心,政策定不下来,百姓不信服,咱歇得不踏实!”
正值房屋评估关键时刻,南关群众工作四组组长张金良母亲从献县老家到沧州市中心医院检查,每天早晨五点多入村、第二天凌晨一两点才回家的他忙晕了头,两天时间里没顾上给母亲打个电话。后来,他才得知母亲患病,需要住院手术。“母亲不怨我、支持我,她知道我忙……”他流着泪说。
咬着牙,流着汗,他把南关最难的“关”给过了。
杨金英、杨文君姑侄俩相依为命多年,却为分房的问题“红了脸”。哥哥杨金生在侄子5岁时去世,留下4座房,两座在村里,两座在菜地。2012年两人达成协议,姑姑要村里大房子、侄子要小房子,菜地里两套房子也都给侄子。评估时,姑侄俩却产生了隔阂。
张金良细细分析,虽然姑侄都各不相让,却各有各的苦:姑姑老伴患有精神障碍,拆了房子,感觉没了依靠;侄子父母早亡,更缺乏亲情呵护。这时,张金良打起法律牌、亲情牌:从法律上讲,两人协议达成就有法律效力,不能反悔;但姑侄俩是打不断的骨肉亲情,拆了旧房子,新房还分在一起,到时候姑姑给侄子看孩子,侄子侍奉姑姑安享晚年!
最后,姑侄俩相拥而泣,“工作组都为咱们考虑到骨子里去了,还有啥说不开的啊!”
进入9月份,张家坟群众工作一组组长张金丽满心扑在一户80岁老太太张玉娥的征拆工作上。老人对自己补偿面积不认可,一大早,她就坐在炕头上耐心和老人讲解。老人腿脚不便,去菜市场买菜时,她就骑着电动车把菜拉来;雨天路滑,她就搀扶老人出入。一天,张金丽女儿的老师给她打来电话:“你家孩子怎么上课老是犯困啊?”老师哪里知道,女儿每天晚上12点前都没睡过觉,因为她要等妈妈回家。
默默坚守,辜负了女儿,却焐热了老人的心。现在,老人把张金丽当亲闺女看待,老人蒸的窝头、做的冬菜,亲戚大棚种的葡萄都给她拿来吃。“工作组就是咱的亲人,是她们帮咱把平房换成了楼房,把旧房换成了新房……”
4个半月的风雨兼程,为的是让运河之水更加清澈、让运河生态得以修复;4个半月的苦干实干,为的是让狮城百姓早一天遇见更美的大运河,让片区居民早日实现幸福“安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