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永嘉昆曲保护条例》实施 永昆的涅槃之路

时间:2024-07-18 16:20:21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程潇潇

从温州山水中孕育的永昆《拜月记》重新走入温州山水 图源: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7月1日起,《温州市永嘉昆曲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温州以立法破题,助力永嘉昆曲“戏”水长流,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昆曲被公认为中华戏曲百花园中最臻至完美的一枝。2001年,600岁的昆曲先于4000岁的古琴被推选为首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时昆曲已濒危,亟待拯救,更契合“非遗”的本意。而永嘉昆曲,作为昆曲的一个古老流派,是这根花枝上的一朵奇葩。

早在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就曾对抢救和振兴永嘉昆曲作出重要批示,成为永昆走向新生的重要节点之一。从盛极一时到凋零殆尽,再到如今的欣欣向荣,永昆作为温州最古老、最具地域特色的剧种,显示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强韧生命力。

永昆之韵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戏曲奇葩

诞生于元代的昆曲,集音乐、舞蹈及文学之美于一身,被誉为“雅昆”。到了清后期,昆曲日益“文雅”而缺乏创新,陷入孤芳自赏的窘境,同时,京剧等地方戏纷纷崛起,昆曲在与之抗衡中败落,逐渐淡出大众视线。

不同于“雅昆”,成长于温州旷野庙台的永昆,自诞生起就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明代姜淮《歧海琐谈》记载:“每岁元夕后戏剧盛行,虽延过酷暑,勿为少辍。如府县有禁,则托为禳灾、赛祷……”可见,当时的温州戏剧,是一种依托庙会文化、近乎狂热的民间演出活动。由此孕生的永昆,是完全平民化的戏曲形式,其流行地域以温州为中心辐射温岭、台州、丽水、福鼎一带。

“平民化”的永昆,擅用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演大众喜闻乐见的故事。

从演绎方式上看,永昆唱腔有别于苏昆讲究的“水磨、咬字、冷板、气口”,所秉承的是“畸农市女,顺口可歌”。其表演讲究“以神导形、以形托神”,如《吃糠》中赵五娘的那一“噎”:双目圆瞪,脖颈挺直,泪光闪烁,举碗至头顶,用筷子在碗里连连下戳……取材自真实生活的演绎方式,“噎”出了艺术,也“噎”出了共情。

从内容上看,永昆以描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见长,所流传下的剧目多为惩恶扬善的“爽剧”。不同于其他剧种,永昆艺人十分擅长自编当地奇闻轶事。如“同福”昆班的《对金牌》,讲的就是江心屿恶僧祖杰杀害余氏一家七口的命案,正是当时的社会热点。可以说,“取悦”平民大众是永昆的“拿手好戏”,其所唱所演映射的是“平民意识”。

正因扎根于民,永昆才得以拥有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自清咸丰至新中国成立的百年间,即便“雅昆”绝迹,永昆戏班依旧在浙南闽北大地上流动不息,此消彼长,从未停歇,其中最有名的是新同福与新品玉。抗战爆发后,戏班演出一度受到禁锢。但新中国成立后,新同福、新品玉、一品春、南春班社流散的昆班艺人又重组了“巨轮昆剧团”,继续为浙南广袤农村的劳动人民送去他们钟爱的精神食粮。1957年,温州成立戏曲学训练班为永嘉昆剧团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

《钗钏记》剧照 瞿明华/摄

永昆之兴 从凋零到绽放的坚韧之路

一如其他地方剧种,在上世纪中后期的时代浪潮中,永昆也迅速凋零。但当中国戏曲从冻土中苏醒,各种声腔竞相绽放之时,永昆却因人才断层,成为绝响。

2000年初,刚刚成立4个多月的永嘉昆曲传习所,为重振永昆,决定将诞生于南宋温州的“中国最早戏剧”《张协状元》搬上中国首届艺术节的舞台,重现绝迹戏台的“南戏活化石”。然而在当时,老一辈永昆艺人凋零殆尽,新成立的永嘉昆曲传习所又还是个“空架子”,找谁来演成了难题。永嘉昆曲传习所历经在温州、杭州两地的一番苦寻,终于凑齐了5名有永昆底子的演员,并请59岁的退休永昆女小生林媚媚出山担纲主演,6人一台戏,分饰剧中12个角色。

就这样,这部戏在缺钱、缺人手、缺场地的窘迫条件下,星夜兼程排练了23天。2000年4月1日,在名家如林的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上,永昆《张协状元》横空出世,艳惊四座,造就了戏曲界“到处逢人说永昆”的佳话。著名戏曲家郭汉城更是欣喜不已:“《张协状元》把南戏粗糙、原始、不完整但生活气息浓郁、表演大胆的民间情趣,与精致的昆剧相结合,这为昆剧的创新、改革、发展指出了一条新路。”

彼时,名声大噪的表象下,永昆处境依旧窘迫。永嘉昆剧传习所因编制不足,连基本的行当都不全。一个剧团无法维持正常的排练与演出,便难以存活,更何谈振兴永昆?

拐点在2005年5月到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楠溪江考察调研期间,悄悄来到群众中间,与当地村民一起观看了精彩的永昆表演。在习近平的直接关怀下,永嘉昆剧团(原永嘉戏曲传习所)于当年6月恢复建制,跻身原文化部重点扶持的七个昆剧团之一。次年,永昆向浙江省申报非遗获得成功,由此踏上振兴之路。

近年来,永昆深入挖掘与整理传统剧目,如同探宝之旅,成功发掘出传统大戏21本、折子戏50多出,更排演了《琵琶记》《荆钗记》等诸多代表剧目。其间,永昆演员与剧目荣获国家级、省市级50多个奖项,十多出折子戏更入选“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彰显了永昆艺术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为扩大永昆在新一代青少年中的认知度与影响力,永嘉昆剧团积极拓展校团合作,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古老永昆注入新活力。当前已在永嘉县中小学开设27处永昆教学实践基地,开展免费“戏曲启蒙教育”,与42所学校结对合作,培养昆曲爱好者近万人。

去年,永嘉昆曲表演及音乐特点分享会在北京正乙祠戏楼成功举办,促进南北戏韵的交融。同时,温州借助央视春节戏曲晚会的“后晚会效应”,打造“永昆周末百姓剧场”等惠民品牌,每年吸引受众达20余万人。永嘉昆剧团联手永嘉旅游投资集团,创意打造的永嘉昆剧团首部实景永昆《牡丹亭·惊梦》,与楠溪江诗画山水融为一体,成为吸引大批游客观光驻足的文旅明珠。

为扩大全球传播效能,永昆携《牡丹亭·游园》参加2022世界温州侨胞“瓯江潮 同春乐”春节联欢晚会全球直播,连续八届参加中国昆曲艺术节会演,并赴台湾、香港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永昆微电影《追寻》更荣获首届“高教社杯”高等学校“用外语讲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一等奖……永昆承担起文化使者的职责,展示着中华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国际影响力。

《杀狗记》金亦武/摄

永昆之望 立法保护下的新时代传承发展

清代刘廷玑有云:“海盐浙腔,古风犹存,他处难觅。”永嘉昆曲,作为“中国仅存的海盐遗响”,承载着“戏曲活化石”之誉,其研究价值不可估量。

然而,对于濒危剧种的保护与传承,世间不乏质疑之声,认为“无法留存,即是缺乏生命力”。然而,新编永昆《张协状元》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永昆之存续价值:其形式虽古旧简陋,然其内蕴之美学理念却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由永昆之例,延展至稀有剧种之保护与发展,有三点思考尤需铭记:

一者,顺应发展规律,既要典藏,亦要创新。稀有剧种因流传范围有限、传承剧目稀缺,更需创新内容与传播路径,以迎合“观众之选”。对于那些未能与时俱进、终被时代淘汰之剧种,我们应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入档存照”,典藏一方地域之文化与历史记忆。

二者,保护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母语”。流行于特定地域之稀有剧种,其音乐、唱腔与表演程式往往蕴含浓郁的地域风情。我们应珍视这种“文化基因”的传承,展现中国戏曲之丰富多元、独具匠心之魅力。

三者,创新表达语言与路径,迈向更广阔之舞台。稀有剧种唯有被更多人观赏、理解,被更多年轻人模仿、喜爱与传承,方能生生不息。因此,更应积极探索“破圈”之路,开辟与观众连接之新径。

永嘉昆曲,一如众多稀有剧种或古老非遗所面临的困境,艺术特质流失、保护工作碎片化、创新不足、市场生命力羸弱等问题亟待解决。

本月实施的《温州市永嘉昆曲保护条例》,着眼于打造保护、传承与发展之全闭环流程体系,建立全市“一盘棋”之协调机制。该条例以保障戏曲之多样化、可持续、良性发展为出发点,为永嘉昆曲焕发历史魅力与时代活力提供了坚实支撑。

《条例》针对永嘉昆曲保护工作之系统性、方式方法、艺术特质、人才培养等主要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具体要求。诸如编制永嘉昆曲保护专项规划,开展资源调查,建立保护资源名录与数据库,实行分级分类保护;组织挖掘整理传统作品,支持定期复排演出,对濒临消失之资源进行抢救性保护等。

在护航永昆之传播与普及的同时,《条例》还聚焦于“永昆”之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出推动国有永嘉昆曲演出团体改革,鼓励和支持其建立健全剧目题材与版本多样化机制,推动永嘉昆曲数字化建设,促进其与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之融合发展。

时光荏苒,永嘉昆曲穿越历史长河而来,于新时代立法之翼下,必将翱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