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守好一库碧水 打造生态价值高地
——湖北十堰市发展生态农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纪实
一泓碧波三千里,川流不息,润泽沿岸民生。
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十周年。截至6月中旬,工程已累计输水近650亿立方米,相当于为北方“搬”去4400多个西湖,直接受益人口超1亿人,为沿线26座大中城市、200多个县(市、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水安全保障。守好北方的“水井”,人人都是“守井人”,这一共识在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的湖北省十堰市已深入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水源区生态保护修复,强调要把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划出硬杠杠,坚定不移做好各项工作,守好这一库碧水。
7月30日,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会将在十堰市举行。“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政治上高站位、守护上高标准、治理上高水平、机制上高能级,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确保一库碧水北送、确保群众共同富裕。”十堰市委书记黄剑雄表示。
因地制宜保水护水
——绝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河库
汽车驶上丹江口环库公路,仿佛进入了一片绿色仙境,周身被一库碧水和青山环抱,如诗如画。数十年来,十堰人民倾力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两次移民46.9万人,关闭转产规上企业561家,5万渔民弃渔转产。“我们‘十八般武艺’齐上阵,目标就是绝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河库。”十堰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彭艳说,从去年开始,十堰市启动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扩面工作,在茅塔河小流域综合治理1个省级试点的基础上,在其余8个县(市、区)各选择了一个市级试点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十堰支沟众多,一个小支沟就是一条小流域,护水的难度可想而知。治理小流域,必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说到底,就是要改变过去农村生产、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的局面,减少农业的面源污染。
治水先治土。早在2016年,郧阳区就率先引进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公司,从改良土壤入手,坚持化肥减量、源头减排,把有机废物转化为养地产品,用于提升地力、修复土壤,减少水体污染源。这种“水土共治”的环水有机农业模式自在当地推广以来,用五年时间改良了郧阳区超过30%的土壤,项目区畜禽粪便利用率提高到93%,年减施化肥15%,减少300多吨氮进入水体。
走进丹江口市三官殿街道狮子岩村,田地间的一块人工湿地和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引人注目。狮子岩村党支部书记张宇介绍,该污水处理设施可以收集10户以上村民的生活污水,通过磷剂沉淀处理后排入人工湿地,再经A/O工艺净化后进入储水池,这样就又可以循环利用了。此外,村中还修建了畜禽集中养殖点和干粪堆积棚,收集来的粪水直接接入管网净化,干粪收集发酵后可作有机肥还田。
除了生活污水,农业生产出的“肥水”又要如何净化?狮子岩村是通过在农田外围修建生态拦截沟渠,渠中种植净水植物进行净化。在茅箭区茅塔河小流域,一种“脱氮沟技术”则可将“肥水”变“瘦”。
“脱氮沟宽2米、深1.5米,沟里的滤料由废弃食用菌袋料、木屑、砥石及生物菌剂等混合而成。农田地下潜流从滤料中通过,可有效削减75%以上的硝酸盐氮污染,最大限度降低氮流入河体。”说起脱氮沟,十堰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站长李涛很是在行。据他介绍,脱氮沟技术由十堰市农业农村局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研发,靶向治污成效明显,现已在十堰市9个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推广1.2万余米,为农业面源污染的末端治理打开了新思路。
走在十堰乡间,可以看到院落干净整洁、垃圾分类井然有序,村民的门上张贴着“文明户”的奖状。点滴变化间,是人们对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积极响应。近年来,十堰市以乡村建设“六件事”为抓手,从厕所改造、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养老中心、托幼服务、农村公路等方面入手,发动群众共建共享美丽家园,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以农村厕所改造为例,截至目前,累计建改农村户厕52万余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4%。而作为“厕所革命”试点县的竹山县,扎实推进户厕改造全覆盖。
响应越积极,行动越坚定。在张湾区方滩乡沉潭河村,一支由20人组成的守水护水志愿服务队会在每周五下午自发出动义务巡河,并沿河打捞河面漂浮物及垃圾。志愿服务队队长杨宗严告诉记者,队伍里不仅有村干部,还有老渔民和新移民,“保护环境就要从点滴小事做起。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的居民,守护碧水清波,共建美好家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据介绍,在张湾区,像杨宗严这样的守水护水志愿者已有7万余人。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菌棒生产旺、鱼儿“游”上岸、茶树认种忙
十堰“九山半水半分田”,耕地资源较为匮乏,却坐拥优越的山水、生物资源。如何处理好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关系?十堰市锚定湖北省委赋予的“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定位,在保护中求发展,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成为破局的关键。
走进郧西县河夹镇杨家湾村的中国·郧西智慧绿谷,一片片高大翠绿的菌草起伏荡漾。近年来,郧西县抢抓国家菌草发展战略机遇,依托国家菌草中心专家工作站,积极引进菌草,开展菌草新品示范种植和“以草代木”种菇实验,全县累计种植菌草面积达2.1万余亩,节省林木近20万立方米。“种菌草可以防风固沙、保护水土,而且用菌草代替原先的木屑制棒也更省钱,一年可节省约30%的成本。”湖北绿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顺国说。
在食用菌制棒车间,记者看到,一名工人正站在全自动生产线前监测菌袋打孔。吴顺国告诉记者,4套全自动生产线采用国际知名品牌的PLC控制系统及执行软件,可实现定量上料、定量补水、定时搅拌、均匀分料,全部生产过程实现一键启动、人机分离,只在换袋及追加封口铆钉时需要手动操作,其余过程完全自动化。产量由原先的70余工人日产菌棒2万棒,突破到10余工人日产菌棒9.6万棒。成本下来了,菌菇产量却提升了。“光照、温度、湿度的变化都会影响菌棒出菇,现在这些因素都可以通过数字化控制中心来智能调控,确保实现全年循环种植,全天候出菇。我们的菌棒出菇率可以稳定在98%。”吴顺国自豪地说。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水吃水做水产。受湖库拆围和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影响,倒逼十堰渔业转型发展,推广工程化循环水、陆基圆池、“零排放”圈养等现代养殖方式,让“鱼儿上岸”,目前全市设施渔业总规模突破200万立方米。
在丹江口市龙山镇设施渔业,记者看到,基地配套了内外循环两个水系统,内循环可过滤养鱼用水,外循环将排出的污水沉淀、发酵后排入鱼菜共生池,经处理后再还田灌溉,实现了养殖废弃物的“零排放”。据基地负责人张梦恩介绍,基地还将大数据、智能终端等先进科技和无线传感器、高清监控等智能设施设备用于生产,通过“智慧大脑”全方位监测水温、气温、光照、含氧量、鱼群的活动情况,真正实现了高密度、智能化、无污染的数字智慧养殖。据悉,该设施渔业总造价1.2亿元,目前基地养殖鱼苗共计200万尾,一年可产2批鱼,预计再过五年便可回本。
5月的郧西县神雾岭茶场,满目青翠,生机勃勃。茶园内,一张张加厚高强度地膜嵌在其间,看不见一丝杂草;各种类型的灭虫设备像卫士一样伫立在茶树旁;喷灌设备穿插在茶树间,等待适时浇灌……这些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为传统茶园注入了“绿色智慧”,也提升了茶叶品质和产量。去年,神雾茶业集团被授予“全国首批生态低碳茶认证企业”,生态低碳茶园的招牌还吸引了各界茶叶爱好者前来认种。以全国茶商和中国人寿公司为试点,首批推出的50亩茶园已全部被认种,产值增加50万元,后期还预约认种了300余亩。2023年11月4日,浙江力石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十堰商会组织考察团,深入竹溪县就“认养一亩茶园”项目进行对接,首次计划认养茶园1000亩,目前已签约认养茶园500余亩。
好茶叶离不开好技术的加持。竹山县是产茶大县,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圣水毛尖”“十星红茶”等名优茶不仅得到众多消费者青睐,也得到众多专家好评,多次在茶事活动中荣获大奖。特别是2018年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竹山县“圣水毛尖”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国家级茶叶“大咖”肯定,荣获绿茶组金奖,竹山茶叶的优异品质再次赢得茶界关注。为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实现绿色转型、低碳发展,该县与中茶所、省果茶所、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示范推广茶叶绿色集成技术,共同推进竹山茶产业链建设。记者在采访时偶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阮建云在生产车间指导茶叶制作工艺。阮建云说,这是他今年第三次到此为茶厂工人讲解茶叶绿色低碳生产技术,“在最为关键的田间管理、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以及茶叶精深加工环节,我们都会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生产绿色生态茶。”
拓宽生态变现之路
——好山好水,是绿色资本更是金字招牌
从2014年开始,中国环境科学院和湖北省统计局一同对十堰市生态价值情况开展测算和评估。2017年结果显示,十堰市的生态价值优势明显,约11.11万亿元,是同期GDP的92.5倍,其中生态资源价值10.11万亿元,生态产品价值568.29亿元,生态服务价值9392.21亿元。
如何拓展生态变现之路,将生态优势真正转化为绿色动能?近年来,十堰市在丹江口市、竹溪县率先建立了“两山”转化平台公司,推动碎片化生态资源的集中收储、规模流转和专业开发,畅通了政府与市场、金融与产业、资源与资本的对接渠道。竹山县星梦茶业将当地优质山泉水与优质红茶结合,生产的“红茶醋”饮品一炮打响,并通过中欧班列远销俄罗斯,实现了将优势资源整合,转化为经济优势。郧阳区则利用本地丰富的橄榄产业资源,创新提出了“预期碳汇收益权+”担保模式,构建起林业碳汇确权、交易、还款于一体的碳汇金融闭环。2021年,位于郧阳区的湖北鑫榄源油橄榄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全国首笔碳汇贷共计3000万元,后续全区累积获批碳汇贷4.3亿元。小小油橄榄,摇身一变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去年,竹溪县樟泉饮品有限公司通过取水权质押的方式,将企业的取水权利作为融资质押物,成功在竹溪农商银行获得贷款20万元,这是湖北省落地的首笔取水权质押贷款。
近些年,十堰市还充分发掘“好山好水”的生态卖点,打造了“武当山茶”“武当山珍”“丹江口翘嘴鲌”“房县黄酒”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火起来的同时,也为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致富打开新局面。
张勇是土生土长的丹江口人,2014年,48岁的他二次创业,将家乡餐饮品牌“丹江渔村”开到了首都北京,让全国人民都有机会尝到来自千里之外的鲜美——丹江口翘嘴鲌。除了提供餐饮服务,北京丹江渔村还是“南水北调库区移民就业基地”和“丹江口农副产品展销基地”。渔村的多数员工都是来自南水北调库区的移民,经过系统培训,他们成为有稳定收入的员工;渔村内设有农副产品展销厅,笋干、红薯粉、道茶、武当蜜橘等丹江口特产应有尽有。张勇说,他在北京做丹江渔村的初衷,就是要将鄂西北餐饮文化特色发扬光大,做家乡农副产品和首都市场的对接平台,帮助更多库区移民实现就业。
十堰的水是全国首批“中国好水”,一方水土酿一方美酒。十堰境内的房县地处北纬32°黄金线上,特有的地理地貌和独特的气候孕育了丰富的酿酒微生物群落,赋予了“房县黄酒”酿造的特殊自然环境。2017年,房县黄酒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0年,通过绿色食品认证。近年来,房县黄酒产业坚持品牌融合化发展,通过举办诗经黄酒文化节、黄酒发展论坛和中国微生物年会,使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先后获评“世界美酒特色产区”“中国黄酒文化起源地”。通过打造花田酒溪中国黄酒民俗文化村、庐陵王酒庄等黄酒文化汇聚地,加快推进三海黄酒小镇建设,实现农文旅深度融合。目前,房县黄酒品牌估值13.28亿元,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35亿元,黄酒产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多年来,十堰市充分发挥山区农村特色产业优势,建设起以食用菌、中药材、茶叶、水果、黄酒、木本油料为重点的六大产业链,目前六大产业链综合产值达426亿元,已成为强市富民的致富产业、朝阳产业,2023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2%。预计到2025年,六大产业链综合产值有望突破600亿元。
水为命脉,绿为底色。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会在十堰市举行,让十堰市发展生态农业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探索成为关注的焦点。这座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的移民城市,正在以它的坚韧、奉献和智慧,再一次担当使命,向我们展示出一幅农业生态振兴的生动图景。(记者孙眉 见习记者 王臻)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石进玉
(原标题:坚决守好一库碧水 打造生态价值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