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各地旅游部门、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的数据,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八天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
原标题:十一长假旅游分析
今年的十一长假特殊,疫情积累的消费欲望得以释放,又是中秋国庆叠加,成为八天长假。从消费心理来说,则是春节五一十一,小假大假一起过,全年假日集中过。今日,统计数据发布,自有官方解读。在此期间,我只是在京郊晃了晃,但是天天在看各地的情况,看下来,有几点感想:
第一,很多人期盼的旅游消费爆发并没有发生,从逻辑上来说,积累的消费释放应当超过去年同期,现在人数仅恢复到八成,收入仅恢复到七成,并不理想。
第二,往年的出国旅游需求转移到国内市场,触发了高端消费,精品仍然受欢迎,颇有供不应求之感。但只是少数,总体而言,人均花费仅为732元,由此导致人数恢复和收入恢复相差十个百分点,旺丁不旺财。
第三,短距离,高频次 ,合家欢,山水间。是今年十一的显著特点,城市休闲和乡村度假成为趋势,也是长远导向。
第四,新业态,新追求,新玩法,层出不穷,是新生代引领市场潮流。
第五,目的地营销和行业竞争白热化,运营成本大幅度上升。与此同时,一些景区降价甚至免票,压抑了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冠冕堂皇的恶性市场竞争。假日拥堵是规律,安全第一,几乎没有品质可言。问题在于,如何保障长期品质,形成品牌。有动力,无能力。
第六,14亿人口,4亿中产,消费潜力是必然的,消费经验的丰富也是必然的。优质低价是违背规律的,运动方式可以一时,不能长久。让客人心甘情愿掏兜,欢天喜地花钱 ,才是本事。
第七,企业是市场主体,也是根本。政府往往是只要面子,不问里子。企业最终要看收益,一个长假下来,部分企业盈利,多数企业打平,也仍然有一批企业亏损。但是恢复了现金流,也就有了活力。
最后,还是这句话,庚子年难过,防疫常态化,不是一句空话。国际风云如何变幻,都在压向中国。今年,熬。明年,活。后年,火。(魏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