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大运河文化带洛阳篇一】千秋功过系一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夕阳下的瀍河入洛河口。曾宪平摄
“如果我们能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唐宋或明清盛世,自天空俯瞰神州大地,一定会被两条雄踞在中华大地的、蜿蜒的‘人工巨龙’深深震撼:一条是横亘东西、冷峻深沉的万里长城,另一条则是连贯南北、舳舻千里的大运河……”
7月12日,寻访大运河文化带·汴梁晚报文化中国万里行大型全媒体融合报道组首站来到洛阳。
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波澜壮阔、曾经褒贬不一的大运河,给予我们的触动是如此鲜明与深刻。
洛阳,因处洛水之南而得名,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洛阳自古即有“天下之中”之说,“昔先王之经邑也,掩观九澳,靡地不营。土圭测景,不缩不盈”。
周成王时,周公派召公到洛阳去进行选都测量。召公后来发现涧水以东、廛水以西这块地方风水最好,“河山控戴,形甲天下,宜立都城”。
就是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地方,孕育了大运河文化带的不朽传奇。大运河,那穿越于中国原野的浩荡,是千年来九州大地上最雄浑的交响。
往事越千年,大运河文化带的肇始,得从1300年前说起。
隋朝故事,汉魏文章,昙花一现。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外景。
7月12日,记者在洛阳山陕会馆看到,在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的橱窗内赫然写着,“581年建立,618年灭亡,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博物馆工作人员刘东红介绍说,隋王朝虽然短暂,但在中国历史上却书写了太多的辉煌。隋唐大运河的开凿更是奏响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史上最为华彩的一章……
605年,即大业元年,洛阳发生了两件震动天下的大事。这两件事都与一个人有关。此人,姓杨名广,就是大名鼎鼎的隋炀帝。
杨广称帝后,做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迁都洛阳,在东周王城以东、汉魏故城以西9公里处新建洛阳城。
隋炀帝将都城从长安迁到洛阳,“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都城置于四方之中,离江南山东不再“关河悬远”便于对整个国家政治、军事的控制,既便于为天下所贡奉、四方所拱卫,又便于各地输入贡赋、诸侯朝觐。
这一举措调整了隋帝国的政治重心,加强了帝国对南方和山东潜在反叛势力的控制,提升了隋帝国的国家安全系数。
更感性一点地说,对于杨广而言,东都营建的并不止一座宫城,而有着极为强烈的精神指向。王朝重心东移,居天下之中,北界黄河有太行之险,南通宛叶有鄂汉之饶,东临江淮有渔盐之利,西驰渑淆有关河之胜。
据地利而图辽远。洛阳并不是杨广精神指向的终点,他的目光坚定而又深邃,他望的是那遥远而又多情的江南。
那里的山温水软,东南形胜,自古繁华,用后世才子柳七的词来讲就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内景。
大业元年发生的,就是这一件更大的事。
几乎就在营建洛阳东都的同时,杨广又发布了另外两项重大工程的诏书:通济运河,由洛阳东下山阳(淮安);邗沟运河,由山阳南下江都。
杨广目光长远,在他看来,开凿大运河的功用比迁都将更加长远。近400年的分离使得南方和北方形成了明显的差别,南方经济富足,北方却土地贫瘠。南人认为北人粗鄙无文;北人则视南人为被征服者,胆小懦弱。两地相视,几几如异族。杨广用手指在地图上从南到北用力画了一下:要使帝国的统一从形式升华为精神,就需要一个沟通南北的大动脉,不但可以促进南北的物质交流,更可以促成南北的文化融合。只有这样,整个民族才能神通气爽、血脉贯通。而建设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就是最好的渠道……
是年三月,隋炀帝“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正式开始了隋唐大运河的开凿。
大业四年(608年),杨广又征发河北民工百万疏浚汉代屯氏河、大河故渎与曹操所开白沟为永济渠。
隋唐大运河线路图。
在黄仁宇先生看来,608年应该充分地被视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年。他在申请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的论文《明代的漕运》中写道:“从这一年起,隋炀帝统治下的每一个行省都可以通过水路到达,隋的运河网勾连出了比洛阳更东的汴州、扬州、苏州等一批城市。东部城市群从此开始将以其富饶的农业和不竭的商业繁荣供养着北方的都城。隋炀帝企图把长江下游一带的人力和物力组织起来,以建立一个更伟大的帝国……”
大业六年(610年),杨广又疏浚春秋吴运河、秦丹徒水道、南朝运河为江南河。至此,开凿大运河的工程基本完成。
1000余公里的运河将黄河和长江沟通,这是有人类以来从没有实现的奇迹,成为当时与后世王朝经济价值最高的黄金水道。
因为大运河,就中华民族而言,“人”立起来了,而大运河的缔造者却倒了下来。杨广修隋朝大运河后,频繁发动战争,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穷奢极欲,引发全国范围农民起义,天下大乱,导致隋朝崩溃覆亡。
杨广,死后谥号“炀帝”。“炀”是左右结构,部首为火。《谥法》曰:“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炀”是所有谥法中最坏的一个字。
“炀”第一次使用,并非用在杨广身上,这个谥号其实是杨广追赠给陈叔宝的。604年,陈朝也是南朝最后一位皇帝陈叔宝去逝,谥号为“炀”。
历史吊诡的是,这个谥号在14年以后又还给了隋朝。它从杨广手中送出,又被别人用在了自己身上。更为有意思的是,后人称陈叔宝不是“陈炀帝”,而是“陈后主”。这样一来,“炀帝”为杨广独享了。
唐代皮日休曾作《汴河怀古二首》,其一曰:“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功比大禹,杨广九泉之下或可快慰。人世代谢,最是无情,一切都是过眼烟云。
但大运河是不朽的,它成了中华大地上一道永恒的风景。光凭这一点,杨广即使不能称为伟大的帝王,也是可以走进有作为的帝王之列的。
时光漫漫如水,转瞬即是千年。
隋唐以后,宋元继之。随着政治中心东移,经济重心的南移,为了便于南粮北运,大运河被裁弯取直,形成了今天京杭大运河的格局。以洛阳为中心,始建于隋炀帝时期的隋唐大运河,部分河道逐渐干涸,只流淌在人们的记忆里。
陈寅恪先生论宋有云“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这句话如果用于评价大运河,也是若合符契。
中国大运河申遗,2014年梦圆多哈。当年6月22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成为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千年大运河,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新时期。
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推进,大运河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落实国家重大部署,呼应时代重大命题,寻访大运河文化带·汴梁晚报文化中国万里行大型全媒体融合报道组首站选在洛阳。从洛阳开始,特别报道组沿着大运河的历史走向,经汴河,过开封,向东南顺流而下。从丝绸之路东起点,经千年大运河、江南河、浙东运河,特别报道组将到达海上丝绸之路出海口宁波,由浩荡走向宏阔。
记者在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内采访。
——寻访大运河文化带特别报道洛阳篇之一
寻访故事
抚今追昔宫墟间
隋炀帝杨广去世200年后,又一个名气更大的诗人从长安来到了江都,流连隋代宫城废墟间,抚今追昔,写了一首诗《隋宫》。这名诗人,名叫李商隐。
其诗曰: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虽然没有和隋炀帝遇见,但李商隐在诗中所写的每一句都像是说给隋炀帝的话。他写隋炀帝为了寻欢作乐,无休止地出外巡游,开凿运河、建造行宫成为王朝衰落的诱因。
记者手记
鉴以往知未来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的毁誉参半,也可以看到自己的荣辱与共。然而,历史这面镜子还是一面“魔镜”:读史可以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隋唐大运河在历史的长河中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然而,完成大运河这样一个巨大的工程,对当时的经济和生产力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消耗。得民心者得天下!隋炀帝的毁誉参半,也为大运河文化带发展战略提供了一面镜子。《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中,以人民为中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等字眼诠释着新的发展理念。
以上图片均为全媒体记者李克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