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大运河文化带洛阳篇三】大运河古今辉映 大情怀诗与远方
瀍河汇入洛河处曾宪平摄
核心提示
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含嘉仓160号仓窖遗址、回洛仓遗址成为中国大运河洛阳段的申遗点,它们一度成为世人目光的聚焦点。之后,洛阳市依托大运河文化遗产开展了一系列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加快推动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和大运河文化带各项建设,着力传承好、保护好、利用好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今年,随着《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的颁布,大运河文化带扬帆起航。
采访组来到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采访
活化保护利用开发
大运河遗产类型丰富,是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技术、自然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生态系统,很难以某一种遗产类型完整准确概括,这使得中国大运河成为世界遗产领域的一个独特的重要案例。
为探讨这一重要案例,2019年4月,来自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多位专家学者齐聚洛阳师范学院举行的大运河文化论坛,他们就如何推进隋唐大运河的活化、保护、利用与开发进行了交流。参与大运河文化论坛活动采访的洛阳日报社融媒体中心记者常书香表示,一部运河史半部中华文明史,国内运河沿线城市专家、学者齐聚洛阳,围绕大运河文化畅谈古今、各抒己见,共商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为推动大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撑。
对于大运河这一独特而重要的案例,山东省“运河文化研究”人文社科基地首席专家吴欣基于多年的学科理论等研究,提出大运河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带着问题进行运河学研究,尤其是跨学科研究是深化运河学研究的必要路径。她认为,要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认识运河,在学术研究的脉络里了解运河、运河学术研究发生的转向及其凸显的学术旨趣。
针对当今“运河热”的浪潮,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副院长王健表示,要提高问题意识,加强整体性的技术研究部署,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对于大运河文化带的认识,全国政协委员、洛阳师范学院校长梁留科教授从后申遗时代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入手,论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其作为我国国内第一条以文化建设为指向的带状发展战略地位的意义和价值。
梁留科认为,大运河与沿岸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大运河在进行保护、传承与利用的工作中,势必会牵涉众多平民百姓的切身利益。因此,如何在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中,释放大运河的文化、生态、经济价值和优势,建设集生态、文化、经济于一体的综合性廊带,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和智慧性的难题。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内景
提升功能传承价值
一部中国运河史恰是一部中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社会发展史,文化的多样性以及空间发展的区域差异跃然纸上。为此,中国运河文化遗产的价值不单单体现在历史、艺术、科学等方面,它更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程。
洛阳师范学院大运河研究院伍纯初博士表示,隋唐大运河,北至涿郡,南至杭州,其周围还延展到周边很大的区域,其沿线地区都是今天隋唐大运河研究的范围。为了更好地发掘隋唐大运河的历史与当代价值,沿线各城市各地区有必要加强联系,紧密合作,建立各城市各地区的联动机制,互通有无,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对于大运河遗产内涵的开发传承利用,一直以来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鼓与呼的梁留科表示,在综合价值评估的基础上,构建多主体、多要素、多手段、多层次、多领域的保护体系,具体措施如:通力协作加强遗产保护,多界联合推进价值传承,活化业态提升资源利用。
“我们深入挖掘中国历代积聚而成的、丰富的运河文化遗产内涵,就是为了进一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文化需求。”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肖爱玲认为,过去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主要功能在当前已渐行渐远,我们在保护运河历史文化遗产过程中,注意在发挥运河基本运输功能的同时,应当结合新时代绿色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等需求,促进运河功能提升。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外景
新馆“古城”交相辉映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包括洛阳在内的多个运河沿线重要节点、枢纽城市,围绕文化运河、生态运河、经济运河、社会运河,积极推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目前,洛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加快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积极主动融入大运河文化带战略,突出特色,打造新时期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的洛阳模式。
7月12日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现有的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是依托山陕会馆而建,困于展馆面积及结构不足以实现集展示、教育、研学等多位一体的文化遗产挖掘传承功能,作为中国运河的源头、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洛阳正在规划建设国家级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另外,作为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举措,洛阳市正集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建设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使之成为系统挖掘、整理和展示大运河洛阳段深厚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平台。
记者了解到,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建设以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高地为目标,在深入挖掘隋唐洛阳城和大运河洛阳段历史文化资源基础上,紧紧围绕隋唐洛阳城与大运河的互动关系,重点展示隋唐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的开创作用,以及隋唐洛阳城在当时国家和国际上的中心地位,进一步推动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促进洛阳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全面协调发展。
洛阳,一个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城市,正大步迈向大运河文化带融合发展,用实力和行动落实国家战略,进一步谱写更加出彩的洛阳篇章!
——寻访大运河文化带特别报道洛阳篇之三
寻访故事
前人智慧今人叹
大运河(含嘉仓遗址)
洛阳采访之行,参与仓窖发掘的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隋唐研究室研究员王炬告诉记者,利用仓窖保存粮食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他说,当时人们将窖壁挖好后用火烘干,把草木灰顺势摊在窖底,上铺木板,木板之上铺席子,席上垫谷糠后再铺席子;窖壁也用两层席子夹一层糠,里面装粮食,离地面半米处同样用“席子夹糠”法覆盖,然后封土,才算完工。如此储粮,粮食不易发热、发芽、腐烂。含嘉仓160号发掘时,里边有一窖保存完整的粮食,从粮窖的木板缝隙中发现的谷子样颗粒,竟在取出的第二天发芽。前人粮食贮藏技术水平让人惊叹!
含嘉仓遗址
记者手记
创新探索路修远
在寻访大运河文化带第一站,记者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智慧。隋唐大运河是当时人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大业杂记》记载:“通济渠水面阔四十步,通龙舟,两岸为大道,种榆柳。自东都至江都两千余里,树荫相交,每两驿置一宫,为停顿之所,自京师至江都,离宫四十余所。”
岁月流转,昔日的隋唐大运河已不复存在。大运河文化带这一国家战略的提出,为大运河的挖掘保护传承指明了方向。采访中,记者得知洛阳在考古研学、遗产公园等方面已做着积极的实践。大运河文化带意义深远,对于运河城市来言,这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责任,前途漫漫,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