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载春晚热度 西安非遗演化为城市IP
创新剧目《鼓》演出现场。(记者 尚洪涛 摄)
2024年春节,三秦大地上传承千百年的非遗技艺如活化石般,在当代社会生活里如鱼得水,与现代技术毫无屏障地交汇融合。众多曾一度濒危的非遗,经过一批批有识之士抢救性挖掘保护,借东风乘势而上、创意革新,恰如其分地在当代社会焕发青春,一跃成为占据C位的耀眼明珠。
文化符号在当代创新融合
春晚带动西安非遗火爆全国
世界非遗东仓鼓乐,来自盛唐长安宫廷内苑,一缕清音且婉转且恢弘,作为世界最古老的“交响乐”经历代艺人口传心授流传至今,天书般的工尺谱记谱方式从未改变。自除夕之夜,东仓鼓乐与西洋交响乐在总台春晚西安分会场惊艳出圈,以跨界合作的方式呈现在亿万观众眼前时,来自唐代的音乐“活化石”,与西方古典乐跨越千年的创意式交融,与“李白”驾到,声震山河的《将进酒》诵读声鼓舞了无数观众。走出总台春晚镜头,东仓鼓乐归来成大唐芙蓉园内的“顶流”。从大年初一至今,全国各地的观众慕名来看双云锣、看编钟、看琵琶,感受长安宫廷雅乐恒久流传的魅力。
春晚归来,东仓鼓乐火爆程度全然超出之前预期,皆因这千年不衰的盛唐遗韵,音调一起便激荡人心。遥远年代的谱子走进当代人的生活里,荡漾着昔日的激情,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持久而奔放的生命力,令所有人为之自豪、为之心驰神往。传承东仓鼓乐半个世纪的第七代传承人赵筱民告诉记者:“最火爆的那些天,乐社二十多个娃们要演足七场,从上午十点演到晚上九点才能结束,即便是不太火爆的时候,一天也要演上五场。”
这是世界非遗东仓鼓乐的高光时刻——为了满足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观众们体验盛唐音乐文化的需求,东仓鼓乐的表演分成两种形式。一部分是在紫云楼上表演的创新剧目《鼓》,这一剧目娓娓道来,讲述了西安鼓乐流转变迁的故事,加上剧情的变化,盛唐歌舞、声、光、电、冰幕特效的加持,可谓一梦千年。观众们在这里沉浸式地感受唐代宫廷室内乐表演的盛况。当东仓鼓乐传承人一一上台,声如洪钟报出自己传承东仓鼓乐的年份时,台下许多观众不禁潸然泪下。在最为艰难、几近濒危的时候,老一代的传承人用尽毕生心血守着谱子传承了半个多世纪,当时才十几岁的年轻娃们接棒,一扎根又是十几二十年,这份难以撼动的守候与坚持让观众们洒泪。尤其是外省来的观众们,经常会要求上台敲一敲双云锣和编钟,看看明清时期留下的老乐器,老谱子,感慨曾经岁月留下的痕迹。
户外免费演出部分是东仓鼓乐正宗传统曲目专场。《满庭芳》《霸王鞭》《五色鸟》……均是当年流转宫廷大殿里大宴宾朋的佳作,每一场都有千人之众,观众们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更期待与演员们的互动。传承人齐与峰自豪地感慨:“当年奏响这些曲调的乐工,最多时数百人,最少时也有百余人,唐代宫廷乐队之庞大之先进无可匹敌。祖先们创造的音符和表演形式在当时领先世界。”
鼎盛时代的传统文化走进当下,通过传承人们一次次改良创新,与现代社会融合,让更多观众见识到传统文化的强大号召力,并报以最热情的回应。应粉丝强烈要求,东仓鼓乐社在每天表演结束之后,还要在抖音开两小时直播,引数十万粉丝在线观看表演,中华文化之感染力可见一斑。
文化遗产为城市文化品牌赋能
非遗成为全城最火热的文化IP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精妙绝伦、巧夺天工的技艺,承载着中国民间文化的记忆。时代演进,农耕文明一度在信息化时代仅剩些许影子,手工技艺在现代城乡生活中渐行渐远,甚至淡出人们视线。这一届总台春晚对非遗元素的创造式革新,将老手艺拉入现代生活画卷的开拓式创意,让那些几近被遗忘的传统技艺一跃成为城市新IP,年轻人们开始在网络上关注秦腔、鼓乐、皮影、花馍……还有非遗背后所承载的生活信息与文化内涵。
春节期间,央视镜头里的西安非遗,除了东仓鼓乐、秦腔、陕北说书、面塑之外,还有唢呐、关中礼馍、秦腔脸谱、皮影、绳结等。央视《新春非遗之夜》节目专程邀请党亚贤、陈耀武等传承人专程赴京录制节目。总台元宵晚会还邀请到绳结传承人汪卫东展示技艺……这恐怕是西安非遗传承人度过的最忙碌的春节,大家不是赶赴展会,就是赶去录制节目。
看到总台春晚对非遗传统技艺符号与现代艺术传播形式别出心裁的创作改进,许多非遗传承人由衷地感慨:“茅塞顿开!”这一次,困扰在非遗工作者心中许久的,关于传统与创新之间“度”的问题被轻松化解。当代社会,传承人们一面坚守、一面突破。“坚守传统怕跟不上潮流,年轻人嫌弃过时。一味迎合市场风潮,只重技术革新,又怕颠覆传统丧失原生态的味道。”面塑艺人张倍源说出了很多传承人的困惑。而春晚大胆“编辑”非遗元素,衍生出无穷变化,使得非遗走向了更高层面,得到了更优越的展示,尊重传统又有潮流色彩,雅俗共赏。“春晚引导着我们,督促着我们去变化、去革新。”
在央视镜头的支持与关注下,西安这座城市在龙年春节里,给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宽广的展示平台和空间。易俗社文化街区里,秦腔一出,千百人拥到戏台下体味悲喜人生。在永兴坊、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白鹿原、大唐西市、大唐不夜城、汉长安城国家遗址公园……从城南到城北,西安的非遗传承人使出浑身解数,争相走向创新之路,非遗成为全城最火热的文化IP,受关注度明显超出往年,市民、游人们关注非遗、体验非遗、理解非遗。
碑林棉絮画代表性传承人咸辉将龙题材棉絮画装进透明微型相框里,制成了精美挂件,彩塑传承人王丽制造出的龙摆件显得更加时尚,她说:“传统文化之所以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原因就在于不断赓续和创造。将非遗融入当代生活,需要借助春节这样的重大节日,找到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连接点,从而让自己的作品、让非遗技艺真正成为社会生活里不可或缺的存在。”
《别开生面》开场唢呐的表演者刘豪是西安勋乐的传承人,这次他演奏的唢呐录音走上春晚舞台,惊艳了观众的耳朵。早些年,诸多非遗绝活面临人走艺亡的濒危之境,如今非遗遇到了最好的时代,人们保护传统文化意识不再淡漠,非遗记忆和理念从小众走向大众,尤其是借着春节的超级舞台,非遗的火种如此近距离、无界限地与百姓“交流”,将非遗的种子播撒进千家万户,将文化遗产送到了百姓家门口,成为各地纷纷打造的品牌、标识和特色。
如今,西安拥有一项世界级非遗项目,1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23项省级非遗项目,数量与质量均位于全国前列。(记者 职茵)
来源:西安日报 责任编辑:石进玉
(原标题:搭载春晚热度 西安非遗演化为城市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