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披露“北溪”事件细节
8月14日,《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探讨了“北溪”管道受损事件背后的细节。报道指出,一些乌克兰军官提议破坏管道,并获得了泽连斯基总统的初步同意,但因美国中情局介入要求停止,计划本应终止。然而,乌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未遵守指令,继续执行。据说,该行动团队一旦启动便无法召回,以防暴露。美媒披露“北溪”事件细节!
德国正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焦点集中于扎卢日内及其同僚,尽管他们否认参与。调查中发现的证据包括通信记录和生物识别数据,但尚未直接关联到泽连斯基。部分乌克兰和西方官员视此事件为乌克兰抵御俄罗斯的正当行动,而德国的调查则独立进行,逐渐揭露更多线索。
报道追溯至2022年5月,一群军官和商人在庆祝乌克兰抵抗入侵成功的同时,酒后提出攻击“北溪”管道的想法。计划随后在同年9月实施,导致天然气管道严重泄露,引发了国际社会对袭击者的广泛猜测。《华尔街日报》通过与事件相关人员的交谈,揭示了行动的具体执行方式:由一艘租借的游艇搭载潜水员完成,成本约为30万美元。
尽管存在美国中情局的警告和泽连斯基的叫停命令,扎卢日内坚持推进了计划。乌克兰官员们强调,此类行动是保护国家利益的必要之举,而德国的调查则面临着可能影响对乌支持的政治考量。随着调查深入,德国警方发现了与乌克兰相关人员的更多联系,包括租赁游艇的细节和船上遗留的物理证据。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中涉及的乌克兰官员和潜水教练等关键人物多数不在德国的司法管辖范围内,这为案件的推进增添了难度。乌克兰方面普遍认为,由于缺乏直接书面证据,加之高层决策的敏感性,实际操作者很难面临法律裁决。整个事件的调查凸显了国际法下对关键基础设施攻击的复杂性,以及在此类事件中寻找责任方的挑战。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在伊朗参加总统就职仪式时遇袭身亡,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国际关注。哈马斯和伊朗方面均认为以色列是幕后黑手,指责其实施了暗杀行动
2024-08-05 15:39:46伊朗披露哈尼亚遇刺细节据俄罗斯塔斯社当地时间5日报道,俄罗斯联邦对外情报局局长谢尔盖·纳雷什金接受采访时表示,盎格鲁-撒克逊国家是“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幕后黑手。
2024-03-07 03:35:29“北溪”事件德国媒体在8月14日透露,德国联邦检察院于今年6月针对一名乌克兰籍嫌疑人,就“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案发出了首份逮捕令
2024-08-16 08:32:55“北溪”爆炸案细节曝光:泽连斯基一度叫停