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
         

新乡市摸清大运河文化带资源家底,梳理建设项目

发布时间: 2019-10-10 17:37:29 |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大运河新乡段即如今的卫河新乡段,是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自隋炀帝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开凿使用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卫河隋代以前称“清水”,隋炀帝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开挖永济渠。隋唐称“永济渠”,北宋将永济渠更名为御河,到了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又改御河为卫河,此后卫河之名不再更改,沿用至今。

一、新乡市大运河基本情况

由于运河横穿新乡,与运河有关的遗迹众多:其中因运河而兴盛的城市二座(新乡市、卫辉市);与运河有关的桥梁、码头、寺庙建筑10余处(百泉、合河石桥、水东经幢、金龙四大王庙、北关码头等);与运河息息相关的聚落遗址10余处(南高村遗址、西曲里遗址、汲城遗址、河洼遗址、芳兰遗址等)。其中位于新乡县合河村的合河石桥,是目前横跨卫河之上的唯一的一座保存较完整的古代桥梁。

目前规划中的遗产点段主要有8项12个遗产点,包含水工遗存:卫河(永济渠)新乡段(卫河新乡段、卫河故道卫辉古城段),小丹河,百泉河和百泉湖。附属设施:合河石桥。相关遗产:卫源庙,金龙四大王庙,卫辉古城(望京楼、望京楼历史文化街区、贡院街历史文化街区、盐店街历史文化街区)。

新乡市大运河主线(卫河)呈西南-东北流向穿越新乡市境,小丹河自西向东、百泉河自北向南汇入卫河。本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涉及的范围西南自获嘉县黄堤镇西马厂村,东北至卫辉市上乐村镇小河口村,北至辉县市百泉镇,面积约61平方公里。

二、新乡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具体项目

新乡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具体项目分为4个方面:

(一)运河水利设施保护展示工程

1.河道保护展示项目,涉及到百泉河、小丹河、卫河河道原始风貌保护、整治及展示项目。

2.水闸体系保护工程,涉及招民庄卫河水闸保护工程、范岭合河闸保护工程、百泉河水闸(一闸到七闸)体系保护工程、临清店水渠老闸保护工程。

3.卫河水工设施保护工程,倒虹吸维修保护。

(二)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工程

1.文物本体保护维修项目38处,涉及国保单位百泉、望京楼等,省保单位平原省委旧址、镇国塔等单位。

2.文物展示工程,涉及合河石桥展示,百泉、望京楼等。

(三)运河文化遗产考古调查发掘项目

1.卫河码头体系考古调查发掘项目,涉及大里狮子口码头遗址、杨树浦码头遗址、北关街饮马口码头遗址考古调查发掘。

2.卫河聚落遗址考古调查发掘项目,涉及7处遗址,包括东高村遗址、南高村遗址、汲城遗址、西曲里遗址、临清店遗址、王奎屯砖窑遗址、淇泉书院遗址。

(四)运河传统历史街区保护展示工程

1.北关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工程,涉及红旗区5处文物保护单位,包括游家书房、付家大院、李家大院、北关百年药店、北关老桥遗址。

2.卫辉古城传统民居群保护工程,涉及卫辉市10处老宅,包括德北西街嵇文甫老宅、鼓楼前街唐启太老宅、鼓楼后街靳伯康老宅、南马市街傅明灿老宅、后曹营徐世昌老宅、贡院街郞秀枝老宅、贡院街王祖贵老宅、贡院街李廉宇老宅、望京楼后街宋淑珍老宅、沿淀街陈家宾老宅。

三、新乡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目标

新乡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目标是建立统一、协调、完善的管理机制,科学、有效地保护管理和利用大运河遗产。真实、完整地保护并延续新乡市大运河遗产及其环境风貌,保持河道自然环境生态保存完好,推动新乡市大运河遗产廊道建设,传统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建设,充分发挥大运河遗产的文化社会价值,促进大运河遗产的展示利用,使大运河遗产成为新乡市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资源、丰富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推荐阅读
第三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举行 4月23日至6月21日,第三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以下简称“诗歌大会”)在杭州举行。本届诗歌大会将以1+8+1的形式呈现,即通过开幕式、八大系列活动、闭幕晚会串联起整场活动。
大运河沿线41城非遗项目集中亮相淮安 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淮安举行,来自大运河沿线41座城市的16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亮相,展现不同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与魅力。
山东启动“非遗月” 2018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运河沿线城市非遗展演系列活动启动仪式2月6日晚在济南举行。来自京杭大运河沿线山东、浙江、安徽、河北、江苏的5省12个城市同台展演非遗项目,交流非遗文化。
北京运河文化带六问之五:运河号子是非遗? 从2006年到2014年,国务院先后公布4批共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部先后确认198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专题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13261622996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