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防暑,认准非遗“出品”
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7月22日,大暑。暑天漫漫,白日灼灼,进入了一年中最闷热潮湿的一段时间。
在持续高温的影响下,勤劳的人们利用智慧和资源创造了许多防暑“利器”,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提高身体舒适度。在大暑来临之际,记者走进安康市石泉县、延安市子长市和西安市鄠邑区等地,探寻“藏”在防暑“利器”中的陕西传统民间技艺。
饮 石泉柚子功效茶
7月15日,进入三伏天,位于秦巴腹地、汉水之滨的石泉古城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石泉明清古街穿梭。一家茶艺店的屋檐下,悬挂着“石泉柚子茶”的黑色牌匾。也许是被店中陈列的酷似小南瓜的物什吸引,游客纷纷进店一探究竟。
店内陈设古朴雅致,弥漫着柚子和茶的清香。这些酷似小南瓜的物什就是由石泉县当地土柚和富硒茶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石泉柚子功效茶。
石泉柚子功效茶制作技艺是陕西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源于湖南龙氏家族秘传的古法功效茶制作技艺。龙氏祖辈为中医,每年会做不同功效的柚子茶为附近村民治病。第四代传承人龙群英基于家传秘方,因地制宜,利用石泉当地特产资源传承创新,创造出石泉柚子功效茶,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一入伏,暑热和湿度会明显增加。中医有‘冬病夏治’的理论,认为这时候阳气旺盛,祛寒除湿的效果较好,有助于减少某些疾病在冬天发作的风险。”龙群英说。
据介绍,石泉柚子功效茶富含氨基酸、茶氨酸,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维生素E,有调理肠胃、清暑利湿、理气化痰、养神安心的作用,非常适合夏季身体暑湿严重的人饮用。饮用时,泡、煮、熬皆可。
石泉柚子功效茶从制作到可以饮用需要3年以上时间。在每年的春天,龙群英一家会带着工人把采摘的新鲜茶叶和多种食药同源的药材依照龙氏家传古法按比例炮制好并保存。等到10月摘下土柚后,把备好的药茶料装入去掉果肉的柚子壳内,经九蒸九烘九晒数道工序反复入锅收绳定型。这个炮制定型干燥的过程需要将近150天。干透后,入缸封存陈化3年,方可出缸饮用。
因为重视品质和效果,龙群英一直坚持手工制茶。制成的石泉柚子功效茶造型独特、品相极好,极具观赏性。她说:“10多年前,我和丈夫王新建决定回到石泉传承创新柚子功效茶。我们将零售门店从当初的30平方米扩大到如今的300平方米,还有了专门的茶厂,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每年制茶5吨左右。”
食 子长绿豆凉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陕北昼夜温差大。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的杂粮较为优质,被劳动人民赋以巧思,创造出诸多美食,如荞面碗饦、摊黄儿、洋芋擦擦、绿豆凉粉……
7月17日上午一大早,子长市安定东路上的老闫家绿豆凉粉店就迎来了许多客人。“绿茵茵,光溜溜,夏天吃很带劲。”老顾客郭永富说着便点了一份绿豆凉粉,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老闫家绿豆凉粉我从小吃到现在。来他们家吃绿豆凉粉的人特别多,遇上高峰期,就要排队。”他说。
众所周知,绿豆有清热解毒、祛暑止渴、利水消肿的功效,由绿豆制成的凉粉也同样被人们喜爱。子长绿豆凉粉清热降温、口感软韧,当地俗语“不吃凉粉腾板凳”就生动形象地说出了它的火爆程度。
2015年,陕西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子长绿豆凉粉制作技艺名列30项传统技艺之中。如今,子长绿豆凉粉制作技艺的6名传承人都直接或间接与闫家有关。
闫峰是“老闫家绿豆凉粉”的第五代传承人。他不仅掌握了家传技艺,还十分有经商头脑,促成了“老闫家绿豆凉粉”商标的注册。2016年夏天,闫峰在西安永兴坊开设了一家“老闫家绿豆凉粉”直营分店,生意十分火爆。他决心传承和发扬这项非遗技艺,让更多人知道和喜爱绿豆凉粉。
“现在伏天了,顾客更多了,有来旅游的,也有本地的,我们店里每天能卖出大约600多份。”闫峰说。
子长绿豆凉粉的原料只有绿豆和水,非常干净,但工艺并不简单。首先要提前将绿豆浸泡10个小时,接着研磨水分饱满的绿豆,一边磨一边加入清水,然后过滤掉粗渣,放在容器内静置沉淀,使水和绿豆淀粉分离。将分离发酵好的绿豆淀粉倒入锅内用文火煮,边加水边搅拌,至稠熟时盛入器皿中凝固成形。在整个过程中,发酵的方法、加热的温度、搅拌的力度、保存的条件都很讲究,否则就会影响口感。
做好的绿豆凉粉用刀或刮子处理成长条或菱形块,淋上秘制酸辣调料,再加点黄瓜丝作为点缀,撒上白芝麻,让人食欲倍增。
用 谷子磑芦席
席,组成了一些人们经常见到的词汇,出席、酒席、席地而坐等。席,也是人们常用的生活器具。在秦始皇兵马俑坑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压印在泥块上的人字形席纹痕迹。
以芦苇为原材料制作的席子叫芦席。芦席光滑平整,既隔潮又散热。炎炎夏日,人们躺在铺着芦席的土炕上乘凉休憩,很是畅快。
在沣河西岸的西安市鄠邑区秦镇谷子磑村,心灵手巧的村民利用这里长势繁茂的芦苇编织芦席,长期供应着周边市场。谷子磑村家家有手艺,户户会编席,村民鲍恒武家也不例外。他从小跟着祖父、父亲学习编席,17岁时就成了一把好手,一干就是50多年。
2014年,谷子磑芦席编织技艺被公布为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鲍恒武就是谷子磑芦席编织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在谷子磑芦席编织技艺展示体验空间,鲍恒武向记者展示了编织过程。他双手左右交错,篾条上下飞舞,互相交织,秩序井然。看得人眼花缭乱,不知哪是头哪是尾。角落里,他编成的芦席四边齐、尺寸足、席花密,体现出他熟练的技艺。
编一张席需要经过“选材、捋叶、破篾、碾篾、编席、打磨”等多道工序,用到羽刮、垫拨、碗等工具。11月前后,人们把芦苇收割回来。捋去芦叶,用羽刮将芦苇秆破成3根或4根篾条。然后将划开的篾条打湿,均匀地摊在平地上反复碾轧,让其变得平整柔软。接着,就开始编席。“上三下三”“压一拾一”,席子经纬的纹路就出来了。每编完一段,席匠都要利用垫拨让席子保持平整。待大小合适后,一收一压,整张芦席就编好了。打磨过毛刺的席,就可以铺在地上或炕上了。
席子的大小由土炕决定,一般5尺宽,六七尺长。一张席子要使用100根芦苇秆,重量达7.5公斤,能用5年到10年。
如今,芦席逐步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将这项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鲍恒武带着由芦苇编织的作品参加了许多非遗展览,还收了10多名喜爱芦席编织技艺的“徒弟”。不久前,有人向他订购了几张芦席作为坐垫,并反馈坐着一点都不热。这让鲍恒武很开心。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石进玉
(原标题:伏天防暑,认准非遗“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