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热播剧《繁花》里,王家卫腔调、上海腔调、阿宝腔调、女性腔调……“腔调”不仅是剧中频繁出现的台词,更是这部爆剧的标签。若是说腔调,沪上有沪上的腔调,周庄当然也有周庄的“腔调”。
2024开年热播剧《繁花》正式收官啦!
1月3日《繁花》豆瓣开分8.1,截至大结局点映礼当天,超17万网友在豆瓣打出8.2的口碑高分,连央视也发文称《繁花》剧有“腔调”,坐实了爆款身份。
王家卫腔调、上海腔调、阿宝腔调、女性腔调……“腔调”不仅是剧中频繁出现的台词,更是这部爆剧的标签。
若是说腔调,沪上有沪上的腔调,周庄当然也有周庄的“腔调”。
莫论是苏式美食的精致,还是丁香花一样的姑娘,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烟火人情,又或是声声慢里的生活哲学……
周庄的腔调都足以让人着迷。
艺术腔调,
小镇大咖 文化荟萃
在《繁花》这部剧中,至真园里挂着两幅画,一幅是《聚焦》,一幅是《笼中女人5》,而它们的作者正是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画坛名噪一时的陈逸飞先生。
有解读认为,女主角玲子(马伊琍饰)在进贤路的“邻居”油画家陈老师,也是隐指陈逸飞。
神奇的是,彼时的陈逸飞,与地处江南的周庄,还有一段不解之缘!一幅《故乡的回忆》让周庄因陈逸飞而显,也让世人纷纷窥见了它藏在深闺、动人心魄的美。
杨明义为这座小镇定格出无数佳作,40年后又再回周庄。
无数的人来到这里,辗转奔赴三毛前尘后世的乡愁地。
至于今日,人们一说起周庄,总能想起那时的陈逸飞、杨明义、三毛……是这些可爱的艺术家们,让更多人听到了周庄的声音。世界小镇的艺术浓度,可见一斑。
人文腔调,
江南温软 富贵风流
生在江南,委实是一种福气。成都“巴适”、北京“局气”、武汉“硬朗”,江南就是“温软”。
这里的水慢,日子也慢。朝有犬吠,暮有炊烟,中间一张八仙桌,几盏阿婆茶,吃茶谈天,那是周庄骨子里生出来的笃定闲慢。
兴致起来就去票几场大戏,梨园奇葩一唱三叹,“昆曲无它,唯一美字”。
再听上一曲评弹,临窗消磨半天。
行在四时里,跟着摇橹船摇摇晃晃,青石板路流转淡淡时光,这里的人们早已建立了心照不宣的生活秩序。
周庄的调子,需要慢慢体会。
水乡腔调,
不落尘俗不染喧嚣
谈起《繁花》争惹的沪语热潮,演员胡歌表示,家乡话会让他想起,空气中的味道、雨落梧桐的声音。
吴侬软语亦如是。
入周庄,最先入耳的,便是市井的吆喝叫卖,一字一句把风雅变得具体。
粉墙黛瓦,青阶石巷,走出丁香花一样的姑娘,撑伞入画,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船娘就更妙,迢迢从烟波里来,甫一开口浅吟,就生出另一种清丽。
为人处世、穿衣打扮、一举手一投足,周庄的腔调,是不同别处的心动曼妙。话头话尾都守着旧时的风韵,也藏纳了时代的风雅。
美食腔调,
不时不食 讲究精致
出了名的水八仙,“茭白、莲藕、水芹、芡实、茨菰、荸荠、莼菜、菱角”,什么时候上桌,总有一个严格的时间表,早几天晚几天都不是那个味道。
寻常吃面要赶着头汤的吃,收拾利落起个大早去。
少不得有酥香软烂的万三蹄、白蚬湖里的白丝鱼。
《繁花》里爷叔都爱的定胜糕也不能忘,松软香糯吃个“吉祥高升”。
过了年往春天里过,青团、麦芽塌饼都是时令的好东西。
如果不是周庄阿婆,可做不出这小众吃食。
尝一口手工古法酿制的万三春酒,直接能醉到五月里去。
为了腔调就去江南,为了生活就去周庄。
这种历史、文化、人情共同积淀形成的“腔调”,是一千年内外兼修、一脉相承的,说不清也道不明。一部《繁花》结束,只要你来江南周庄的另一部《繁花》里走走,就能明白。(尤紫璇 周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