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大运河神木厂历史景观修复明年完工 古闸口修缮启动

发布时间: 2019-10-31 15:36:36 | 来源: 中国网新闻中心 | 作者: 辛闻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中国网10月30日讯 2019北京CBD论坛今天在京举办。在文化建设主题发布会上,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强透露,2019年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取得新进展,神木厂历史景观修复初步成型,预计明年完工。

大运河文化带(北京段)在朝阳包括通惠河、萧太后河,以及坝河三大水系。作为通惠河畔的重要历史景观,神木厂历史景观的修复建设已初步成型。

“按照设计,这处历史景观的修复建设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在神木厂遗址建设神木保护廊房,并在廊房西侧建设《神木谣》碑御碑亭,南侧建设皇木博物馆,展示金丝楠木和大运河漕运等有关历史文化。”李强说,“目前《神木谣》碑已迁移到位,御碑亭和神木廊房整体工程已完工,神木廊房内部展陈工作也已完工。下一步,将启动皇木博物馆的建设,预计明年完工。”

同样即将动工的,还有平津闸和永通桥的修复工作,恢复古闸口和古桥风貌,两处遗址修缮后,都将为百姓了解漕运历史文化,提供佐证。

此外,萧太后河辽文化展览馆目前也在改造设计中,完工后,百姓可在这里通过静态展陈、纪录片等多种形式了解萧太后河的历史变迁过程、治理情况,以及相关的故事传说。

推荐阅读
隋唐大运河研究及学术反思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今北京),南达余杭(今杭州),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五大水系,穿越8省、市,全长2700公里,其开凿之早、规模之大、里程之长在我国交通史、政治史、文化史、经济史、社会史上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于隋唐大运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出现了数量庞大且有分量的文章、专著及资料汇编,涉及运河历史及地位、漕运、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及生态环境变迁、文化遗存及开发保护、文化带建设等方面。
天津:杨柳青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明年启建 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大运河、国家级“非遗”杨柳青年画、“华北第一民宅”石家大院……作为津城享誉海内外的民俗文化旅游区,古镇杨柳青是中外游客来津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日前,记者从天津市西青区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古镇杨柳青即将再添新景观,多年来备受关注的“元宝岛”地块,将以杨柳青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大运河神木厂历史景观修复明年完工 古闸口修缮启动 “按照设计,这处历史景观的修复建设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在神木厂遗址建设神木保护廊房,并在廊房西侧建设《神木谣》碑御碑亭,南侧建设皇木博物馆,展示金丝楠木和大运河漕运等有关历史文化。在文化建设主题发布会上,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强透露,2019年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取得新进展,神木厂历史景观修复初步成型,预计明年完工。”李强说,“目前《神木谣》碑已迁移到位,御碑亭和神木廊房整体工程已完工,神木廊房内部展陈工作也已完工。
陈学冬在苏州:为大运河注入“年轻力量” 今年九月,陈学冬受邀参加了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指导的“城市设计周一带一路伦敦站推广活动”,与众多国际学者、专家就“京杭大运河的保护性开发”展开充分讨论,并接受苏州国际设计周、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委托,担任“创意护卫大运河”公益大使,进行系列公益推广活动。作为运河沿线的浙江人,陈学冬坦言,他对运河有着先天的亲切感,这条古老的水道显示了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想象力和行动力,是中华历史发展的伟大见证之一。陈学冬在苏州国际设计周闭幕式上表示,十分荣幸可以在伦敦的活动上接受委托成为“创意护卫大运河”公益大使。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13261622996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